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通用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指导>

幼儿园《动物狂欢节》优秀教案_动物狂欢节音乐教案(2)

炎婷分享

  《动物狂欢节》教案设计三

  活动目标:

  1、运用图谱听辨并体验“恰、恰、恰恰、恰”的节奏。

  2、尝试用身体动作和语词表现 “恰、恰、恰恰、恰”的节奏。

  3、感受表演活动中带来的角色扮演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完整欣赏乐曲,感受意境

  老师:有一天森林里面突然响起了音乐,你们听一听,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二、出示图谱,感应节奏

  1、看图谱,跟音乐演示节奏。

  原来是狮子大王想要举行一次动物狂欢节,好多小动物想要参加。可是狮子说:“只有会跟着节奏跳舞的小动物才能得到入场券。你们想知道谁拿到了入场券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先出示小白兔)

  教师跟音乐演示图谱。

  2、不看图谱,教师与幼儿一起探讨各种小动物的不同肢体动作。

  请幼儿分别用不同的肢体动作表现“恰、恰、恰恰、恰”的节奏。(每种动物表现全曲)

  3、请幼儿集体轮流表现小动物的肢体动作。

  三、情境表演,表现乐曲。

  将场地布置成有各种食物的晚宴,请幼儿们根据自己的动物角色找食物。

  1、与幼儿探讨用什么动作跟节奏找寻食物。

  2、教师示范用第一段的音乐节奏走到食物前第二段音乐进行饶圈踏步表演。

  3、请幼儿集体跟着音乐将四种动物形象进行表演。

  4、请幼儿分角色表演

  5、邀请老师一起表演

  《动物狂欢节》教案设计四

  教学内容:

  1、欣赏圣桑的《动物狂欢节》选段

  2、欣赏芭蕾小品《天鹅之死》和动画片《动物狂欢节》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圣桑的《动物狂欢节》选段,引导学生感受乐曲所表现的不同动物形象,并能运用音乐要素,对音乐形象进行简单的分析,了解作曲家的创作手法。

  2、通过欣赏芭蕾小品《天鹅之死》,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想象力和音乐创造力,可以对音乐进行再创作。

  3、运用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用肢体语言根据音乐旋律的变化进行表演。 教学重点、难点:

  1、能运用音乐要素,对所欣赏的音乐形象进行简单的分析,了解作曲家的创作手法。

  2、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用肢体语言根据音乐旋律的走向,进行适当的表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动物世界》片头

  2、语言导入:《动物世界》从1981年12月31日一开播,就受到了全国电视观众的关注。通过这个节目,人们开始接触并了解到了一个与人类世界并存的动物世界,从这个世界中人们也获得了无数的创作灵感,创作了包括文学作品、书画作品、影视作品等多种形式的艺术作品,当然其中也少不了音乐作品。那么,在众多以动物为题材音乐作品中,我们先来欣赏哪首作品呢?徐老师首先推荐给大家的是法国作曲家圣·桑创作的《动物狂欢节》。

  (二)欣赏

  1、作曲家介绍:

  圣桑:法国著名作曲家,民族乐派创始人之一,创作有多部音乐作品。

  2、介绍《动物狂欢节》创作背景:

  1886年,圣桑先后到布拉格与维也纳进行旅行演奏,途中在奥地利休息了几天。就在这些日子里,他应巴黎好友的请求,写作了一部别出心裁、谐趣横生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全曲共有十四段音乐,在前十三段音乐中,作者都以生动的手法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很多种动物,最后一段《终曲》则描写了动物们在热闹的节日行列中,尽情狂欢的情形。而这十四个乐章代表的动物有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还有在水里生活的。今天我们就先来欣赏其中的几个段落。

  3、“动物音乐会”

  美术作品可以把动物形象很直观的表现出来,文学作品可以把动物很形象的讲述出来,那么音乐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把动物形象生动的描绘出来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一下吧。

  (1)欣赏《母鸡和公鸡》

  提出问题:

  ① 这表现的是什么动物?

  ② 用什么乐器来表现的?

  ③ 描绘的是怎样的一幅画面?

  学生回答:a.鸡 b.用单簧管来表现母鸡,钢琴来表现公鸡。 c.热闹的养鸡场。

  (2)欣赏《乌龟》

  A、教师唱“来来,我是一棵菠菜,菠菠菠菠菠菠菠„„”

  B、听《乌龟》出示标题

  C、比较两段乐曲:旋律相同,但速度明显变慢了,力度感也变弱了

  D、探索作者创作的动机:抓住乌龟行动缓慢的特征,用力度的弱和速度的慢进行表现。

  (3)欣赏《天鹅》

  出示天鹅画面。(停两秒钟,让学生欣赏画面)

  在整首套曲中最受欢迎和流传最广的《天鹅》,有的人可能并不知道圣桑写的《动物狂欢节》,也不了解《天鹅》原来的这个出处,但是很早就为它迷人的旋律所陶醉。我们常说画面是静止的艺术,音乐是流动的艺术,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天鹅》。

  (1)提出要求:

  A、思考:乐曲中使用的乐器是什么?它们分别表现了怎样的音乐形象?

  B、请大家用手的动作来表现音乐主旋律的起伏。(教师示范一句,是否可以鼓励学生把眼睛闭起来,自由发挥,强调一定要跟音乐动)

  (2)欣赏表演

  (3)学生回答(竖琴的琶音伴奏表示清澄的湖水上荡漾的微波,大提琴优美迷人的曲调,则描写出天鹅高贵优雅的神姿,以及安详自在地浮游时的情景),用语言描绘乐曲意境。

  (4)音乐是如此之美,又激发了无数艺术家的创作灵感,对音乐进行了再创作。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前苏联芭蕾舞蹈家巴浦洛娃表演的芭蕾小品《天鹅之死》。可以这么说:正是由于对《天鹅之死》的喜爱,才使更多的人知道了《天鹅》这首乐曲。

  (5)欣赏《天鹅之死》总结舞蹈是如何与音乐相结合的:

  a、节奏一致 b、情绪一致 c、同步进行

  5、欣赏《终曲》

  如果说芭蕾小品《天鹅之死》是通过音乐与芭蕾的结合,对音乐《天鹅》进行了再创造,那么想象力和创造力更为丰富的当然要推美国迪斯尼动画公司的动画创作者们了,他们牢牢抓住音乐中各种乐器音色的对比,节奏的变化,强弱的呼应,为《动物狂欢节终曲》创编出了“红鹤与溜溜球”的故事。(强调音乐与画面的结合)

  (三)音乐小哑剧

  1、在刚才的欣赏活动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音乐要素对于创造音乐形象的重要性,只要我们充分调动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也能赋予音乐新的内容。下面,奚老师要请大家充分调动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结合音乐要素来尝试着为乐曲配上表演,要求表演内容的安排,动作的设计一定要符合音乐的变化。可以个人表演,也可以组合表演,获得大家一致好评老师有奖。

  2、听音乐

  3、学生准备

  4、学生表演

  5、学生点评

  (四)课堂小结

  在今天这节课上我们一起欣赏了法国作曲家圣桑创作的组曲《动物狂欢节》,了解到了充分展开想象力和创造力,牢牢抓住描写对象的典型特征,音乐元素模拟表现对于塑造音乐形象是非常重要的。而同学们精彩的表演也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动物世界的可爱。让我们一起关爱动物,关注环保,用爱维护我们共同生活着的地球。


猜你喜欢:
1.大班画奶牛优秀教案设计

2.大班《图形变变变》优秀教案

3.感恩父母幼儿园优秀教案

4.大班《我长大了》优秀教案设计

5.大班活动《迎国庆》优秀教案

6.大班公开课天气优秀教案

1953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