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通用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指导>

课文《望梅止渴》教案设计

炎婷分享

  《望梅止渴》意在让学生理解望梅止渴的故事与寓意,好的教案才能有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文《望梅止渴》的教案设计,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望梅止渴》教案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14个,积累9个词语和2句句子

  2、正确朗读并学会讲"望梅止渴"的故事。

  3、理解"望梅止渴"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人渴了要喝水解渴,"解渴"又叫--出示:止渴(读准翘舌音,齐读)

  2、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讲的不是喝水止渴,而是一种特殊的止渴的方式,叫--(出示课题,齐读)

  3、"望"是什么意思?从字面上看,"望梅止渴"是什么意思?

  4、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交流)

  谁望梅止渴?为什么望梅止渴?怎样望梅止渴?结果?

  二、自学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标上小节号

  (2)同桌交流识字的方法

  (3)思考:谁望梅止渴?

  三、学习课文

  1、谁望梅止渴?自读第一节,从哪两个词语看出将士们口很渴?(出示第一节)

  "燥"字正音(指名拼、开火车读、齐读)"燥"就是干。

  有什么好办法记"燥"?你在什么情况下会感到"口干舌燥" ?

  2、将士们为什么会"口干舌燥、嗓子冒烟"?(再读第一节)用"因为……所以……"句式回答。(出示句子)(同桌交流、指名交流)

  (1)引读:因为当时--所以将士们--

  将士们口干舌燥、嗓子冒烟,是因为--

  (2)这时,将士们最需要的是什么?

  3、这里有没有水能给他们止渴的呢?从下文中哪句话看出?

  交流出示:曹操问过向导,附近根本没有水,怎么办?

  (1)卡片出示:向导(齐读词语):

  (2)出示卡片:根本(齐读词语):本来,从来

  (3)将士们个个口干舌燥、嗓子冒烟,附近根本没有水,想想,这样下去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指名交流)

  (4)曹操和你们一样明白当时处境十分危急,再不解决饮水问题,眼看十万大军就会葬身荒原,怎么办?(读好这句话,读出焦急的语气)

  4、曹操有没有想出办法来为将士们止渴呢?从文中哪个词语看出?

  学习:灵机一动(读准后鼻音;开火车读,齐读)指事前没有准备,临时想出办法。也可以说--急中生智(齐读)

  5、曹操灵机一动,想出了什么好办法呢?自读第二节,曹操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指名交流)(同桌读、师生配合读、齐读)

  6、曹操的办法究竟好不好呢?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三节。(出示第三节,引读)

  (1)出示生字:酸(指名拼读、开火车读、齐拼)吃过酸的东西吗?什么感觉?这种感觉就叫--出示卡片:湿润(齐读词语)

  (2)填空:

  将士们原先(),现在干渴的嘴变得湿润起来。

  将士们原先()。现在一个个打起精神往前赶路,很快走出了荒原。

  (联系前文,自说;指名答,师引读)

  (3)这就是成语"望梅止渴"的来历。

  7、思考:将士们走出荒原,究竟会不会看到梅林?为什么?

  交流出示:三国时期,曹操带者十万大军经过一片荒原。

  曹操问过向导,附近根本没有水,怎么办?

  (1)曹操为什么要说前面有梅林?

  (2)将士们走出荒原,没有看到梅林,会怎么说?

  出示:将士们有的说:"()。"有的说:"()。"

  8、所以"望梅止渴"的"望"在这里应该理解为"想",那么"望梅止渴"究竟是什么思呢?(自读、齐读)

  三、复习延伸

  1、读词:三国时期、口干舌燥、嗓子冒烟、烈日高照、火烧火燎、灵机一动、打起精神、望梅止渴。

  2、用上这些词语说说"望梅止渴"的故事

  3、和"望梅止渴"意思相近的成语还有--出示:画饼充饥。

  4、用音序查字法查字:燎、酸、润

  《望梅止渴》教案设计篇二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积累9个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了解“望梅止渴”的故事,指导曹操在危急时刻,积极开动脑筋,终于克服了困难,脱离了险境。

  3、用音序查字法查出“燎”、“酸”、“润”在字典中的页码。

  4、说一说。《望梅止渴》的故事。

  学习过程:

  一、出示课题,感知课文:

  1、交流收集到的三国时期的一些资料

  2、今天,学习一篇三国时期的有关曹操的一个故事。

  出示课题,学习生字:梅、止

  思考:课题的含义(看到青梅嘴巴就不干了)

  3、听课文录音,为小节标号。

  二、新授课文,学习字词。

  1、跟老师一起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分小节读课文。

  3、自己小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曹操带领十万大军出征时遇到了什么困难?

  4、出示句子:

  当时烈日高照,大地火烧火燎,将士们个个口干舌燥,嗓子冒烟,行军速度越来越慢。

  学习生字:舌(书空) 燥(找姐妹)

  词语理解:烈日高照 火烧火燎 口干舌燥

  读句子:(指导朗读、指名读、小组读、试背)

  5、同桌互读2、3节,讨论:曹操想出什么办法?结果怎样?

  6、用书上的句子说说曹操是怎么做的?找出动词练习说话。

  动词:跑、挥、指、喊

  7、学习生字:导(字形)根(找姐妹字)灵(书空)骑(组词)

  词义理解:灵机一动

  8、结果怎样?齐读第三节。

  学习生字:酸、精

  找反义词:湿润

  9、思考:将士们没有喝水,刚才还口干舌燥,现在为什么打起精神往前赶路了呢?用自己的语言练习说话。

  10、读句子:

  曹操用“望梅止渴”的方法,带领将士们走出了荒无人烟的地方。

  11、朗读全文,你觉得曹操的办法好不好?你最欣赏的是哪一点?

  三、音序查字

  1、复习音序查字法的步骤。

  2、小组擂台:谁查得快而正确。

  酸、 润、 燎

  四、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内容

  1、可以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进行说话。

  2、要求:说清楚、语言表达上较正确、规范。

  五、拓展性思考 如果你是曹操,还能提出什么好办法?

  《望梅止渴》教案设计篇三

  一、激发兴趣,出示课题。

  1、尝梅子、品味道。出示:酸。拼读这个字。

  2、吃过梅子的人,在口渴的时候,想到梅子的酸味,嘴里湿润起来,就不会觉得口渴了。

  谁知道在我们积累过的成语中哪个成语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出示:望梅止渴。齐读。

  3、出示课题:44、望梅止渴齐读课题。

  学习生字:止。再读课题。

  说明:课题的导入从让学生亲自尝尝梅子的味道入手,了解口渴时想到梅子酸味后的反应。然后,从所积累过的成语中引出“望梅止渴”,让学生温故而知新。最后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引出课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你们知道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吗?老师请你看动画,听故事。

  听清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谁让大家望梅止渴?

  2、学生交流。板书:三国时期曹操

  3、齐读词语。学习生字:期。

  4、简单介绍“三国时期”和曹操。

  说明:这一环节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主要通过听课文录音,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并能在老师的简单介绍中让学生对“三国时期”和“曹操”这一历史及人物有所认识。

  5、课内预习,自由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2)指名分节读课文。其他同学仔细听,认真记。

  (3)学生点评。

  (4)同桌互相检测。

  说明:在教学中,要强化学生课内预习,让学生在借助拼音读文的过程中,逐步做到文熟字悉。自读课文后让学生进行评价,使学生的朗读得到纠正和提高,也培养了学生静心听、记的习惯,常此训练,学生的朗读水平必将大幅提升。

  三、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学习第一节。

  (1)曹操在行军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呢?齐读第一节。

  (2)学生交流。

  (3)指导朗读。

  出示句子:当时,烈日高照,大地火烧火燎的,将士们个个口干舌燥,嗓子冒烟,行军速度越来越慢。

  (4)理解词语:烈日高照、火烧火燎、口干舌燥。齐读词语。

  (5)学习生字:舌、燥。再读词语。

  (6)师生配合读。

  (7)行军速度越来越慢,会给十万大军造成怎样的后果呢?

  (8)学生交流。

  说明:通过朗读指导,让学生体会到当时的处境十分危急并利用媒体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烈日高照、火烧火燎、口干舌燥这些词语的意思。

  2、学习第二节。

  (1)自读第二节。

  (2)指名读。

  (3)指导朗读。

  出示句子:曹操问过向导,附近根本没有水,怎么办?

  学习生字:导、根;理解:向导

  (4)曹操问过向导,在得知附近根本没有水的情况下,他是怎么办的?

  (5)学生交流。理解词语:灵机一动。学习生字:灵。

  (6)想像说话:。

  >>>下一页更多精彩“《望梅止渴》教案设计”

1953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