学习啦>实用范文>致辞讲话>国旗下讲话>

初中国旗下讲话大全

麦丽仪分享

  以下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初中国旗下讲话稿,供大家阅读。

  初中国旗下讲话一: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们为大家带来的国旗下演讲题目是:《人生因拼搏而精彩》。

  六月,已是盛夏。池中的荷花、荷叶、莲蓬,相依嬉戏;微风轻抚,它们也集体卖弄起傲人的身姿。阳光闪烁在被微风轻轻泛起的浪尖,不停地跳跃着,着实惹人喜爱。望天与云被完美地移植到了池里,蓝得深邃、白得轻盈。

  泰戈尔曾说过:“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说明人活着,就要活得轰轰烈烈;死,也要死得其所。

  天才源于拼搏。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钢琴家贝多芬,是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与海顿、莫扎特一起被后人称为“维也纳三杰”,但他却饱受摧残。贝多芬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八岁时听力衰退,晚年失聪,与人交谈困难。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他依然坚守“自由、平等、博爱”的政治理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而奋臂呐喊,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反封建、争民主的革命热情,写下了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

  成功源于拼搏。保尔·柯察金是奥斯特洛夫斯基根据自己的生活所描画出来的完美的青年革命战士形象。保尔是一个自觉的、无私的革命战士,他总是把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那血与火的战争年代,保尔和父兄们一起驰骋疆场,为保卫苏维埃政权而努力,同外国武装干涉者和白匪军浴血奋战。但病魔最终把他狠狠地打倒在了床上,他几乎完全瘫痪了,接着又双目失明,但他却永不言弃,拿起了笔,开始创作,用新的方式投入到革命斗争中。在身体上,他败了,但在精神上,他胜利了!他至少可以自豪地说道:“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伟大源于拼搏。张海迪,1955年9月17日在济南出生。5岁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特的人生。她无法上学,便在家中自学完成中学课程。15岁时,张海迪跟随父母,给孩子当起了老师。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园,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和德语以及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她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人生因拼搏而精彩!

  哈佛著名校训:“此刻打盹,你在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六月,毕业年级的学长学姐们,就将迎着朝阳,带着多年的积淀,走进考场。他们为之而奋发努力、顽强拼搏,他们是我们师大实验的又一批骄子,将在碧海蓝天翱翔。相信,他们会在这烂漫的六月实现自己的目标,续写新的辉煌!

  小草因为出土前的奋力一博,而感受到了春天的爱抚;雄鹰因为飞翔前的奋力一搏,而感受到了天际的广阔;鲤鱼因为跃龙门前的奋力一搏,而看到了龙门那面的美丽景色。

  最后,祝毕业年级的学长学姐们金榜题名、再创佳绩!

  初中国旗下讲话二: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明媚三月,春暖花开,在这个初春的季节,我们需要用一种精神来消融冬天最后的一丝寒意!我们要用内心的爱与真诚来渐渐温暖周围的空气。一个不朽的名字——雷锋,再一次在耳边响起。

  今年是雷锋同志逝世50周年的纪念,50年前,雷锋22岁,50年后,他依然还是而且永远都是我们心中那位22岁的“雷锋叔叔”。

  提起雷锋,中国人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这位普通的中国士兵,在他短暂的二十二年的人生岁月中,以平凡朴实的言行,展现出一种令人震撼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一提起雷锋,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他生前所做的一些小事:帮列车员拖地、打扫候车室,为丢失车票的大嫂买票,给困难战友家中寄钱等等。虽然他做的仅仅是一些小事,可是他那短暂的人生中做了多少小事、好事,而这些又给他人带来了多少快乐和安慰。

  雷锋,他没有沙场上浴血奋战的经历,更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仅仅凭着一颗朴实无华的心在生活中在工作中做了些不平凡的事,他的名字就被人民永远铭记在心里了;有一种精神,它不是一瞬间的光芒四射,也不带有丝毫堂皇的理由,但它却成了我们学习的榜样,它随着春天的脚步一再融入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的精神带来崇高而温暖的气息。

  近日,有同学在微博里向我提出了有意思、有新意疑问,他们对于学习雷锋有些自己的想法:比如有几位同学说从一些论坛里显示的资料来看,雷锋的照片在当时似乎算是很时尚的,很多都是穿着崭新的军装坐在汽车上的。雷锋似乎很喜欢照相,雷锋是不是也是挺臭美的,这与宣传中那位勤俭朴实的雷锋是同一个人吗?我想这也是不少同学的疑惑,雷锋真的是那位宣传中的偶像吗?关于这个问题首先我想说,在那样一个年代,没有网络,没有电话,年青人总是需要大量的照片,因为在给自己的朋友家人写信时大家都习惯附上一张自己的照片。那么大家觉得寄给朋友的照片是应该身穿崭新的军装还是应该把他满是补丁的袜子露出来呢,是希望用天安门、飞机汽车这些当时最时髦的景物作为背景还是应该用某间破屋子作背景呢?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雷锋只是一位20来岁的热血青年,在人生20岁的时期,追求进步、追求时尚、追求友谊、追求爱情,这难道有什么不对吗?

  除了上面这个疑问,还有很多其他的疑问,大多数都是对这位偶像提出了一些质疑。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不能在这里一一回答,但我想和同学们分享一下我的一些基本的想法。

  岁月如流水,冲洗着历史的记忆,很多热门的新闻被历史冲走之后就不会有人再提起,有很多星光四射的大明星在过气之后就很少有人再想念,很多流行的时尚过去之后就不会有人再模仿。那些被历史冲走的东西是生活中的浮华,而冲不走的其实就是我们内心中最珍贵的部分。49年前,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们纷纷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因为他们的题词,雷锋才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49年过去了,我们的社会甚至吝啬的都没有用一些专门的节日来纪念当年那些为雷锋题词的伟人们,但却始终坚持把每年的3月5日留给了雷锋这位22岁的青年,这样的现实是否能给你某些内心深处的触动呢?

  在过去的50年里,雷锋的确被赋予了不同的时代意义。在物质贫乏的时代,他是勤俭节约的代表;在某个阶级斗争激烈的时期,他是爱憎分明的模范;在改革开放艰苦创业的初期,他是钉子精神的诠释。而今天这个的时代,"雷锋"二字,已成为人们心目中热心公益、乐于助人、扶贫济困、奉献社会的代名词。虽然每个时代所追求的侧重点不同,但相同的是雷锋这两个字上倾注的其实是每代人对于美好的道德品质与和谐社会的追求与向往,倾注的是我们每个人对爱与被爱的渴望。正是因为我们每一代人都将自己美好的愿望倾注在雷锋身上,所以他看起来有点不像真实的雷锋,但其实这已经不重要了。不要问雷锋到底是谁,问一问你的内心,你渴望成为什么样的人?

  对于未来的人生,我们或许有着不同的梦想,世界因为不同而多姿多彩。但在众多的不同背后,相同的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爱与被爱的渴望。对于人生的道路,雷锋曾今说过这么一段话:“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份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的岗位?

  如果你要告诉我们什么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扬那最美丽的理想?你既然活着,你又是否为了未来的人类生活付出你的劳动,使世界一天天变得更美丽?我想问你,为未来带来了什么?在生活的仓库里,我们不应该只是个无穷尽的支付者。

  是的,如果我们渴望被人关爱,那么首先应该去关爱他人;如果我们渴望得到帮助,我们首先应该去帮助他人;如果我们渴望被社会所认可,我们首先应该真诚的奉献于社会。我奉献一点点,世界因为我而变得美丽一点点;大家都奉献一点点,世界因为我们而变得大不相同。

  初中国旗下讲话三: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我们又相聚在三中美丽的校园,开始了新学期的生活。首先祝同学们在新的学期里学习进步,生活愉快,健康成长!我讲话的题目是“从这里开始,不一样的精彩”。

  “从这里开始,不一样的精彩”,是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一句宣传语,也是核心理念。这句话对同学们同样富有深远的意义。

  从这里开始,应该从传承三中的文化开始。“真·爱教育”、“敦品力学”、“德育为先,文理并重,崇尚一流”构成了三中独特的学校文化,形成了注重品德修养,培养健全人格的优良传统。人格健全的人一定是勤奋好学、积极进取的人;一定是富有爱心、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今年寒假,有老师告诉我,我校95届学生吴全毕业于广西医科大学,2006年考上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博士,后留北方积水潭医院工作,经导师推荐和层层选拔,光荣地成为南极科考队的随队医生,他在“我在南极科考队当队医”一文中写道:此次能代表积水潭医院承担国家级的卫生医疗任务,对我个人而言是至高无上的荣幸,同时也是一项艰巨的挑战。我一定时刻牢记祖国荣誉、单位荣誉,尽职尽责,争取发挥自身的医疗技能圆满完成任务。从吴全校友身上我们感受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这也是众多优秀三中学子的价值追求。

  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与人为善、助人为乐、以博爱之心对待他人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继承和发扬懂得分享、懂得助人、懂得奉献、以满腔热情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传统文化。

  从这里开始,应该从新学期开始。新学期既是放飞理想,仰望星空的时候,也是脚踏实地,勤奋学习,奋力拼搏之时,我们要进一步树立高远的理想,拒绝平庸,追求卓越,做最好的自己。

  所以,我们提出:高一,要学会“走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一个合格的三中人;高二,要学会“奔跑”,追求期望的高度、学习的深度、发展的速度,就是培养独立人格,做一个优秀的三中人;高三,要学会“领跑”,对知识而言就是要在新的高度上,有一览众山小的气概,努力培养创造性人格,做一个更加自觉地追求卓越的三中人。

  从这里开始,应该从认识自我开始。“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认识自我,需要相信自己。爱因斯坦说:“自信是向成功迈出的第一步。”首先要在学习和生活中相信自己、认同自己,这样才能释放出学习的力量,开发出自己无限的潜能,把不可能转变成可能。“人只要对自己充满信心,就可能战胜困难而获得成功。”这是德国心理学家要林德曼用亲身实验证明了的。当时,德国举国上下都关注独舟横渡大西洋的悲壮冒险,已经有一百多名勇士相继驾舟均遭失败,无人身还。林德曼推断,这些遇难者首先不是从肉体上败下来的,主要是死于精神崩溃、恐慌和绝望。为了验证自己的观点,他不顾亲友的反对,亲自进行了实验,预备付出生命的代价。他自己独自驾着一叶小舟驶进了波涛汹涌的大西洋,在航行中,林德曼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多次濒临死亡,他眼前甚至出现了幻觉,运动机能也处于麻木状态,有时真有绝望之感。但只要这个念头一升起,他马上就大声自责:懦夫,你想重蹈覆辙,葬身此地吗?不,我一定能成功!终于,林德曼渡过了大西洋。

  今年一月美国《侨报周末》报道,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期刊《科学》上个月发表了一篇长篇学术论文,提示Npas4基因对于大脑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的关键作用。这篇论文对人类进一步理解短期记忆在大脑中转化为长期记忆的机制作出重要贡献,将对老年痴呆症、健忘症等大脑神经疾病的研究和治疗产生深远影响。值得我们骄傲的是这篇论文的作者是我校1986届学子林映晞,她在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林氏实验室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谈到她从南宁三中高中毕业后考上清华大学,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硕士、哈佛大学物理学博士、生物学博士后最终成为生物学家的过程,这篇论文就是她带领5名研究生、博士后和技术员,在过去两年多来每周工作7天、每天10小时以上所取得的实验成果。

  老师们、同学们,一所学校在成功,在于他造就了无数引以为骄傲的优秀人才:一个教师的成功,就在于他培养了超过自己的许许多多的学生,一个人的成功,在于他无数次的自我超越,坚持每天进步一点点。一个人,如果都能每天进步一点点,哪怕是1%的进步,试想,有什么能阻拦得住最终的成功?一个学校如果“每天进步一点点”变成学校文化的一部分,试想,有什么障碍能阻挡得住它最终的辉煌!

  今年我们将迎来南宁三中115周年校庆,学校将作更大努力,进一步提升各类课程的质量与水平,进一步拓展、深化和高校的合作,为同学升学提供更多的选择,进一步加强和校友们的联系,寻求更多的社会资源。我们相信,每一位三中学子都能珍惜三中的教育环境,勇于迎接挑战,不断超越自我,获得更大的收获。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

  三中人这样说:“从这里开始,我可以创造不一样的精彩!”

  谢谢大家!

    280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