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通用学习方法>学习计划>

高考语文学习复习计划(2)

素雯分享

  高考语文学习复习计划篇二

  一、强化基础知识复习

  1.字音、字形

  字音辨析题要落实三个内容:形近字的读音,多音字的读音,容易误读字的读音。首轮复习要将诸如此类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归纳,便于同学们记忆掌握。从近两年的高考试卷分析来看,该考点往往不考生僻字,因此复习时要密切关注所有学过的字词的读音,同时还要立足课本,可安排两周的时间把六册课本的书下注释及书后附录的《审音表》识记一遍。字形辨析题不仅在前面的选择题中占分,还涉及到书面表达,高考作文每三个错别字就扣一分,所以平时应注意规范用字。备考也不必纠缠生僻字,应以同音字、形近字、义近字为复习重点。

  2.词语辨析及成语运用

  词语辨析题通常是要求对几组近义词进行辨别,要做好它,平时就要有这方面的知识积累。如一些典型的近义词的辨析方法及不同的使用范围。做题时重点是分析理解不同语素,如可通过组词来区分,对于一些难以辨析的词语,还可用造句法来辨析。至于虚词复习,首先要复习复句知识,弄清关联词在不同复句中的使用搭配;其次要了解常见虚词的用法,特别是介词、副词的区别。

  成语复习的立足点是要正确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不要望文生义,同时要注意语境的组合与搭配情况及感情色彩等。该知识点的复习无捷径可言,平时对成语多加积累了,考试就容易过关。

  3.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的复习,首先要准确掌握标点的用法、作用;其次要把握住标点错误使用的规律,从这两年的高考卷来看,考查的重点较多地集中在顿号、冒号、括号、问号、引号、书名号的易混易错之处。

  4.病句

  病句的复习一定要按照《考纲》上规定的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六种类型来进行。第一轮复习要求对六种病句类型有一个全面、清楚地认识,最好各记一两个例句。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分门别类地对语病类型进行归纳整理。当对各种错误类型熟练掌握之后,再看到具体的语言材料,就会有一定的敏感度。

  5.语言运用

  语言运用包括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仿用选用变换句式和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等。其实这些都有一定的方法规律可循,复习时一定注意吸收老师或复习指导书上提炼总结出的成果,同时自己在实践训练中多多体会,以真正提高能力。此外,语言运用题已成为高考语文众所周知的一块试验田,各种生活气息浓厚、异彩纷呈的新颖题型往往成为试卷命制的亮点所在,因此,我们的高三同学们一定要有足够的敏感意识,重视积累应对各种新兴题型的有效经验。

  二、走出心理误区为心理减负

  高三同学积极应对语文基础内容,需要走出心理误区,摒除两类不良情绪:

  1.忽视情绪。近年来基础知识点有轮考、分值压缩等淡化倾向,同学们容易对这部分内容产生忽视情绪。殊不知,前面基础题目的应答情况,将会在心理状态、实际水平发挥上直接影响后面能力题甚至整套试卷的答题质量,因此这部分复习绝不可掉以轻心,而要稳扎稳打。

  2.畏难情绪。翻开许多语文高考总复习指导书,对基础部分的梳理均以十五个左右的专题加以呈现,许多考点后还附有知识清单、知识储备等重点记忆内容。如此大量的信息,第一时间传递给同学们的感觉,便是自己成了“汪洋中的一条船”,极易产生消极畏难情绪。所以,树立一种由科学高效的方法保驾护航的积极应对心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方法应对如下:

  1.强化积累意识,为心理减负。“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一“生活大语文”观念,在语文基础部分的体现同样如此。每天每时,人们都浸润在语言的海洋里,字音、字形、词语、句子这些语言材料无时无刻不在被我们使用。例如:一个“认字认半边”的读音,一个似是而非的字形写法,一个媒体上长期误用的成语,一条新鲜诱人的广告语,一种新颖独到的传情达意方式,它们都应该能振颤你的语文感觉触须。语文基础就在你的生活里,你还会觉得累吗?勤查字典,集腋成裘的“富翁”目标离你还会远吗?

  2.简化知识体系,为心理减负。看似庞杂繁复的语文基础知识部分,如果从考查能力角度分析,只有三个类别:偏重于识记能力的考点(字音、字形、词语、成语熟语、文学常识、名句名篇),偏重于识记+应用能力的考点(病句、标点),偏重于表达能力的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仿用选用变换句式、语言表达连贯得体、正确运用修辞以及一些新型语用题)。透过这样的分析,同学们能够非常清晰地认识到,基础部分重在记忆,只要勤于积累,就能轻松应对。

2448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