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学习方法理科技巧介绍
高三了,相信各位同学都各出奇招,想尽各种办法去提高自己的成绩,特别是理科生,科目要求灵活多变,更需要这些方法。下面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的高三学习方法理科技巧介绍,希望对您有用。
高三学习方法理科技巧介绍篇一:语文
一轮复习是一种过渡,它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积累和技巧的重合带。首先是积累,它逐渐告别同学们在高一、高二时,纯粹以兴趣为出发点的积累,而转向了为了提升做题能力而做的积累。一方面是课内积累,纵观语文全卷,似乎和高一、高二学习的课本毫无关联,但仔细挖掘,会发现,一般论述类文本中联系现实的题目会从教材中寻找素材,古诗文阅读常以初、高中教材上的作品作为比较阅读的篇目、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的最后一题中更是常常出现教材中的经典人物或实例……也就是说,尽管试题是原创的、非课内的,但这并不妨碍命题人从教材中寻找灵感(事实上,在真正命题时,命题人手边只会有教材和考试大纲两样材料,既然命题人的大脑中的独特创意我们不得而知,但至少可以做到把握百分之百确认的东西,那便是教材和大纲,这一点对于各科均十分重要)。
不过在复习时仍旧是要讲重点的,笔者认为的优先程度是:古诗文>现代文;高中古诗文>初中古诗文;名家名作>非名家作品。该部分内容笔者建议越早完成越好,至少在一诊之前要完成,因为这些都是已经学习过一遍的内容,记忆起来难度并不是很大,不建议花费过多的时间。另一方面是课外积累,这是建立在学有余力的同学的基础上的,主要是文言文的拓展和作文素材。就文言文而言,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为宜,如每天抽5分钟的时间,看一看高考真题中的文言文、《古文观止》、《史记》等等。应对全国卷当然要以正史传记为重心,然而时而读一读那些风格各异的古代散文,也是一种享受。而对于作文素材的积累,事实证明,常备几十个广度、深度兼备的“万能”素材是很有必要的,“万能”并非是指同一个故事可以讲无数遍,而是,它的侧面和内涵足够丰富,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讲述,从而阐述不同的道理。至于选取什么样的题材则可以根据个人擅长和偏好,只需特别注意古今中外兼备(避免审美疲劳)、具有美感(“清流”而非“浊流”)和具有典型性(不要泛泛而谈)即可。同样,正因为一轮复习是专为夯实基础而立,同学们在这段时期便应该将上述的积累放在语文复习中非常重要的位置。作为理科生,高三后期将花费大量的时间练习数理化生,语文的时间将较之以前紧张,而即便那时有时间,也会不得不用来研究各种答题技巧,不可能再有机会做如此系统和丰富的积累。这是特别需要注意的。技巧的习得也是必不可少的。关于各类题型的答题方法,老师和参考书比我论述得更加全面,此处不再赘述。只是需要提醒的是,在本阶段切不可贪多求全,对于每个板块应首先重点掌握高频题型、容易题型和变化较小的题型,对于那些灵活性高、不是每次必考的题型,可以放到一诊后逐一攻克。另外,在练习答题时,切不可和模拟题过多较劲(除非它是公认的符合规范的题目),绝大部分精力应放在各地的高考真题上。
高三学习方法理科技巧介绍篇二:英语
(1)立足课本,解决单词、句法。八本教材中,以前五本为重(掌握+熟练应用),对于后三本中较难的单词和短语,可根据个人情况处理,做到掌握即可。记忆时务必动笔、用脑,仍旧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
(2)结合课本和其他的阅读材料,解决语法问题。对于各语法板块的总结,无论基础好坏,将其主干知识梳理一篇,对理清思路很有必要。(乱入一句,某些看起来枯燥而暂时无用的语法条目,在上了大学撰写学术性论文时还会阴魂不散,让你默默感谢当年那个偏执的自己)。
(3)尽可能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提高抓取重要信息的能力。这两点是考试中最为核心的能力,也是前期复习工作中用力的对象。在各地高考题、优秀模拟题或是BBC新闻(如果你真的有时间)中,选取不同类型的文章(实用类、记叙文、论述文),先速读再精读,一次完成四篇及以上(适应考试状态),精读时概括各部分大意,每次练习的速度不断加快。从文章难度的选择来说,无论是先难是先易,贯彻始终的原则是,越往后走,文章风格越接近高考真题的风格。
(4)练题。或许对一些同学来说,英语真题的训练量远远不够,因此本阶段可以适当多做一些优秀的模拟题(但是后期时必须收回来)。 不难看出,前期的大部分精力应该是放在夯实字词句的基础上的,把基础打牢之后才可以谈论技巧和速度。部分基础较好、进度较快的同学也完全可在此阶段就开始大量练题。但无论是谁,(1)(2)(3)的工作没有落实,只会得不偿失(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高三学习方法理科技巧介绍篇三:数学
数学进入全国卷的举措对大多数同学来说是个利好,因为这意味着题目的整体难度将大幅下降(对比2015和2016),同时这也宣告了基础和细节的绝对重要地位。数学的一轮复习可以以较为紧凑的节奏进行,常规思路是先数后形,先单一后综合(跟着老师走就好,如果你高兴可以适当超前)。具体到每一章节,自然是熟练掌握基本定理(到自己能独立由基本假设推出全部结论为止)加上查漏补缺的练习。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建议,坚持定时练习,练习的内容可以就是高考题(往前面多做几年,还是能做好一会儿的),凡是一轮复习完的内容都加到自己的练习计划中去,滚动练习,如此可保证不忘记之前的内容,等这轮复习结束后,应该具备基本完成高考试卷的能力(除去比较压轴的题目之外)。基础较好的同学的进度可以适当加快,但是对你们,尤其要警醒那些细小琐碎的易错点。高考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在2016年高考数学中绝对具有145以上水平的同学考出130多分的实例比比皆是,而失分的原因多在于忽略了细节。选择题里正负号弄反,填空题里把集合开闭写错,圆锥曲线中忘掉不存在斜率的情况,求导函数时一不小心算错了一步……这些看似微小的错误和最终得分的映射绝非线性。
高三学习方法理科技巧介绍篇四:理综
理综考试大约是将考试的精神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的一种发明了,因此应对它也需要最多的复习技巧和应试技巧。但是占掉一轮复习的大部分时间的却依然是——基础知识的梳理和记忆。三门学科的基础梳理方法大致相通,即立足教材(一定是立足教材,一定是立足教材,一定是立足教材),一边解决以前没有搞懂的那些问题,一边构建知识框架。最终应该能够做到,随时随地可以在一张白纸上,依序将教材的主干知识以逻辑图的形式呈现出来。若能做到这点,基本上可以保证之后做难度更大的题目时保持思路畅通。同时,做题必不可少。其实做理综题是最有趣的,因为你到高考前,几乎永远有进步的空间(不比数学,达到一个很高的高度相对容易)。考虑到理综题库博大精深,首选是先做高考题(就算你在高考之前做完了,也可以重做,因为最开始做的题已经快忘了),再做一些经过历史检验的题(再次强调,找题的事,完全可以麻烦老师帮助参谋,这将是事半功倍的)。完成之后特别注重反思,这道题是知识体系不牢固还是分析出了问题?是能力的问题还是由于粗心大意?对于知识和能力的问题,就要再花时间巩固;对由于粗心所犯的错误,则要调整状态或是给予惩罚性措施(怎样有效果就怎样办,笔者曾经见过犯一次过失性错误罚跑400m的同学)。最后,计时练习尤为重要,一轮复习中,一周一次为宜。考虑到2017年考试大纲的新变化,此处就各科分别提一些注意事:
(1)物理学科将3-5列入必考科目,而这是大多数同学高一高二没有接触过的内容。但笔者认为不必惊慌,既然是首次执行,命题人剑走偏锋的可能性极低,题目类型将较为常规、难度也不会太大。例如动量板块的考查,就可能侧重考查基本概念、基本应用以及和能量的简单综合,直接上一道动量、能量大综合的复杂力学题目的可能性并不大。总之,要相信老师、相信自己。
(2)化学学科中删去的两个板块都是四川考生不学的,因而影响并不是太大。至于两个选考板块“物质结构与性质”和“有机化学基础”,前者灵活性低而对计算能力有一定要求,后者灵活性较高(尤其是同分异构体的计算),和四川卷相比前者更难而后者稍易,但总体差异并不大。
(3)生物学科中对选修板块的考查作了一些修订,影响也并不是很大(选做选修一就好了)。从考试的角度来看生物是偏向文科的,全国卷更甚,要求更多的文字叙述。有用的小技巧(除了看教材以外)是阅读高考真题解答(就像读语文答案那样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