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通用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发挥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魅力

慧珍分享

  铿锵有力的演讲令人心潮振奋,声情并茂的朗诵令人热血澎湃,发自肺腑的赞美令人心花怒放……教师的教学语言是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教师语言魅力应该如何去发挥呢?下面是有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如何发挥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魅力,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发挥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魅力的方法(一)

  铿锵有力的演讲令人心潮振奋,声情并茂的朗诵令人热血澎湃,发自肺腑的赞美令人心花怒放……教师的教学语言是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教学语言妙不可言,它如一股涓涓细流,悄悄地流淌过学生的心田。它的声音又如天籁之音,轻时刻拨动着每一个倾听者的心弦。

  一、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语言新课程理念表明,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学生成长的参谋、伙伴。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仍然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所以,教师的语言,尤其是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更加富有感情、体现魅力。在传统的教学中,因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同,加之语言表达水平的差异,其教学效果截然不同。比如有的教师讲课,听 起来简直是一种享受,亲切和顺,舒展自然。音调和谐,恰似“大珠小珠落玉盘”,把精妙的课文讲解得丝丝入扣,让人听得津津有味、兴致勃勃;但也有的老师,因教学态度冷漠,语言无味,语调呆板,或是高腔高调,像开机关枪,把人压抑得透不过气来,或是干涩地照本宣科,满嘴的名词术语,听了让人窝火,或是漫不经心,有气无力,叫人昏昏欲睡……可见,教师的教学语言举足轻重。课堂语言是在向学生传递教师的情感和智慧,同时也展示着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师基本素质及知识水平的一种综合体现。因此,创设与学生亲切交谈的语言环境,应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前提和关键。

  二、富有情感的语言应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

  日本心理学家泷泽武久在谈到发展学生的智力时强调:“不能无视情感的作用,情感交织在人的思维中或者成为刺激、或者成为障碍。”他曾用大量实验结果证明,一旦学生对学习失去感情,则学生的思维理解、记忆等认识机能会受到压抑阻碍。强烈的情感,能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比如我在讲到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上课时我以高涨的情绪对同学们说:同学们,我国的第一个宇航员杨利伟遨游太空,为我们的国家和人民争了光。飞天的梦想圆向了太空,从此蓝天上有了中国星。还没等我说完,同学们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和激动而欢呼起来。此时,我从同学们热烈的情绪中,由衷地感到一种鼓舞的力量,一种对国家、对民族强烈的热爱之情立即开始涌动和迸发出来。由此说明,教师通过富于激情的语言可调动学生的内心的情感,为课堂创设情感氛围,体现真正意义上的情境教学。当然,教师课堂生动、真切、富于情感的语言必须是发自内心的、真实的,而且是自然的,才会引起学生的共鸣。

  三、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互动即教师和学生“沟通”“合作”的过程。

  教师在课堂上不能一味地以个人为中心地“讲”,用权威意志支配学生、支配课堂,而应注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从整个教学过程中来体现师生之间心灵的交流与沟通。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发展的高度阶段,年级越高显示的情绪波动越大,而且心理很不成熟,遇事容易冲动,但有较强的自尊心。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无意中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因此,作为教师应理所当然对学生倾注爱心,用真诚友善的语言给学生以帮助和开导,使学生能从教师亲切的语言中感到一种温馨、一种鼓励,一种动力,从而使他们在自我教育中获得一定的认识和体验。

  发挥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魅力的方法(二)

  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语言是语文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语文教学语言艺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有密切的关系。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而所谓语文教学语言艺术,就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和审美性原则,正确处理教学中的各种关系,把语文知识和信息正确有效地传递给学生的语言技能活动。那么,语文课堂教学在运用语言时,有哪些艺术技巧呢?

  一、 言之有物,每举中的

  “物”是指语文教学的具体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讲课应不夸夸其谈、不信口开河、不含糊不清、不空发议论、不离题太远,而应言之有物,论之有实,并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意识地把已学知识与未学内容联系起来,把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有意识地穿插有关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名人轶事、成语典故等,最大限度地充实教学内容,做到言之有物,每举中的。

  二、 言之有德,文质兼美

  言之有德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的德育因素,在讲授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把渗透于其中的思想性因素结合学生的实际,水乳交融地阐发出来,并通过自己的情感作用形成巨大的感染力,从而把知识教育、文艺教育与思想教育有机地统一起来,对学生起到积极的思想教育作用;二是指要注意使用礼貌文雅的语言,使教学语言具有思想教育作用的同时,又不失文学色彩,尽力做到文质兼美。

  三、 言之有理,领悟其中

  “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俗话说,有物讲理,理清楚;无物讲理,理难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言之成理,论之有据,以理服人,注意从已知到未知、感性到理性,注意观点和材料的统一,要让言语的科学力量征服学生,使学生从中领悟道理,并心悦诚服地接受指导。

  四、 言之有序,条理清楚

  “序”是指语文教学语言的逻辑性。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对每课教材做深入钻研和细致分析,弄清要讲的语文知识的来龙去脉,掌握其确切的含义及其规律,精心组织教学语言解读,确定怎样开头,怎样过渡,哪些应该先讲,哪些应该后讲,哪些应该贯穿课程始终,怎样结尾。这样在“序”上多下点功夫,思路井然有序,讲解就会条理清晰,使学生在重点、难点、疑点等关键问题上能够得到透彻的理解。

  五、言之有启,探究反思

  思维规律告诉我们,思维启动往往以惊奇和疑问开始。语文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增强其学习的内动力,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多为学生制造悬念和创设意境,使学生不单纯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解决,这样就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渴望,使他们融会贯通的掌握知识并发展智力。为此,教师课前要精心备课,设计好预习习题和课间提问习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去听课。课中要注意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深入浅出,多用疑问性提问,还要注意运用发散性提问、开拓性提问、疏导性提问、铺垫性提问,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受到启迪,探求新知识,掌握新内容。

  六、言之有趣,妙趣横生

  兴趣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古代杰出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学生觉得语文课“有趣”,关键在于教师讲授能设疑激趣,扣人心弦。语文教师的语言应当规范、鲜明、洗练、准确、形象、生动、流畅、合乎逻辑,饶有情趣,寓庄于谐,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受其感染,受美熏陶。而只有语文教师自己有较好的语言基本功和广阔的求知兴趣,才能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消除教学中师生的疲劳,改善课堂气氛,启发学生的心智活动,促使学生深入钻研问题,并使课堂气氛趣而不庸,活而不乱,严而不死。因此,语文教师要广采博闻,和教材密切联系的笑话、故事、游戏、佳联、格言、警句、成语、典故、诗词、顺口溜、民间谚语、俗语、当地方言、群众口语、歇后语、古语词、外来语、术语等均可引入课堂,随心所欲,调动自如,游刃有余,以塑造形象,创造气氛,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多趣,知识易于理解,从而吸引学生认真听讲。

  七、言之有情,情理交融

  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讲课不能是一种简单的灌输,而应该建立在心理相容和情感共鸣的基础上,真正做到理中蕴情,通情达理。在语文课教学中,教师要带着饱满的热情讲课,做到情动于衷,形诸于外,教师还要善于创设情境,以形象为手段,以美育为突破口,以情感为纽带,激生情,启其疑,引其思,使学生心理处在兴奋状态,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控制教材中的情感教育素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审美创新教育,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八、言之有韵,抑扬顿挫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本身虽无意义,但它是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物质形式,不但本身具有独立的音响美因素,而且还可以靠此提高语言的感染力、鼓动力,也有助于传情达意。因此,语文教师要注意用好教学语言,切忌平铺直叙,平淡无奇,而应使自己的语言尽量做到高低起伏,长短结合,疏密相间,快慢适宜,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时轻时重,时缓时急,抑扬顿挫,有板有眼,错落有致,声情并茂,有一定节奏感和旋律美,和谐动听,使学生听起来舒服悦耳,精神饱满,兴趣盎然,津津有味,其优势兴奋中心能随着教学语言的声波和声调不断得到调节、转移和强化,提高教学效果。

  九、言之有体,丝丝入扣

  语言丰富多采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的主要表现之一。针对不同学生,不同文体、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文章,要采用不同的教学语言。如对低年级学生,语文教学语言应形象、具体、亲切、有趣味性;对高年级学生,语文教学语言应深刻、明朗、隽永、有哲理性。讲议论文,应多用议论分析的语言,要严密,有力度;讲说明文,应多用说明介绍解释的语言,要朴实,有条理;讲抒情文,应多用深情的语言,要华丽,有激情。朗读课文,高兴、激昂的时候,声音就高一些;深沉悲哀的地方,声音就低一些。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章前一部分写的是百草园里的自由自在的快乐生活,后一部分写的是三味书屋里枯燥无味、深受约束的生活,两部分表达的内容和情感色彩截然不同,因而在讲课时,不论是范读,还是讲授,都要用两种不同的语调和语速,前一部分用欢快、活泼的语调,速度可稍快一点,后一部分用低沉、苦闷的语调,速度可稍慢一点。这样,不仅使得课堂教学富于变化,而且能启发学生较好地把握课文地写作特点和主题思想。

  十、言之有辅,生动形象

  人们彼此之间传输信息,交流情感,除了靠有声的口头语言和无声的书面语言外,还可以借助人们的表情、体态、动作。这些体态语,能很好地辅助有声语言,增强表达效果,更好地突出重点。如教师讲授感情成分浓厚的观点和事件或课文时,假如能在情感、语气、语调、语速变化的同时,再辅之以或憎恶、鄙睨,或兴奋、喜悦的面部表情,或辅之以相应的手势动作,则能加强语文教师情感信息的发射和传递,加深学生对教师有声语言内涵的理解。

  在现代语文课教学中,仅用语言教学已略显单调,可将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作为手段,在语文教学领域里使用,作教学语言的辅助和补充,如图片、图表、实物、模型、标本、音乐、幻灯、录音、录像、广播、影片、电脑、投影等,都将使语文课更加生动形象。

    76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