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知识大全>方法百科>保健治疗方法>

年轻人得风湿病怎么治

虹静分享

  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的痹证,目前治疗方法有热水浴,蒸汽疗法还有石蜡疗法等,同时配合吃些祛风除痹的中药。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治疗风湿病的方法。

  治疗风湿病的方法

  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常用中草药很多,按其要要功用可分为以下几类:

  1、疏散风邪类:独活、羌活、防风、麻黄。

  2、温经散寒类:桂枝、川乌、草乌、熟附子、细辛。

  3、除湿蠲痹类:木瓜、茯苓、防已、苡仁、萆薢、苍术、蚕砂、猪苓、泽泻、滑石。

  4、清热通痹类:忍冬藤、银花、连翘、黄柏、知母、石膏、生地、赤芍、丹皮、大青、板蓝根。

  5、通经活络类:豨莶草、清风藤、威灵仙、络石藤、伸筋藤、忍冬藤、秦艽、松节、木瓜、海枫藤、千年健、透骨草、鸡血藤、穿山甲、姜黄。

  6、搜风剔络类:全蝎、蜈蚣、地龙、蕲蛇、乌梢蛇、穿山甲、土元、僵蚕、蜂房。

  7、活血化淤类:当归尾、桃仁、红花、赤芍、乳香、没药、五灵脂。

  8、化痰散结类:半夏、茯苓、陈皮、制南星、白芥子、象贝。

  9、益气养血类:黄芪、党参、当归、白芍、熟地、鸡血藤。

  10、补肾壮骨类:熟地、补骨脂、骨碎补、淫羊藿、狗脊、续断、杜仲、桑寄生、牛膝、仙灵脾、鹿茸、山萸肉、女贞子、旱莲草。

  治风湿最常用的三味中药

  1、川乌

  张仲景《金匮要略》中就有“乌头煎”治寒疝之方,因其辛温大热,具有较强的温经散寒、镇痛蠲痹之功,是治疗“痹症”的较佳药物,凡寒证、痛证,必用本品。用量一般为6-15克,部分寒证,可加大剂量,以不超过30克为是。

  对“痹症”偏热者,可伍以甘寒之品,如寒水石、知母,以制其偏;但舌红、脉弦大之阴虚内热者,则不宜用之。本品有毒,宜用制川乌为妥,如用生者,必先煎2个小时,以减其毒。如服用后出现头昏、舌麻、流涎、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呼吸减缓,是乌头碱中毒之征,必须立即停服,并用绿豆、干姜、甘草煎服,以解其毒。孕妇忌用。

  2、穿山龙

  为薯蓣科植物穿龙薯蓣的根茎,味苦,性平,入肺、肝、脾经,别名甚多,有过山龙、穿龙骨、穿山骨、金刚骨等,《中华本草》载其主要功效为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止咳定喘,主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胸痹心痛、慢性支气管炎、跌打损伤、痈肿等。本品是近30年来从民间搜集而逐步广泛应用的,有报道,用穿山龙注射液治疗风湿和类风湿关节炎,有效率达89%。要取得较好的疗效,本品用量需40-50克,30克以下往往收效不着。因其性平,所以不论寒热虚实,均可应用。

  3、鬼箭羽

  又名卫矛,《神农本草经》载其味苦,性寒,善入血分,可破血通络、解毒消肿、蠲痹止痛,称其“(可)除邪,杀鬼蛊疰”,指出它能治疗瘀血阻络而导致的诸多疑难杂证。因此,对于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如类风湿、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硬皮病、白塞氏综合征等疾病,均可应用。用量一般15克左右,体实者可用至30克,也有的书中,如《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中用其治风湿病方,用量可达60-90克。但气血亏虚,或有出血倾向,以及妇女月经过多、孕期,则不宜应用。

  风湿病的食疗药膳

  黄瓜焖鳝鱼

  原料:黄瓜150g,紫苏10g,黄鳝500g,精盐、味精等适量。

  制法:黄鳝去除鳝骨及肚内杂物,用盐擦洗干净,用滚开水去除血水、粘液,切成小块;锅中倒油,烧至八成热,倒入黄鳝、煸炒;放紫苏、黄瓜,加入适量清水,武火煮沸,放入精盐、味精等调味品,搅匀即可食用。

  功效:补气益血,祛湿强筋。《随息居饮食谱》谓“鳝甘热,补虚助力,善去风寒湿痹,通血脉、利筋骨”。苏叶既有善解鱼蟹之毒的特性,还有芳香健脾、调味的作用,此肴趁热食用香嫩可口。

  山药乌蛇汤

  原料:乌梢蛇肉500g,山药15g,茯苓10g,苡米10g,生姜5片,盐、味精、猪油适量。

  制法:将乌梢蛇肉洗净切成小段,与山药、苡米同放人锅内,加适量水,煮沸,添加猪油、盐、姜、味精等调味,饮汤吃肉。
猜您感兴趣:

1.年轻人风湿病怎么治

2.类风湿病最佳治疗方法

3.得了类风湿怎么治疗

4.风湿病最佳治疗方法及小偏方

5.风湿中医怎么治

6.年轻人高血压治疗方法

7.内风湿病的治疗方法

    3401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