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有效的寻找学习动力
大家是不是常常觉得学习没有动力呢?可能是因为惰性,也可能是因为没有良好的动机,那么如何寻找到学习动机,请看下文,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正确有效的学习动力,希望可以帮到你!
正确有效的学习动力
1、从解决当前遇到的问题出发
当你在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或学科时,直接去学习整个体系,可能很长时间都无法入门或者完全学不进去。
记得最开始在学程序开发时,选了本厚书从头开始看,看了几天就看不下去了,书籍先从基础语法和原理讲起,读起来很抽象,看了半天越看越迷糊,无法理解。在重新选书的时候,找了一本以案例为主的编程书籍,先把书中的代码,一个一个输入进去,编译后看运行结果。把这本书的所有例子都重头到尾输入了二三遍之后,对基本的语法规则有了一些认知和理解。
第二步就是开始运用这门语言完成一个非常简单的程序,做完之后,在这个程序每一次多增加一个新的功能。在这个过程,每次新的尝试,都需要你去重新阅读书籍、去Google上搜索如何解决问题、阅读类似功能的代码等等。
在一步一步解决当前遇到的每个问题时,就是把一个很大,很空泛知识体系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知识点。因为要解决问题,所以就有明确的目标。一旦目标明确之后,就可以针对这个目标去寻找答案。这样反复的重复下去,知道了很多具体方法,积累到一定数量,知识点就变成知识块。由点到线、由线到面。
这样去学习时,每一步都有具体而明确的目标,能让你保持动力坚持学下去。在解决问题和同时,还能进行有效的输出和反馈,找出自己的不足。
2、寻找专家、教练做定期指导或咨询
理论上来说,在学习新的知识时直接请这方面的顶级专家一对一的指导效果是最好的。但在实际情况上这种方式,需要你有足够的人脉和财力,对于普遍人来说,很难有这个能力。
但还好有互联网,合理的利用值乎、分答、在行、微博这类付费问答,可以直接请专家一对一的请教问题。现在分答、值乎的热度都在下降,一个问题可能只需要花上几十元就能找到人回答。有时还可以约请专家见面请教。这是非常典型的用钱来节省时间的案例。
在学习新的知识时,完全可以定期去跟专家请教问题或者约请专家通过网络或现实中进行咨询。把你在最近一次时间的学习方向、问题和心体用来向他们进行请教。哪本书最适合你当前阅读、哪个教程好,很容易就会知道。
有专家帮你定期确认方向是否正确,还能解决遇到的具体问题。你的学习速度会非常快。
没人教时,想弄懂一个知识点,你可能需要几小时或几天,有专家时,可能只需要几分钟。你的学习速度会比常规情况下快上很多倍。还能避免初学者的各种错误和误区,你所付出的代价就是一定数量的钱。
在寻找专家指导时,尽量多找几个专家,除了付费,还可以观察下有什么是你能帮得上忙的事情,主动多接触多帮忙,只你不是人口特别差,一段时间后就会积累一些专家人脉。
3、加入社群或组织
在学习过程,一定要去加入相关的社群或组织。同时多去做分享,把你学会的知识和经验主动的分享出来。教别人的时候就是最好的学。分享的越多,你的收获越大。
在一个气氛良好的社群中,只要你主动多做一些利为行为,每个人都能注意到你的一举一动。当你需要帮助时,尽量说出你的需求,会有很多人愿意为你提供帮助。
以前也过一篇:合作性学习 。只要你能建立起合理的规则,完全可以利用社群来加速你的学习效率。互相讨论和交流能让你从不同角度和方式去加深理解。
还能用一个社群来收集相关的学习资源和验证哪些知识点最重要,很容易就能找出最有效的方法,或者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方式。
当你在一个社群中建立了良好的声誉,能帮助在你新的领域中积累更多的人脉和机会。
4、去考级别最高的认证
通过前三步过程在学习知识时,能从点、面,积累很多的经验。但想再上一层楼,就需要进行系统性学习。对于在职或业余方式进行学习时,建议去考取一个证书。
去了解一下当前领域中,都有哪些证书比较受人认可。花上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把这个证书拿出来。
在考证时,官方教材的知识,基本上都是体系化,包括方方面面。
考证会对这门知识划出一定的范围,有明确的标准和时间限制。这会让你学习目标更明确。一旦目标明确而具体,就可以按目标进行倒推,花多长时间,去学哪些知识,通过测试来判断自己是否掌握。
一旦你把这个证书考下来之后,有行业中级别最高的证书给你的能力进行背书。哪怕你学历、经验差一点。
通过以前积累的人脉 、关系,很容易接触很多新的机会。不管你是想工作、深造、创业还是其它事情,都容易找到人帮助或合作。
如何培养学习的动机
好奇心
人类天生就有好奇心。喜欢探索新的经历,对新事物有接近和学习的兴趣都是好奇心的表现。比方说旅行,可以看作是人们对外面的世界有好奇心,想看看别的地方是什么样的。人们在解开难题并获得新技能后会获得满足感。满足感会激发人的求知欲。比方说在翻开一本书之前,先看着封面上的题目给自己提几个问题,然后自己答一下,再看看书里的答案是什么样的。这样不仅能够牢记书里的内容,也培养了思维能力。
恒心
你如果觉得自己做不好一件事情,就会不愿意去做一件事情。因为人都害怕失败,也害怕失败带来的沮丧。所以,刚开始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可以由易到难,把一个知识系统,分成几个小的体系,从最基础的部分开始攻克。在一开始,就获得成功,会让你想把一件事情做下去。即使以后在做事的时候出现了困难,最初的成功还是会激励着你。
还有就是,同伴的力量,当看到你的好朋友取得成功时,你也会希望你能像那个朋友一样成功。别人的鼓励也会影响做事情的恒心,当想放弃时,如果有一个人激励你,也会激发你的斗志。而最容易让一个人忽视和不在意的是身体状况。如果学习的时候在感冒,发烧或者胃痛,也会影响学习的恒久性,要关注自己的健康,有一个好的体质,才能更持久的学习。
专注力
对学习的专注同样重要,如果你在学习时频繁地看手机或者干其它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也会影响学习的质量,所以在学习时要保持高度的专注。要创造一个能让你专注的环境,如果在房间里学习,但听见客厅电视的声音,你可以把电视音量调小。
想象成功与失败的结果
在你学习之前,可以想如果学习取得了成绩,会获得什么样的奖励,想象一下拥有了一部新手机或者去看新上映的电影的喜悦;而没有考好,可能会被不允许看电视或者周末不能和好朋友一起出去玩。一想到好好学习会有所收获,学习的劲头也会跟着上来。
期望与成就
对好成绩的期待也会激发自己的学习动机,尤其是在经历了几次失利以后,对成功的渴望会促进你的学习。尽管我们都不想面对失败,但有时失败还是会发生的。研究表明,当你经历了几次失败后,想成功的愿望会上升,这时,也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因为你不想一直失败下去,所以会更加地想去证明自己的能力。
没有学习动力的原因
缺乏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的主要成分是学习自觉性与认识兴趣,学生一旦有了自觉性,他就会对学习迸发出极大的热情,表现出坚毅精神,产生积极行动。而动机缺乏的学生没有学习动力,缺乏学习热情,把学习看成是一件苦差事,在学习中没有目标,得过且过,其学习行为完全是一种被动的应付。
表现在方法上,必然会死记硬背、投机取巧、没有计划。一个丧失学习动机的学生,必然丧失深究学习方法的兴趣。因此,那些在学习中无精打采、大叫“没劲”的学生,十有八九方法不当。
对学习特点不了解
学习方法具有适应性,其中一个方面就是要适应各阶段、各学科的学习特点。这就需要学生对目前的学习有明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科学的方法。
较大的变化——初中的课程内容相对简单,进入高中以后,所学知识更加抽象、深入;初中生的学习对老师依赖性大,老师指导也很具体,而高中生的学习则有更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如果学生看不到这些变化,就有可能造成方法的不适应。
理科和文科各有其特点。理科具有渐进性,由浅入深,其逻辑性很强,学科知识之间环环相扣,紧密相连,学习的时候既需要理解,也需要动手。文科的记忆量比较大,所学内容比较抽象,需要较多的生活积累。
外语学习的特点——学习一门语言,需要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多记,而记外语单词又是一种机械记忆,这就和其他科目形成了区别。例如学习数学的方法就不适应于外语学习。
对自己认识不足
学习方法除了要适应学习特点外,还要适应个体特征。
心态——有的学生因为成绩不太好而妄自菲薄、过于谦单,认为自己一无所长、无可救药。也有的学生因为学习良好而目中无人、自以为是,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这些不客观的认识会使学生在运用学习方法的时候发生失误。如自以为是的学生在制订学习目标时往往会好高骛远、不切实际。
生理特点——由于学生的生理类型存在着差异,所以有的学生表现为左脑半球优势,有的是右脑半球优势,还有的是两个半球的脑功能和谐发展。左半脑发达的人处理事情比较有逻辑、条理,善于统计,方向感强,右半脑发达的人在知觉和想像力方面有可能更强一些。
学习状况——后进生缺乏主动思考的自觉性、知识点掌握不全。中等生学习习惯好、思维习惯不好、习惯套用类型题,没做过的题没思路。尖子生的特点:学习习惯好、思维习惯好、考试技巧缺乏。
对学习方法认识不足
不少学生在方法上听其自然,看不到科学学习方法的作用和意义,忽视学习方法和个体以及学科之间的内在关联,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认真研究和掌握先进的学习方法。有的同学有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但是不探索也不进行优化,随着年级的上升,必然会越学越吃力。
意志薄弱
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不管是学习方法、注意力、时间管理还是其它,都需要足够的意志力来坚持下来。如果你不能坚持,就是把全世界最好的方法放到你面前,没有尝到正确方法所带来的甜头就放弃了,也一点用也没有。
缺乏指导和交流题
绝大多数学生没有接受过专门的、系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训练,对什么是科学的学习方法缺乏明确的认识,在学习中也不能自觉地加以运用。即使有的学生掌握了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也大都是走了很多弯路之后形成的,并且是零散的。
作为学生自己,也应该多阅读一些这方面的书籍,积极主动和老师以及优秀的同学进行交流,见贤思齐,看看别人的学习方法能不能和自己的情况结合起来。
猜你喜欢:
5.如何提升学习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