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通用学习方法>学习计划>

高考地理总复习计划的制定方法

欣怡分享

  地理学科高考总复习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同学们想要考好地理,一个好的复习计划是不能少的,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高考地理总复习计划,希望可以帮到你!

  高考地理总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地理学科一直是文科生的瓶颈,高三复习更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立足基础,构建知识网络。要面向低、中档题抓训练,注重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梳理知识,从微观上把握每一个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注重知识的基础性和广度。

  二、目标要求 通过第一轮复习,掌握单元基础知识,巩固各知识点,强化知识体系;同时加强综合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一轮复习,要让学生达到下列要求。

  (1)掌握考纲规定的基本知识,能够对知识进行基础的归纳总结,能把握教材主干知识。

  (2)能学会画图、填图、记图、读图、用图。

  (3)答题做到规范化,能形成一定的解题思路,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

  (4)能用学到的地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简单的地理实例,做到活学活用。

  (5)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地理实验题的研究。

  三、复习思路

  本阶段以单元复习为主,准备按下列步骤进行:

  (1)看:看教材、看练习册上的知识板块、看原来的听课笔记。看练习册上的知识板块 是重点,学科组在制定计划时要有课标要求、目标导航,要有规律的总结以及概括整合,要有疑难点拨(结合以往经验)。

  (2)讲:主要是讲主干知识点。重点是讲规律、讲方法、讲疑难、讲网络。

  (3)记: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记忆。

  (4)练:训练题必须精选,这是规定复习方向的一项重要环节。

  (5)评:要评知识、评规律、评方法,评重点、评难点,评知识再生点、思维障碍点。要先从错误率最高的试题讲评、从最有价值的题目讲评。

  (6)思: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完成认识的升华。

  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宜采用不同的复习方法。

  (1)自然地理一般以教师系统讲授为主;

  (2)人文地理的复习教师要善于引入实际案例进行复习。引导学生将复习中的理论和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体验对知识的运用;

  (3)区域地理的复习,关键是设置好问题,适当结合热点,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思考问题。区域地理可采用分散复习和集中强化复习相结合的方法,在复习必修内容时,对相关初中内容进行补充,并在必修复习过程中适当添加世界地理一天一图训练。完成后,再根据时间和效果把握复习方式。

  高考地理的复习建议

  1、考生要特别重视书本中的主干知识的学习,在重视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这三本高中教材的同时,还要重视对初中那部分基础地理知识的学习。比如地图知识,等值线知识,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相关区域地理背景知识等。要从最原始的概念入手,把相关概念弄清楚。基础知识、主干知识是学好地理的基础,只有将这些基础掌握了,才能灵活运用,才能对知识更好的迁移。

  2、考生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地理原理以及地理过程的学习,如大气循环过程,水循环过程,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地球运动过程等。考生要做到理解原理,而不是单纯的记住三圈环流,记住洋流的分布,记住地球运动的影响,而是要从其形成的机理上掌握。

  3、建议考生以高考中常考的区域为出发点,尝试着去分析该地区的纬度、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因素如何影响气候,以及诸要素如何影响该地区的农业、工业、交通等;找出该地区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并且能够提出解决对策。

  4、将一轮复习中的总结的各种图表再重新回顾一遍,做到每种图如何读心中有数。例如统计图、原理图、景观图等如何提取信息,做到会读图、读懂图。

  5、注重答题模式和答题角度的梳理。比如描述线状地理事物、点状地理事物的描述方法;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得答题模式;气候的影响因素;意义影响题的答题方法等。做到胸中有结构,并且学会因地制宜。注意规范自己的答题的语言,尝试背诵一些常见答案的话术,模仿标答的语言作答。

  6、关注热点区域,关注常见热点问题,比如今年的热点问题可能有:南水北调中线开始向北京调水,丝绸之路规划,APEC蓝,单独两孩等。

  高考地理的复习技巧

  考试范围没有变化,继续加大对主干知识的考察

  1、自然地理仍然以最基本的地理原理为考察知识点,如地球运动原理、大气运动原理、水体运动原理、地壳物质循环原理、注重考察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的考察,考察自然地理基本原理的形成过程,考察对人类环境的影响;

  2、人文地理以PRED为核心,考察人口、资源、环境、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对策;以区位为核心的切入点,注重对城市区位、农业区位、工业区位、交通区位的考察,注重对区位要素的分析和理解;并且注重自然和人文等区位要素条件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

  3、区域地理则要求学生胸怀祖国,面向世界。了解中国和世界主要区域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征。能够准确定位区域的大体位置,并能够以区域为载体,考察纬度、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因素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并能指出区域未来的发展方向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应对;

  4、选修内容仍然是自然灾害和旅游地理,大体占10分左右。考察常见灾害的成因、影响范围、特征及应对措施;考察旅游资源、区位考法条件、资源保护、旅游的影响等相关知识点;

  考察能力没有变化,继续考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理属于文综试卷的一部分,特别注重地理考纲中对于四种基本能力的考察,也即是考察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讨论和论证地理问题的能力。

  仍然以热点区域、热点事件等为考察背景,注重考察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将书本上的案例因地制宜的迁移到考试区域,能够因地制宜的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能够提出解决对策,考察对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

  仍会以图表为载体考察学生的读图及分析能力

  地图是我们学习好地理的基础,是地理的学科语言,是地理试卷考察的特色,北京历年地理高考都重视对学生这一能力的考察。通过对考试说明中样题的分析,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图像化仍是2015年北京高考地理以及未来高考地理的趋势。

  仍会以热点区位作为考察背景,要求规范作答

  文科考试,从来不避讳热点,地理高考更是如此,强调学以致用,关注社会,关注未来,关注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当年发生重大事件的国家和地区往往成为考试的重点区域。通过样题的分析,如样题1-3结合12年的伦敦奥运会;样题37地理问题结合全球变暖问题。像重大工程建设、全球气候问题、重大赛事的召开等都是时政热点区域,是当年考察的重中之重。

  同时,对样题答案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在综合题的作答过程中,一定要学会用文科的语言来学习和组织地理知识。要注意规范做题,提高得分率,一定要规范语言,规范条理。尤其是综合题36、40、41题,要注重地理知识的系统性、条理性,注重地理答题的逻辑,语言严谨,注重所答的前因后果关系。

  “变”主要是样题的变化

  历年北京高考地理考试说明都会例行的对样题进行改变,除了依旧更新之外,更有一些深层次的含义。

  今年的样题和14年的样题做对比,用大量2015年的最新北京高考题替换了比较老的高考题。如将2014年样题8(2011年第3题)、删改为2015年样题8(2014年8题)。将2014年样题9、10(2011年第10、11题)删改为2015年样题9、10(2014年第4、5题)等;

猜你喜欢:

1.地理高考的详细复习计划有哪些

2.地理高考备考计划

3.地理高考复习计划应该怎么写

4.高考地理区位分析的一般方法

5.高三地理高考备考计划

    3765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