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通用学习方法>学习计划>

学霸是怎么学习的

巩诗分享

  谈起学霸,他们似乎自带光环,总是引起别人的羡慕。当我们学习的时候,两样东西在不断的减少:体力和意志力。二者耗尽其一,学习行为就会停止。我们一般所说的精力,即是体力和意志力的混合。计划是学习的基础,一般班级里的学霸都会有制定学习计划的习惯。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可以帮助孩子系统、高效的学习,并且达到不错的学习效果。为了减少意志力的消耗,我们得出以下方法:

  减少意志力的消耗

  我们本能的感觉到,学习是一件非常消耗意志力的事情,然而这并不是完全真实的——比如学霸学习的时候,消耗的意志力就相对较低。

  当学霸们俯首案前疯狂刷试卷的时候,我们心想:他意志坚定,忍受了巨大的痛苦和无聊在做题。然而实际状况是,学霸们并没有感到特别的痛苦。或者说,每做一张试卷,一般人感受到10分的痛苦,而学霸只感受到5分的痛苦。对应的,做每一张试卷,我们的意志力消耗了10分,而学霸们只消耗了5分。如果你对于学习的内容是热爱的,那么你的学习并不消耗意志力,只消耗体力,你可以一直学习到体力耗尽为止。如果你感兴趣,也可以效仿先贤——欧拉,连做3天试卷然后瞎掉一只眼睛。当然,连做3天试卷然后瞎掉一只眼睛的案例我没有听过,不过在网吧连续上网几十个小时然后突然失明的案例还是有的。原理上都是一样的,由于是在进行自己所喜爱的事情,所以并不消耗意志力,只消耗体力,乃至一直持续到体力透支身体受损。

  所以,要解决缺魔法(意志力不够用)的问题,要减少意志力的消耗,第一种方法就是,找到一个感兴趣的学科(领域),学到相对的高水平,这样你的学习乐趣就会稍微多一些,意志力的损耗速度就会相应减缓。

  为学习赋予意义

  对于学生来讲,如果逼迫自己爱上某个学科比较困难,那么至少要为自己的学习赋予某种意义,并不断的强化和提醒自己这种意义。

  当人们逼迫自己从事无意义的事情的时候,意志力的消耗也是剧烈的。心理学家做过一个无聊的实验:

  让一群受试者组装一个高难度的玩具模型,当他们组装完成后,实验人员立刻在他们眼前将这个模型拆散了扔回箱子里(暗示这种组装是没有意义的)。然后让受试者再去组装第二个同等难度的模型,受试者用不了多久就说太难了,放弃了。无意义的行为消耗了他们的意志力,让他们不愿意再尝试。

  大部分情况下, 你所从事的学习和工作都是有某种意义的,只是你没有挖掘和明确这些意义。比如,长久的高中学习过程中,你很容易感到无聊并认为这些题目、试卷是没有意义的。然而实际上,他们是有意义的:

  做试卷→熟悉知识点→提高考试稳定性→考个好大学→(工作、视野、人生选择、面子,甚至更多的钱去买更好的游戏装备都是一种意义)

  一种常用的简单易行的方法,是把你为学习赋予的意义——比如:我要上清华,拥有更多的人生选择——制作成一块移动版、贴纸等,贴在自己的床头、墙上等,每天都看得见。

  固定习惯

  当我们面对一项新事物、从事一项新行为的时候,内心当中总是犹疑不决,带有恐惧或者迷茫。这种犹豫或恐惧,就会消耗掉我们的意志力。即便新的事物对我们不造成威胁,不特别的激发恐惧,新的认知和行为仍然需要我们在大脑中建立起新的对应模式,这也会消耗我们的心神。

  如果我们把所有日常安排都固定下来,不要轻易切换,我们对于意志力的消耗就会相对减少。

  比如,早上起床的时候,你可以6:20起,也可以6:30起,这本来没有实质性的区别,然而,当你在6:20醒来的时候,你犹豫挣扎了几分钟:到底是该现在起床,还是过会儿再起床?这几分钟的挣扎就会消耗掉一部分的意志力。

  减少外部引诱

  另外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是,对于所有事项,意志力是通用的。就像钱一样,你看电影用的钱,买衣服用的钱,以及吃饭的钱,全部都是钱,是通用而没有区别的。

  心理学家 Baumeister 亲自领导过一个著名的实验证明了这一点。他挑选一些受试者,要求他们事先禁食,然后他们被随机地分为三组接受一些题目测试。学生们以为实验的目的是测试他们的智力,而实际上这些题其实都是无解的,实验真正测量的是他们愿意在题目上坚持多长时间才放弃。

  控制组的学生直接做题,而两个实验组学生在做题之前则先被带到另一个房间,面对刚烤好的巧克力饼干以及一些萝卜。实验人员告诉第一组学生可以随便吃饼干,但是要求第二组学生只能吃萝卜。在第二组学生抵制了饼干的诱惑之后,两组学生都被带去做题。

  结果饼干组跟控制组一样坚持了 20 分钟,而萝卜组只坚持了 8 分钟。合理的解释是,萝卜组的意志力在抵制饼干的时候被消耗掉了。能够做好意志力损耗的控制,意志力的问题就已经解决了大半了。尤其在游戏、微博、等各种社交娱乐泛滥的今天,减少引诱对于意志力的提升有显著的意义。

    4500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