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谁的羽毛教学设计
在小学语文课文《谁的羽毛》中,你学习到了什么样的内容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网络整理的语文S版《谁的羽毛》教学设计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语文S版《谁的羽毛》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2、课件。3、小动物头饰。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修改意见
激趣导入,整体感悟。读读课题,猜一猜这个故事会写些什么呢?你们一定特别想知道。就请你借助拼音,把课文读一读吧。
从题入手,引导质疑,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和小伙伴一起学习生字。
(1)互相检查生字读音的掌握情况。
(2)小组长带着组内同学分析每个字的字型和笔顺。
3、课件出示12个生字及词语,指名开火车认读,小组竞赛读。
4、指名分自然段读书,生生间评价。让学生圈划生字,以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和伙伴一起探究学习,可增强学生自主识字的意识,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
读中感悟,体验、对话交流中提升。
1、观图激发阅读兴趣:小乌龟扛着羽毛,遇到了几个小动物?他们都和小乌龟说了什么呢?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想一想,这些小动物会用什么语气和小乌龟说呢?自己好好练一练。
3、学生汇报后,课件展示几个小动物的话。
4、指导朗读:猴子——哈哈大笑
大犀牛——冷冷地说
豹子——急切地语气
猫头鹰——好奇地问
5、你觉得哪个小动物做得对?你最喜欢谁?带着自己的情感,再读一读课文。读中有导,读中结合,引导学生从小乌龟和小动物们的对话中,从它们说话时的不同神情、语气中,体会小乌龟和小动物们的不同心理活动,不同性格和态度,从而把课文的情感内化为自己的情感。
创设真实情境,分角色表演体验。
1、小乌龟遇到鸵鸟以后会怎样呢?想象它们见面的场景。
2、自选角色,戴上头饰,先自己练好朗读,再找伙伴练习。
3、小组内表演,可以分角色朗读,也可以表演成课本剧。引导学生不要被课文所限制,放开思路,畅所欲言。
整体回顾,拓展延伸1、看着图,用自己的口气说说这个故事,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
2、朋友们,猴子、大犀牛、豹子、
都知道自己错了,他们要用行动改正自己的缺点,你们知道他们是怎样做的吗?请你选一个小动物来演一演。
3、先自己想一想,小乌龟还可能遇到谁?他们会怎样说?怎样做?再和小组同学交流,也可以表演自己想象的内容。
珍视学生在尊重文本价值前提下的富有个性的,独特的见解,从而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所讲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总结全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说。)对学过的知识进行规纳。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1、同桌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2、同学当小老师,领读生字、生词。通过不同的形式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学习生字
1、自主识字:自学会写字,读准字音,观察字形。想一想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
2、讨论交流记字方法:
(1)鼓励学生用自己以有的知识根据字的特点记字。如:“扛、哈、谅、盯、眼、盼”这几个字,可用旧字加、换偏旁的办法记,也可以根据字的形义特点记;还可以创造自己的方法。
(2)生字找朋友游戏、把它的部件和偏旁拆开,发放到小朋友手中,听到这个字的读音后,这两个小朋友立即组成相应的生字。
3、词语拓展积累。
(1)找出课文词语:交还、扛着、哈哈大笑······
(2)拓展生活中常用的词语:交通、交代、交付······
(3)积累我喜欢的词语:失主、原谅、继续······
引导学生自主思维找规律识记生字。
指导书写
1、观察本课的会写字,你会发现大多是左右结构的字。你发现它们在写的时候有什么特点?(左窄右宽)
2、你觉得哪笔容易写错?
盼:右上部分是“八”不要写成“人”。
哈:右边“合”不要丢掉中间的短横。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渗透汉字的形态美。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谁的羽毛》教学反思
《谁的羽毛》是课标实验教材语文版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围绕着“团结友爱,诚信合作”这一主题,选编了四篇贴近儿童生活,充满儿童情趣,富有时代气息的课文。《谁的羽毛》这是一篇富有儿童情趣的非洲童话故事。全文采用拟人的手法,以对话的形式讲述了一只小乌龟捡到一片漂亮的羽毛,并千方百计把羽毛还给驼鸟的故事,赞扬了小乌龟捡到东西主动归还失主的好品质。课文语言亲切朴实,通俗易懂,人物形象鲜明,情节有趣,引人深思,是对学生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好教材。
一、创设教学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新课标和新教材中指出: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放在首位。要让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享受,这样学生乐学,便会积极投入其中。老师在板书课题后与学生进行交流:小朋友喜欢看动画片吗?老师带来了动画片《谁的羽毛》,想不想看呀?由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切入,整体感知课文,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好奇心,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感悟能力和语言表达。
二、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是探究者,体验者,发现者。新课标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在教师指导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以后,让学生同桌合作练习分角色朗读,然后是给动画配音,让学生在轻松、宽松的氛围中学习探究体会到了主动探究、合作探究的快乐,体验到了成功带来的喜悦,同时朗读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
三、以读为本,使学生积累语言感悟道理
《语文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可通过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整个读书过程为弘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的灵性服务。我们努力地将上述思想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1、 1、 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多读书、多思考、多交流、多表达。
2、 读中落实重点句,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深入体会人物的感情。“这怎么行呢?”“那怎么行呢?失主会多着急呀。”引发学生想像人物的内心世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丰富学生体验,并从中感受到人物优秀品质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学是一遗憾的艺术”,尽管我们精心设计教学,并非常投入地走进课堂,但是细细回味课堂的每一个环节,许多疏漏和处理不当的地方便呈现出来。比如有些过渡语言不够简洁明了,有些用词够不准确。
走进新课程,教学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就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 “生成”它是相对于“预设”来说的。预设是基础,但课堂上一些微小的细节,不是都能预设到的。对于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教师在及时捕捉,瞬间做出判断的同时,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他们会产生心灵的碰撞、融洽,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学机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