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通用学习方法>学习经验>

课堂学习习惯有哪些

方琪分享
  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并不完全取决于他的智力水平,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这个人怎样使用他的智力,是不是拥有良好的习惯。我们小组主要探讨的是如何在起始阶段培养学生良好课堂学习习惯。课堂学习习惯有什么。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到的相关内容。
 
  课堂学习习惯有哪些
 
  一、课前预习习惯:
 
  1、课前预习课程,每天晚上和上课前,都要将要学习的课程做简要预习,了解课程的知识点、重点、难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2、预习时遇到不懂的地方要通过查字典、查资料等方法寻找答案,也可以向同学、家长问询,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要标记,以便在课堂上有重点地学习。
 
  3、预习时要学会用笔在书上做不同的标记,如:重点的内容在文字下面标“△”有疑问的地方在文字下面画“_”,并在字边写上“?”等,以便在课堂学习时多留心。
 
  4、预习时要精力集中,培养自己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
 
  5、预习前要养成搜集资料的习惯,能利用查阅图书、上网浏览、实地考察、走访调查等渠道主动搜集与学习相关的材料。
 
  二、课堂学习习惯
 
  1、 课前将课本、练习本、文具盒及其他学习材料准备好。静坐看书,等候教师上课。
 
  2、 学会正确地使用铅笔或钢笔,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注意用笔卫生。
 
  3、 课堂上认真接受教师指导,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4、 课堂上培养对多门学科的兴趣,尤其是英语、科学、社会等学科。
 
  5、 积极踊跃发言,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说话完整,口齿清楚,声音洪亮,仪态端庄。、
 
  6、 有疑难问题时,及时举手发言。自己独立解决问题,并能阐明自己的观点。
 
  7、 虚心听取别人的发言,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谈话,不讥笑别人的错误。
 
  8、 善于合作学习,在进行分组实验、动手操作等活动时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9、 学习各科知识时,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多角度地解决问题。
 
  10、 学会记课堂笔记,按时完成课堂作业,书写认真、工整。
 
  11、 养成动手操作的习惯,能独立完成教科书上所要求的各类操作实验,操作步骤正确。
 
  三、读的习惯
 
  1、 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读书要有所思、有所记,有所用。做好读书笔记。
 
  2、 培养广泛阅读的的兴趣和习惯。
 
  3、 高年级学生要学习多种阅读方法,如精读时将重点内容圈出来,疑点标出来,有选择地记诵某些内容,略读时一目十行等。
 
  4、 应用多种工具辅助阅读,如看电视、听录音、上网等。
 
  5、 学习数学阅读的方法,如应用题要读3—5遍等。
 
  6、 自己订阅的报刊应及时阅读。每天课外阅读时间累计不少于1小时,每天观看少儿节目不少于10分钟,每周背诵古诗文不少于3首。
 
  四、写的习惯
 
  1、 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做到“头正、身直、足安、臂开”,一手执笔,一手按住本子。
 
  2、 做到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在作业本上乱涂乱画,养成写字垫纸的好习惯。不随便撕作业纸,低年级学生尽量少用橡皮,保持纸面整洁。
 
  3、 做作业时专心,不边玩边写,不边吃边写, 书写时先想好再下笔。
 
  4、 书写要注意保护好视力,要做到“三个一”,眼睛离书本一尺、胸膛离书桌一拳、手指离笔尖一寸。
 
  5、 选择合适的书写工具,如低年级学生用HB型的铅笔,不用自动铅笔。不用玩具类的学习用品。
 
  6、 写完作业必须认真检查,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3608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