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通用学习方法>高效课堂>

雨巷优质课文课堂实录(2)

素雯分享

  雨巷优质课堂实录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第一单元学的是什么,记得吗?

  生:诗歌

  师:诗歌是文学的骄子。你们记得题目吗?

  生答。

  这几个人中有哪几个是浙江籍的作家?

  生答

  师:浙江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有许多优秀的文人。

  二、介绍戴望舒

  PPT出示作者介绍。

  三、学习词语

  彷徨

  寂寥

  彳亍

  惆怅

  颓圮

  四、学生初读诗歌

  师:现在请大家放声朗诵一下诗歌

  约一分钟后,学生停止朗读。

  师:你认为应该用怎么样的语调来朗读?

  生:忧愁、缓慢、

  师:你认为应该是前期还是后期的作品?

  生:前期。

  师:你们推荐一位同学来朗读。选择你自己最喜欢的片段来朗读。

  黄海芳认真朗读,缓慢轻柔但节奏处理不太对。

  再推荐一位男生来读。

  男生朗读。读后学生稀稀落落地朗读。

  接下来我们欣赏一下全诗的朗读。

  也随着他的朗读来看一看怎样的江南雨巷。

  课件播放配乐朗诵。

  读完后,师问:读得怎么样?那种淡淡的忧伤,把我们带到了雨巷。

  大家想一想,当你沉浸在忧伤之中时,是否想过是什么因素造成了它的忧伤?

  请再放开声音朗读,边读边思考。

  师:有想法就和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一下。

  生1:受了雨巷的感染。因为这雨巷是寂寥的。

  师:还有描写雨巷的吗?

  生1:悠长的。

  师:雨巷的色调是怎样的?

  生2:它是下着雨的。雨天给人阴沉沉的感觉,连心情也是潮湿的。

  师:诗中是谁走在雨巷中?

  生3:动作都能体现诗歌的基调。彷徨。

  生4:作者的心情。

  师:你说的是作者本人,还是诗中的我。

  生4:诗中的我是冷漠、凄清又惆怅的。

  师:在这么一条狭长的雨巷中,走的人是冷漠、凄清又彷徨的。

  生5:她寂寞地走近,走近,投出太叹一般的目光。

  师:说明这个姑娘怎么样?

  生:心情不好。

  生6:颓圮的围墙。师:也增加了忧伤。

  生7:丁香一般的忧愁也增加了哀怨。

  师:你见过丁香吗?你怎么知道丁香是哀怨的?

  师:从文中出现的事物都可以看出诗歌的感情基调是哀伤的。这些事物叫什么?

  生:意象。

  师:这些意象中,哪些是我们见过的,哪些没见过?

  师:那我们就来看看丁香花。出示PPT

  师:像个结。它通常跟忧伤的形象结合在一起。

  淡淡的颜色很高洁很雅致。所以很多诗人都把它选到诗中。

  这里的丁香出示李商隐的《代赠》

  “芭蕉不殿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浣溪纱》

  师:由此可见丁香是与愁连在一起的。现在诗人把这个意象给予了诗中的那位姑娘。

  现在你以“姑娘、我、篱墙、丁香”这四个意象来写一段话。

  章章:雨巷的篱墙上开出大片绝艳的丁香,缠绵如姑娘结着愁怨的容颜。篱墙冷硬的被花枝斜斜割裂,花香如同怅惆般,蚀进了骨里,忧伤化作这雨巷的寂寥。

  师:你想突出丁香姑娘的什么特点?

  章:突出丁香姑娘的愁怨。

  师:再请一位。

  PPT出示两种解读:

  有人说

  师:所以有人认为这是一首忧伤的抒情诗。不同的人看这首诗有不同的看法。

  你赞同第一种还是第二种看法?

  生8:我觉得同一种诗歌,应该把它与传统文化连在一起。而第一种的评价太苛刻了。

  生9:所有的诗人都应该。他应该可以写单纯在艺术上有美感的诗,不能老是跟社会背景连在一块。

  生10:诗这种东西,它应该表达文学的美。这首诗尽情渲染了文学的美感,通过丁香似的姑娘表达了自己的心情。

  师:在这首诗中我们无一例外地感受了诗歌忧伤的美。

  他用了这么多的意象就想渲染一下自己的哀愁。

  我更加愿意相信这种忧伤就是一种美。不是只有明丽的事物能给人美感,哀怨的情绪也能给人以美感。

  现在我们再来朗诵诗歌,体会戴望舒的情感。


看过“雨巷优质课堂实录”的人还看了:

1.《雨巷》朗读指导+视频

2.读后感雨巷

3.高一语文雨巷原文及赏析

4.雨巷读后感600字

5.关于雨巷的优美散文诗歌

2643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