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致辞讲话>会议发言稿>

法院工作会议讲话稿(2)

麦丽仪分享

  法院工作会议讲话稿二:

  近年来,在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下,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主动适应新时期人民群众对公正司法的新要求、对法官素质的新期待,深入贯彻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积极探索审判业务专家“三三三”工作机制,系统整合人才资源,努力营造尊重人才、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高层次人才环境,为首都法院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一、坚持德才兼备标准,构建审判业务专家选拔储备的三个梯队

  “人才是第一资源。”北京法院深刻认识人才工作在法院发展中的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地位与作用,举全市法院之力,努力打造高层次人才梯次化队伍。首先,选送优秀人才参评全国审判业务专家。全市法院先后有5人入选,展现了首都杰出法官的风采。其次,评选北京市审判业务专家。制定《北京市审判业专家管理办法》,经过个人申报、组织推荐、高院审核、专家评审、全市公示等5个步骤的严格评选,19名具有较高司法业务水平和理论研究水平、清正廉洁、群众公认的资深法官当选。再次,储备专家后备人选。确定未成年人审判、国家赔偿等“小专业”的重点培养目标;从审判业务标兵、“十百千”人才中分审级、分专业、分年龄组储备100名后备人选。通过科学规划,初步形成了以在北京法院工作的全国审判业务专家为龙头,以北京市法院审判业务专家为主体、以专家型后备人才为补充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在未来5年内,努力实现审判业务专家“倍增计划”,逐步满足对专家型人才的近期、中期、远期需求。

  二、坚持育用结合原则,探索审判业务专家培养锻炼的三个平台

  “无范不可以成才。”北京法院严格遵循人才成长规律,贯彻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着力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锻炼的方式。首先,搭建研究式培养平台。组织专家执笔撰写论文,固化司法智慧感悟,并推荐参加高层次研讨交流,在全国法院第26届学术讨论会上,北京法院取得总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优先参加境内外高端培训及学术活动,对培训成果转化进行动态跟踪管理;要求专家承担重大司法理论及实务课题研究任务,并在科研条件和人员选择等方面享有相当的优先权与自主权。其次,搭建实战式锻炼平台。有计划地安排专家主持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审理,多个案例选入《最高人民法院公报》;7名非审委会委员专家分别列席所在法院审判委员会会议并发言,对决议的形成起到了积极作用;根据工作需要,组织专家列席全市法院专家咨询委员会会议,参与重大决策的咨询与论证。再次,搭建经验传承平台。每年,每位专家作为兼职教师至少为全市法院培训授课一次、并以带教法官的身份指导两名以上的青年法官,实现优秀司法经验的有效传承。

  三、坚持激励约束并重导向,完善审判业务专家使用管理的三条渠道

  “人尽其才,则百事举。”北京法院充分发挥高层人才的引领示范作用,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努力构建才尽其用、合理流动的高层次人才管理制度。首先,畅通上下交流渠道。为知产法院、四中院配备8名专家,有力地支持了新设法院建设;积极推荐专家横向任职、纵向交流,先后有5名专家到县管单位、下级法院挂职或任职,丰富他们的工作阅历。其次,畅通绿色选任渠道。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审判业务专家担任领导职务,为高层次人才施展才华、干事创业创造有利条件。再次,打通合理退出渠道。在对专家的政治素质、审判业绩、科研成果、授课情况、司法廉洁等进行年度考核评价的基础上,探索能上能下、优胜劣汰的人才退出机制,进一步增强审判业务专家队伍的竞争力。

284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