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通用学习方法>学习经验>

女学霸的学习经验:庄小威

曾扬分享

  她有很多头衔:生物物理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物理学双聘教授......

  她获得的奖项数量可以用“庞大”来形容:

  2003年,获美国麦克阿瑟基金会“天才奖”,是首位获此荣誉的华人女科学家,也是24个获奖者中最年轻的一位。

  2005年3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会从全美三百多位提名人中遴选出43位研究员(HMMI),在此后7年中向每位提供700万美元资助,她位列其中。

  她还获得多个科研领域的奖,如:TR Worlds Top 100 Young Innovators Award,Max Delbruck Prize in Biological Physics,Raymond & Beverly Sackler International Prize in Biophysics等等。

  她不是一般的“学霸”——

  1987年考进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

  1991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后,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留学;

  1996年博士毕业后进入斯坦福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导师是朱棣文;

  2001年进入哈佛大学任教,先后担任助理教授、副教授;

  2005年被聘为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

  2006年被聘为哈佛大学化学和物理双学科正教授,并在哈佛大学建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单分子生物物理实验室;

  2012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总结:她毕业于中科大少年班,研读物理、却转攻生物,34岁就名满天下,晋升哈佛正教授;此后一帆风顺,40岁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43岁成为中科院外籍院士,却与诺奖擦肩而过。。。

  她是庄小威,她收获突破生命科学大奖!获得高达300万美元的奖金!

  庄小威1972年出生在一个科学家庭,父亲庄礼贤和母亲朱仁芝两位先生都是中国科技大学的教授。父亲是空气动力学家,曾经写过一本经典的《流体力学》。小时候庄小威住在江苏如皋的爷爷奶奶家,5岁才回到父母身边,认字什么的都是父母在工作之余教的。

  书桌边,父亲正在教一个小男孩物理:“一杯水放在桌子上,这个水杯受了多少力?” 这是一个普通的初中物理问题。

  “有水和水杯的重力,桌子还有个支持力。”男孩说。

  “你还能不能想出来其他的力?”父亲问。

  “没错啊,就这两个力,一平衡它就不动了。”男孩答。

  一旁的妹妹在玩,没仔细地听,却插了一句嘴:“空气对水杯还有个作用力。”

  父亲大喜,道:“这孩子尚未上学,竟有几分学物理的天分。”

  这个小女孩就是庄小威,而且何止是几分天分!日后她不仅踏进了物理学的殿堂,成长为美国科学院最年轻的院士,中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而且与诺贝尔化学奖擦肩而过。

  “我父母是大学教授,他们做的挺有意思的,还经常自得其乐。我爸经常对他做的东西有一种洋洋得意的满足感,我觉得我也可以有这种满足感。”庄小威说。

  她没有上过幼儿园,也没有正规地学过拼音识字,从如皋回到父母身边后,直接上了科大附小二年级。

  庄小威上初中时,是班里年龄最小的一个,却是最聪颖的学生之一。

  她曾获得全国中学生数理化竞赛第一名,后来被推荐到北京景山学校上了半年中国科大预备班,13岁转入离家较近的苏州中学科大预备班——首届22个学生是全国招生,虽然只有十二三岁,却是百里挑一的智力超群。班里男生比较多,女生只有5个,庄小威就是其中之一。她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数学、物理常拿满分。从合肥到北京再到苏州,她一路过关斩将,高考600多分进了少年班。刚进科大的时候,庄小威一头短发,却有两个超人的本领。一是怎么看书眼睛视力都是1.5,二是可以一边听评书一边写原子物理作业。她花了很多工夫,力图把每一个物理定律摸得清清楚楚,绝不放过一点点细节,甚至发展到近乎病态的程度。于是,并不在意分数的她,“一不小心”将四大力学课程都考了满分。这个传奇纪录在科大至今仍然无人打破。

  19岁大学毕业赴美留学,父亲建议她去旧金山,因为不用转机。庄小威选择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她听取杨振宁先生的建议,选择了实验物理方向,跟着沈元壤先生读博士,很快喜欢上光学。24岁时,庄小威顺风顺水,拿下了伯克利的物理博士学位。

  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庄小威的生物之路。。。

  物理学家的生物之路

  1997年博士毕业后,庄小威转到斯坦福大学朱棣文教授门下做博后,而且改变方向,转向生物领域。这一年,朱棣文不仅收了一名得意弟子,还荣获了一枚诺贝尔奖章。

  庄小威在回顾这一经历时说,当时自己“想做点新的东西”,而朱棣文一直鼓励物理学家进入生命领域,问她要不要做生物。她说,“Why not?”

  转折就是这么偶然。于是世界少了一名原子物理学家,多了一名杰出的生物物理学家。

  结束自己的博后训练之后,庄小威收到哈佛、加州理工、麻省理工、耶鲁、普林斯顿等7所大学的教职。她选择了哈佛。

  在哈佛的每一天,庄小威都是从早上十点工作到晚上十二点,全年无休,从来没有周末。她说:“除了吃饭和睡觉,剩下的时间都在工作。”

  2006年是庄小威的转折时刻——

  她在实验室用绿光红光激发然后关闭一小部分荧光分子,实现准确定位,经过重复这一步骤,对另一小部分荧光分子定位,从而取得一系列互不重叠的成像,最后予以重构,得到远低于衍射极限、精度在20nm的成像。

  STORM荧光成像技术让庄小威在圈内声名大噪,也让她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记录病毒感染细胞全过程的人。

  2006年庄小威被评为哈佛大学化学和物理双学科正教授,是哈佛物理系和化学系少有的双科教授。2012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庄小威,却出人意料地没有获得2014年表彰超高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的诺贝尔化学奖,引起了极大的争议。

  2018年10月17日,总奖金高达2200万美元的2019年度突破大奖 (Breakthrough Prize) 揭晓, 庄小威、陈志坚等分享突破大奖生命科学奖,每人获得高达300万美元的奖金!

  庄小威与北大学子分享科学人生

  庄小威谈到心爱的物理学,像谈论一个亲密无间而又互相钦慕的老朋友:“真的觉得物理非常非常美,非常严谨,任何的东西都有它的逻辑推理,你几乎不要记什么东西,一连串下来的你理解了就全部学会了。”

  “上课非常专心,学习特别刻苦用功,求知欲强,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劲头。老师到哪,眼睛就跟到哪,聚精会神一刻都不会落下!”

  “其实我不知道怎么定义天才,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天才,我觉得成功最重要的应该不是天分好,而是后天努力。我自己脑子是比较灵一些,但是更大的原因是因为我特别坚持,五年、六年甚至十年,碰到困难也不退缩,遇到挫折也不改初衷。”

  “一心二用也不是大毛病,上大学时边听着评书,一边解数学题。我现在工作还是这个样子,一边在网上放着中国的电视连续剧,一边研究工作。”

    4043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