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知识大全>方法百科>保健治疗方法>

中医怎么治疗中风

虹静分享

  治疗中风的偏方有哪些?哪些偏方能治疗中风??今天,学习啦小编为你带来了中医治疗中风的方法。

  中医治疗中风的方法

  水蛭蜈蚣治中风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补益肝肾。主治脑血栓形成。

  【偏方组成】水蛭15克,蜈蚣3条,僵蚕12克,全蝎6克,丹参24克,川芎10克,山药15克,甘草1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10剂为1疗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26例,平均治疗45天,痊愈16例,显效5例,进步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2%。

  地龙葛根治中风

  【功能主治】祛风化痰,行瘀通络。主治脑血栓形成。

  【偏方组成】地龙25~40克,葛根30~50克,红花(后入)15~2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空腹温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加减共治86例,治愈44例,占51.2%,显效26例,占30.2%,好转10例,占11.7%,无效6例,占6.9%,总有效率为93.1%。治愈时间20~80天,平均54天。服药剂数10~40剂,平均28剂。

  石菖蒲远志治中风

  【功能主治】开窍导痰。主治中风急症(脑出血、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栓形成)。

  【偏方组成】石菖蒲、炙远志各6~10克,郁金、天竺黄各10~12克,制半夏、茯苓各10~20克,胆南星、泽泻各10~30克,生石决明20~30克,怀牛膝10~1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病情危重者每隔6小时服1次。

  【加减】若脑出血严重者,加参三七、花蕊石、犀角(水牛角代);抽搐者,加全蝎、钩藤;血压高者,加生牡蛎、夏枯草;寒痰者,用生南星、生半夏;热痰者,用胆南星、鲜竹沥;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玄明粉或番泻叶。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25例,其中治愈11例,显效8例,好转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8%。

  治疗中风的8种中药方

  (1)气虚血瘀型

  症状:肢体缓纵不举,或见挛卷,或见疼痛,舌质淡或紫暗,舌有瘀斑,舌苔薄白,脉沉细或涩。

  方药:补阳还五汤:生黄芪30g,当归、桃仁、赤芍、川芎、炙地龙、红花各15g。

  (2)风中经络型

  症状:半身不遂,口眼弯斜,肌肤不仁,发热恶寒,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滑或弦。

  方药:肉桂6g,炮附子5g,麻黄5g,防风、防己、当归各12g,人参、川芎、白芍、杏仁、黄芪、甘草各10g,生姜5片。

  (3)腑气不通型

  症状:半身不遂,口眼弯斜,脘腹满闷,大便秘结,小便赤黄,或见头晕烦躁,舌红,舌苔黄或腻,脉滑或弦。

  方药:厚朴、大黄、枳实、甘草各10g

  (4)气虚痰阻型

  症状:半身不遂,口眼弯斜,面色萎黄,语言骞色,痰稀而白,或见头晕目眩,舌质淡有齿痕,舌苔白滑或腻,脉滑或弦。

  方药:六君子汤加减:人参、甘草各10g,茯苓、白术、陈皮各15g,半夏、竹茹、胆南星各15g。

  (5)邪热壅盛型

  症状:半身不遂,口眼弯斜,面色潮红,口渴喜冷饮,小便赤黄,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方药:川芎、白芍、白术、菊花、桔梗、荆芥穗、连翘、黄芩、寒水石各10g,当归、石膏各15g,砂仁、薄荷、滑石、大黄各5g。

  (6)气滞经络型

  症状:肢体瘫痪或口眼弯斜,胸胁胀满,叹息为快,脘腹满闷,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弦。

  方药:八味顺气散:人参、白术、白芷、乌药、青皮各10g,茯苓、陈皮各15g,甘草8g。
猜您感兴趣:

1.如何治疗中风的方法

2.学习中医优秀心得

3.中医祖传的10个长寿秘方

4.轻度中风的治疗方法

5.中医降血压最好的方法

    2655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