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学习语言表达能力
很多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都很差,那怎么办呢?怎么学习语言表达能力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怎么学习语言表达能力
一、掌握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
(一)通过直接感知,在认识周围事物中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学习语言,都要与周围的现实的人、物、大自然及社会现象紧密相连。通过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听、看、触、摸、尝、闻,等等,获得周围的一切知识,继而发展他们的语言。语言的发展提高了学生的认识能力,而认识范围的扩大,内容的加深又丰富了他们的语言。因此,要根据学生直观感知的特点,给他们创设条件、丰富生活内容。学生的生活内容丰富了,思路也就开阔了。
(二)在语言教育活动中,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与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在思维活动中的主要职能是参与形成思维,没有语言思维无法进行,而思维活动的成果,必须用语言表达出来。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他们掌握语言的过程也就是思维发展过程;而思维的发展,又促进语言的构思能力、逻辑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三)改变学生语言教育的传统模式。
在教育过程中,要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发展他们的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和思维能力,不单让他们具有模仿语言的能力,还要学习举一反三,会依照原有的语言范例,填换内容,表达新的意思,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让学生多看、多听、多说、多练。
学生只有真正学会了说话,把自己的愿望用正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才能自由地和人交往。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多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计划地带领学生直接观察,给学生多创造条件。采用直观形象的方法,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如:给他们讲"春天"的故事之前,先告诉他们:"春天到了,大树、天气、人、花、草、小动物呀,都有一些变化。一看到这些变化,就知道春天到了,你们找一找,看一看,春天到了有些什么变化,讲给大家听。"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查找,当老师讲完故事之后问学生:"除了故事里大树、小草、小动物的变化外,还有哪些变化?"学生根据自己观察判断的内容,亲身的体会,积极地发言。有的说:"小燕子飞回来了;小草偷偷地从泥土里钻出来了"等等,学生列举了许许多多他们生活中的经验,他们的兴趣很高。
(二)多听
培养学生认真倾听,这是发展学生表达能力的先决条件。学生学习语言,首先要学会听,听得准确,听得懂,然后才有条件正确地模仿说。讲故事是向孩子介绍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他们是文学作品的听众。将学生引入文学世界,就需要给他们讲,让他们认真地倾听,达到教育的目的。
给学生积极创设听的环境,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给学生听录音故事、听别人讲故事;邀请孩子谈话,互相倾听并交谈;带领学生听多种声音:乐器的声音、动物的声音……让学生听后模仿,想像,并讲出他们听到的声音好像在说什么。让学生多听,是为了发展倾听和区别周围声响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听觉器官,加强对语言的声音结构分析。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要求他们会听,听得懂,认真听,不打断别人的话,这也是文明习惯的一种表现。
(三)多说
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和学生接触的一切时机,进行交谈,在交谈中建立感情,使学生无拘无束,愿意讲出来。当孩子用语不当时,教师及时纠正。教师应该善于利用分散时间,有计划、有目的与学生交谈。在交谈中,教师和学生易于进行感情交流,关系可更加亲密,学生有什么事就都愿意告诉老师。这不论对他们发展语言能力,还是形成对事物的正确态度都有积极作用。教师在组织学生集体学习时,更要注意启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注意给每个学生"说"的机会。学生学习语言是靠"听"和听后的模仿"说"。因此,我们要给孩子创设一个"说"的环境,让孩子练习"说",学习"说",在说中学说。
(四)多练
发展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发音,吐字清楚,丰富他们的词汇,并能正确运用。教会学生按照汉语语法规则讲话。这些内容,都得在语言实践中学习、掌握。这就要让学生多练习,重复地练习,逐渐地掌握。给他们提供多练的机会,创造多练的环境。他们的发音不准,教师及时纠正、练习,就能掌握得快,说得好。
总之,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途径和方法很多,只要我们尽可能地利用一切机会,特别是阅读教学的机会,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有话可说,有针对性的说,使学生养成“说”的习惯,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