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通用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指导>

小学一年级学习好方法

欣怡分享

  作为一个新晋小学生的父母来说,面对的是陌生和全新的环境,跟孩子一样,父母也在摸索中。很多父母也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有很多疑惑和不解。到底什么办法对孩子来说是好办法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小学一年级学习好方法的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小学一年级学习好方法

  1、课堂学习

  给孩子更科学的建议,帮助孩子提高听课的注意力和效率。老师一直对我们说,上课很守纪律,注意力也很集中,可还是出现了某些知识点没注意和掌握不好的情况,请教孩子的奶奶之后(当了几十年教师的退休小学校长)才明白,作为一个6、7岁的孩子,能完全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其实也就15—20分钟,自制力比较强的孩子也不会超过25分钟,可是现在一堂课45分钟,要求孩子整堂课都集中精神,显然是不现实也是不科学的。这样合理分配时间就显得尤其重要了。我跟丫丫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反复叮嘱她,课堂上一定要注意的三个问题,首先是讲新课的时候一定要完全集中精力,其次老师讲解考试卷的时候,对自己出现问题的部分也要格外注意,最后实在搞不懂的,下课马上问老师,不要胆怯,为了鼓励她,我告诉她,老师特别喜欢提问题的孩子。

  2、作业和考试

  平常孩子做作业的时候,我的方法是让孩子独立完成,家长不要每题都帮孩子分析解释。实在不会的问题,留在作业完成后统一解释,这样能帮助孩子建立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减少依赖性和惰性,对孩子提高很重要。孩子有不明白的问题,家长不能很随意的对自己也不熟悉的问题做出解答,应该反复求证,确定正确答案再给孩子讲解,一方面给孩子做出学习很严谨的表率作用,二来还避免给孩子错误答案之后,纠正起来事倍功半的尴尬。而考试孩子出现成绩不理想的时候,不能简单的评价孩子是粗心什么的,因为这样会掩盖许多小问题,等累积多了,爆发出来,那解决起来才是真正的**烦哪。为了避免问题累计,我把丫丫在作业中、考试中的错题都详细的记在本子上,加上自己的评语。这样能时不时的在孩子以后的学习中拿出来,反复测试孩子,有问题的话就能有目标,有重点的解决,就不用发愁孩子该考试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帮孩子复习的问题了。

  3、读书,识字和写字

  现在小学都提醒家长,监督孩子每天早晨读书半小时,其实这个方法可以灵活变通,不必死守一条规矩,只要达到目的就好。开始的时候,我也是让小姑娘每天早晨6:30起床读书,可是忽略了孩子自身的特点,小姑娘每天早晨起床,都无精打采的,读书像蚊子哼哼一样声音很小,本来她很享受的读书时间,也变成了受罪时间。我和丫妈果断改变方法,即然这样,不如让孩子多睡一会儿,读书时间也从早晨挪了中午。读书的时间没有硬性规定,感兴趣的书可以多读几段,不感兴趣的,可以少读,但是最起码读完完整的一篇文章,要读出声,要把感情融入到里面,注意声调的抑扬顿挫。我也会挑选一些孩子感兴趣的书,每天给孩子读一段,给孩子做个示范,这样读书时间又变成了孩子的欢乐时光。

  读书多了,对于孩子识字有很大的帮助,孩子的识字量也会直线上升,但是跟有些家长交流的时候,他们觉得孩子不会写几个字,很苦恼,总想办法让孩子多写几个字,这种想法,我是坚决反对的,我一直认为,大多数家长并不具备老师的能力,教孩子的方法不可避免的存在更重差错。尤其是写字方面,正确的笔画和写字的方法对孩子今后是否能写一笔好字,相当的重要,绝对不能小视。而老师就是孩子最恰当的指导者,家长只是教育的辅助者,千万不要越俎代庖,做出拔苗助长的事情来。我认为,孩子可以多识字,但是不要强逼孩子去写字,跟着教学大纲和老师的指导,掌握正确的写字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当然,如果自己有足够的水平,超前一点儿我认为也没什么不妥。

  培养小学一年级孩子学习习惯的方法

  1、生活严谨。督促孩子按时上学,要按时回家,按时作息。家长要做好后勤保障,科学、合理地安排好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时间。

  2、专心致志。孩子由于自学能力较差,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因而家长应严格要求并经常提醒孩子在上课时,一定要用心听讲,聚精会神,不要作小动作,更不要说话影响别人听课。回到家时要给孩子创造一个适合孩子学习的环境,让孩子养成放学及时做作业,按规定时间完成作业之后再做其它事情的好习惯。

  3、独立思考。父母对孩子不能解决的问题要采取诱导的方式引导孩子思考问题,重要的不是教会孩子一道题怎样解决,而是要告诉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4、认真细致。孩子的作业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去完成,而有不能草率马虎。这就要求内容正确,书写工整,按时完成等方面。为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正确率与责任感,从一年级开始,就应要求孩子养成检查的习惯。

  5、培养孩子活跃的思维。不要以大人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提问,要善于培养孩子勤思的优点,对他们的提问进行恰当的鼓励与表扬,并能及时更正孩子的错误想法。对孩子接触的事物家长要多讲,多启发诱导,千万不要对孩子的提问不理不睬,这样会使孩子有问题也不敢问。

  6、背记词汇和课文。小学生记忆力好,有些东西会背了,可以终生不忘。家长在指导孩子学习时,可以引导孩子尽量地多背记一些词汇和课文。

  7、养成看书读报的习惯。多鼓励孩子学儿歌、听广播、看课外书和新闻节目等,特别是家长需要为孩子购买、订阅适合的的图书报刊,创设一个阅读环境,但书最好不要订得过多,书要少而精。每天督促他定量阅读,为以后写作文打基础,为防止“走马观花”,家长可以与孩子们一起阅读,共同讨论书中的问题,并指导孩子做读书笔记。

  8、培养周期学习习惯。掌握学习周期,培养孩子按预习、听课、复习、作业这样的周期学习的习惯。

  9、生活不要包办。养成孩子自己查看课表、整理书包、带好一切学习用品。

  小学一年级孩子的学习问题

  问题一:精力不济

  现象:部分小学生在上课时上午第一、二节课,精力比较充沛,听课非常精神,记忆和理解都不错,但是到了三、四节课就打哈欠、犯困,听课效果也受到影响,不能很好领会老师的意图。由于睡眠不足引起的疲劳,老师也很难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

  建议:孩子入学后,家长要有意识地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问题二:“四二一”综合症

  现象:在家中祖父母、外祖父母四位老人,父母两位大人都围绕着一个孩子转,对孩子过于迁就、娇惯,孩子错失了养成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的良机。

  建议:孩子刚入小学,家长千万不要以为“只要学习好,就一好百好”,放松了对孩子其他方面的培养。家长应该借助孩子入学这个机会,让孩子懂得自己长大了,有意识地让孩子独立做一些家务,引导孩子懂得尊敬老人、帮助别人等传统美德,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问题三:成绩差家长骂

  现象:入学后,各种小测验、小考试成了学生的家常饭。一年级知识简单,不少同学都能得满分,如果考不到满分,有的家长就沉不住气了,就恨铁不成刚的呵斥,往往让新入学的孩子感觉无所适从。

  建议:小学阶段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行为习惯,为将来打下基础,家长切不可以分数论英雄。一年级的知识不是很复杂,一些学生考不好往往是由于粗心,而不是听课能力、理解能力有问题。家长不分析试卷就大发雷霆,对孩子又打又骂,很容易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让孩子失去自信。这对刚刚接触学校的小学生是非常不利的。孩子分数低了,家长要分析试卷,查出孩子失分的原因是什么,帮助孩子改正,鼓励孩子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就可以了。

猜你喜欢:

1.小学生自学学习方法有哪些

2.小学生最好的学习方法有哪些

3.小学阶段怎样学习

4.小学生高效学习记忆的8种方法

5.小学生学习方法演讲稿5篇

    3705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