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治失眠7种方法
中医认为,形成失眠的原因很多,思虑劳倦,内伤心脾,阳不交阴,心肾不交,肝阳扰动等均可影响心神而导致不寐。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按摩治失眠7种方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按摩治失眠7种方法:
1.由神经受到刺激而引起的失眠:
要采取转移大脑皮质兴 奋点的方法。睡前先轻抚全身, 全身放松,然后点按上脘、解溪、足三里、身柱、本神、关 冲、大横、神道各穴。
2.由于工作紧张或思考问题太多而致失眠:
可采用呼吸法 良疗。方法是身体直立,两手上 举,充分吸气,体前倾成俯立,深呼气。双手抓握两踝,保持此 姿势,进行4次腹式呼吸,然后 恢复站立姿势。实践证明,将上 述动作重复6次,常可很快人 睡,且睡得很香。但重复次数要 适量,否则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3.由慢性病引起的失眠:
如心脏病、神经衰弱、神经官能 症、年老体弱等,可酌采:①侧 卧,深呼吸数十次,全身放松,呼吸要深长,少时即可入睡。② 仰卧,两手握空拳,放在心窝下 及胃上部3~4分钟。③掐左右 神门穴数十次。
4.由胃肠系统功能失调、 消化不良引起的失眠:
要从调整 胃肠神经功能入手。因为“胃不 和则睡不安”。
除上述方法外,还可仰 卧,点揉上、中、下脘和幽门、天枢、公孙、足三里等穴。
5.有的时候由于生气动了肝胆之气,肝火在通过胆经排毒不畅的情况下,就会沿着胆经的同名经三焦经逆势而上,而三焦经也是所主头面部的经络,遇到冲击必然会引起头痛、耳鸣等症状,此时它的“支沟穴”就会发挥作用了。“支者,分叉也;沟者,渠道也。”此穴为三焦经阳气的经过之处。可以治疗肝火引起的耳鸣、耳聋、肋间岔气等症状,配合推揉腹部还能治疗便秘。
6.中医上说“胃不和则寝不安”就是指如果肠胃不好的人,睡眠肯定不会很好。遇到这种情况就要按摩“公孙”穴(在脚内侧,也就是大脚趾关节后边有一个突出的骨头,就在这个骨头后的凹陷处),它是人体的八脉交会穴之一的“冲脉之会” 冲脉为经脉之海,其特点是“主渗灌溪谷”;同时也是脾经的“络穴”,是十分重要的穴位。“公孙者,辈分也。”脾经属土,其父为火,其公为木,其子为金,其孙为水。意思是指本穴为脾经与冲脉的气血相会后化成了水湿风气,有联络脾胃二经各部气血的作用。此穴能调动脾经的运化能力,不仅能抑制胃酸和促进小肠蠕动,还能治疗妇科病,有通气和活血化瘀之效,如配合推腹法效果更好。
7.常按摩足底反射区内的失眠点对治疗“失眠症”有很好的效果,在工作体能透支,睡眠不足的情况下,足底“失眠点”就会有所反应,“失眠点”有颗粒和疼痛的感觉。抹上按摩膏用手指骨节或拇指指肚按摩这个点,当按摩疼痛减轻时,晚上你就会有一个质量很好的睡眠。
此外小编再介绍三个常用治疗失眠的穴位:
1.安眠穴
安眠穴是一个常用的经外奇穴,位于项部,当翳风穴(耳后凹陷处)与风池穴(枕骨下凹陷处)连线的中点。此穴能平肝息风,宁神定志,有效纾缓紧张的情绪,帮助入睡。
2. 神门穴
神门穴是手少阴心经的原穴,乃心经原气留止的部位,位于掌侧腕横纹的尺侧,当尺侧腕屈肌腱桡侧处。此穴乃心气出入之门户,能养心安神,为治疗失眠的主要穴位。
3. 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位于足内踝高点上3寸(自己的手横放,约4根手指横放的宽度),当胫骨内侧后缘处。此穴乃足三阴经(肝、脾、肾)的交会穴,故能通调肝脾肾之经气,达到健脾、益肾、养肝的作用,精血得以统摄于脾,受藏于肝,内养于肾,心气下交,则神志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