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教学方法>

庄子散文教学与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淑航分享

  庄子散文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对于初中生有着怎样的意义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网络整理的庄子散文教学与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以供大家学习。

  庄子,作为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其思想和作品中的人文性思想值得学生掌握。

  一、庄子思想的人文性

  (一)尊重生命

  庄子于《内篇》所述:“夫大块载我以形,老我以生,失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庄子?内篇?大宗师第六)他所阐述的,无非是陈述一个长于生活者,必也长于看待死亡,反之亦然。一个尊重生命,热恋生命的人,才会懂得如何去享受生命,创造更有意义的生命,让生命充实而有活力。一个漠视生命,厌弃生命的人,断然不会去尊重生命,关怀生命,只会日复一日地无聊打发生命,甚至去扼杀别的生命。对生命的敬重是人类的终极关怀,是最为高级的价值关怀。一个懂得生命、尊重生命的人,他必然有自己的坚守,他不会暴殄天物,物丧其性,必然不会敝履红尘,自了其生。他会在自己精神的引航下向自己的航线坚定地走下去。这种情怀在物欲横流、人为物役的时代尤为珍贵。庄子散文的核心就是对人的肯定。

  自由,是人类永远追求的梦想,是人类的终极性价值和终极追求。独立为人类最为高贵的品质。只有不依不傍才可能走向自由,获得自尊和获得别人的尊重。这种独立自由精神的人才是健全的人。在《养生主》中,庄子表述其自由、自尊的思想,说道“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蓄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泽雉虽然在野外求食艰难,“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但它并不希望把自己束缚在笼子里,囚笼的生活虽然条件优越,饮食不愁,但失去了独立,失去自由,失掉了尊严,也就失去了真正的幸福。这种出污泥而不染的独立自尊,也是我们今天在教学中,培养中学生健全人格的一笔宝贵财富。

  (三)顺应自然

  庄子崇尚精神自由,把达到独立无待,绝对自由的“逍遥游”作为人生哲学的最高境界。所谓“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的活动,达到这一境界的人,即庄子散文中的真人,神人或圣人。这些理想人格的特征,庄子概括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顺应自然才能返朴归真,庄子的“返朴归真”的理想,意在矫正浇薄浮华,巧诈虚伪的颓风,呼吁保持人自然纯朴的本真天性。

  (四)和谐冲淡

  中国哲学的最终目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和谐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庄子在《天道》里说:“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谓之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也,谓之人乐;与天和者也,谓之天乐。”然而,现实生活又是充满着各种矛盾和冲突的。庄子深刻地认识到如果人不能正确地协调好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将会造成过重的心理负担,将有害于个体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相处时,由于事物的复杂性以及人们认识水平的差异性,难免产生误解和矛盾,如果大家都豁达大度,宽容谅解,则有利于矛盾的解决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反之则矛盾加剧,人际关系恶化。一个人长期生活于人际关系紧张的环境中,将不利于人的身心健康,会使人格扭曲,甚至为了丁点小事也会使人的行为走极端,产生一些令人扼腕痛惜的悲剧。

  二、庄子人文性思想的语文教学实践

  (一)平等对话、合作互动。

  民主开放的教学环境是发展学生个性的沃土。语文教师要转变职业角色,以新形象、新姿态来渲染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新的教学理念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所谓组织者,即教师必须改变自身是知识的拥有者和真理的化身的传统偏见,还学生主体地位。所谓引导者,即教师要以思想经验和学术诸多方面的人生积淀来引导学生成长,明确自己的职责是帮助学生成长的知心朋友,而不是独揽真理的权威。

  民主开放的教学环境是引导学生自我激励、唤醒、发现和建构的地方,需要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知识的汇聚,思维的碰撞,思想的交锋,情感的融合,尤其是要将教育者的教育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教育。

  有关庄子散文特点推荐:

  在先秦诸子散文中,我独爱《庄子》(又名《南华经》)。老子智慧,但太深奥;孔子正统,但太呆板;孟子善辩,豪气不足。唯独庄子,飘逸,但却可感可知;浪漫,但又有血有肉;自然,却似不食人间烟火。我喜欢庄子,不是因为他的思想内容能够引起我的共鸣,而是他思维的角度独一无二,思想的表达行云流水,文章的构造浑然天成;庄子的文章“汪洋辟阖,仪态万方”(鲁迅语),人人可从中看到美,但他的美只可把玩不可效仿。庄子散文当之无愧地是中国最早浪漫主义文学的杰作,开中国浪漫主义文学之先河,哺育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成长和发展。郭沫若认为,大半个中国文学史都受到庄子的影响,此话并非言过其实。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在谈及庄子时,都不忘提一句,我们要吸收庄子散文中的精华,剔除庄子思想中的糟粕,以示自已是一个辨证唯物主义者,对此,我很不以为然。孔孟正统与老庄无为的对立是一对矛盾,以孔孟为基准点,老庄无为思想为糟粕,而以老庄思想为基准点,孔孟的“入世”又为糟粕,所以也就无所谓精华与糟粕。

  庄子散文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与庄子本人具有“汪洋自恣”的诗人气质是密切相关的。本文拟从下面四个方面,对庄子散文的艺术风格予以探讨,一、大量采用轶事与寓言作为论证起点,将抽象玄奥的“道”描绘得血肉饱满、可感可知;讽今喻古,随心所欲。二、行文多变,结构灵活,创造了雄奇怪诞、奔放恣肆的艺术境界;三、语言生动,想象奇幻,洋溢着炽热动人的诗人气质;四、以文学的形式承载哲学的内核,达到哲学与文学的完美结合。

  一、 大量采用轶事与寓言作为论证起点

  《庄子》之书,大都是寓言故事,虚构成分居多。寓言故事,一般都具有寓意深刻,含蓄蕴藉,生动形象,娓娓动听的特点。庄子在向世人传达自已的“道”的同时,将寓言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在庄子的笔下,寓言可以明“天道”,可以讽小人,可以抒胸臆。

  以寓言明“天道”。寓“天道”于一个一个的小故事和小寓言是庄子阐明自已哲学观点的主要方法。《齐物论》中庄周梦蝶寓言,古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并成为不少文人骚客创作的题材。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此时,庄子已经进入"物化"境界。他感到舒适愉快,竟然忘记自己是现实存在着的庄周。可是,当他忽然觉醒时,又感到自己还是庄周,因此,便惊疑万状,不得其解,发出“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 蝴蝶之梦为周与”的感叹。事实上,“周与蝴蝶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所谓“物化”,按照庄子的观点,这就叫“大道”时而化庄周,时而化为蝴蝶,万物齐一的“物化”现象。《至乐》篇写滑介叔左肘生瘤的寓言故事,与庄周化为蝴蝶,同样都是“物化”现象。死生同状,万物为一,这是庄子《齐物论》的基本思想。

  庄子假借轶事说明哲理的典范是“鼓盆而歌”的故事。庄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前去吊丧,庄子正不拘礼节地坐着,敲着脸盆唱着歌。惠子说:“妻子和你一起生活,为你生儿育女,现在老而身死,你不哭就已不合情理了,还敲盆唱歌,真是太过分了!”庄子却说:“不对,她刚刚死,我怎么能不感叹呢!但推究起来,她原本是没有生命的,不仅没有生命而且没有形骸,不仅没有形骸,而且没有气,她混杂在恍惚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骸,形骸变而有生命,现在又变而为死,这种变化就象四季的运行一样,是自然而然地运行的。人已经安然歇息于天地之间,而我却哭哭啼啼,我认为这样是不通达天命的,所以不哭。”这则故事是想说明“道”为万物之根本,万物终归于“道”,人的生老病死都是天道使然这个道理,庄子不惜笔墨,将这一玄奥的哲学思想寓于故事之中,让读者明明白白,拍案叫绝。

  以寓言讽小人。庄子为人正直不阿,不媚权贵,不屈于势利。他对社会上存在的许多丑恶现象,都能够使用辛辣冷峭的文字,给予无情的揭露和抨击。庄子的朋友惠施,做了梁惠王的相,由于小人从中作梗,说庄子要去夺取惠施的相位,惠施便在大梁都城搜查三天三夜,表现出非常不友好的态度。庄子得知此事,颇为气愤,在他会见惠施时,便向惠施讲述一则寓言说:“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读yuan chu,象凤凰一样的鸟),子知之乎?夫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日:‘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①惠施是否会有此等举动,这是不必深究的。庄子通过此则寓言,把世间那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鄙夫”的阴暗心理,揭露得淋漓尽致,讽刺何其辛辣!

  庄子对那种不择手段,阿谀奉承,而取得高官厚禄、荣华富贵的小人,是深恶痛绝的。《列御寇》篇,写宋国曹商,出使秦国,阿谀逢迎,大悦秦王之心,得车百乘。他以此夸口于庄子说:“你身处穷里陋巷,靠织屦苦苦度日,面黄肌瘦的,这是我干不了的。一下子就能说动万乘之主.而获得百乘赏赐,这才是我曹商所擅长的。”他这番话,一则讽刺庄子无能,只能身居穷里陋巷,困窘织屦为生;二则自我吹嘘,说自己有打动万乘之主,取得荣华富贵的才能。这种贬低别人,抬高自己的拙劣表演,真堪称古今“鄙夫”的典型。对待此等小人,庄子并未施以仁慈,他以牙还牙,给以有力的还击。他说:“秦王有病召请医生,能除疮去脓的得车一乘;舔痔疮的得车五乘;所治愈的越卑下,得车愈多。你大概给秦王舔痔疮了吧,不然怎么得到这么多的车呢?” 庄子以辛辣犀利的语言,讽刺曹商给秦王舐痔,所以才窃得荣华富贵。庄子借用此类小人,讽刺当时阿谀苟容、窃取权势的人,显然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以寓言抒胸臆。《秋水》篇说:“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亦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这虽然是以寓言形式表达出来的,但却生动地说明,庄子宁愿过着贫困生活,也不与统治阶级合作的态度。《至乐》篇有则寓言,写庄子梦见髑髅,髑髅说:“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它生动形象地说明,庄子追求自由、渴望无拘无柬的生活。

  用寓言故事来表现自己内心价值取向的例子在庄子的作品里并不仅在个别篇章。《外物》篇写庄周家贫,去向监河侯贷粟,监河侯是个吝啬鬼,不愿借给,还戏弄庄周说:“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颇为生气,并以幽默诙谐的语言,以谈笑风生讲故事的方式,来讽刺监河侯其为人。

  《列御寇》篇写庄子将死,弟子想为他举行厚葬之礼。庄子反对弟子这种想法。他说:“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乎?何以加此?”弟子说:“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庄子说:“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在这里,庄子在临死之前,没有丝毫贪生怕死的念头,能够这样谈笑自如,口出奇言,幽默非常,这种豪放旷达的浪漫精神,真不愧为是中国文学豪放派的鼻祖。

  二、行文多变,结构灵活

  先秦诸子散文是中国文学的源头,一般说来,它的文字大都写得古朴笃实、简洁省净,其中也不乏惊人的奇妙的结构。但是,它的惊人奇妙之处,若与庄子散文相比,却显得大为逊色。就庄子散文雄奇怪诞的艺术意境而言,不仅在先秦文学中独树一帜,即使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显著的地位。鲁迅先生说:“晚周诸子,莫能先也”。郭沫若认为:“不仅‘晚周诸子莫能先’,秦汉以来一部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是在他的影响之下发展的。”

  对于庄子散文雄奇怪诞的艺术意境,我觉得可从其雄奇、险辟、怪诞三点来分析。

  《庄子》雄奇宏伟,气势磅礴,充满浪漫主义精神,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庄子》开篇《逍遥游》写鲲鹏展翅九万里的寓言,古往今来,曾博得无数评论家的高度赞赏。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致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所以,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曾情不自禁地赞叹说:“南华老仙发天机于漆园,吐峥嵘之高论,开浩荡之奇言,征志怪于《齐谐》,谈北溟之有鱼......五岳为之震荡,百川为之崩奔......吾亦不测其神怪之若比,盖乃造化之所为。”所谓“吐峥嵘之高论,开浩荡之奇言”,即高度评价这篇雄文所取得的浪漫主义成就。庄子在战国时代,竟能以非凡的才智和气魄,创作出如此高不可攀的艺术佳作,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难怪李白对南华老仙赞叹不已,惊怪其不知为何,竟然能创作出此等峥嵘、浩荡之奇言。

  在庄子笔下,出现许多雄奇壮观的景象,的确令人大饱眼福。雄奇壮观的景象,在自然界是多有所见的,不足为奇。然而,在庄子笔下出现的雄奇壮观景象,又不同于自然界所呈现的,它纯属作者丰富的奇特想像,是凭空虚构的奇人奇事奇怪之物。因而《庄子》也就成为天下罕见的奇书。如《人间世》篇,写齐地有一棵栎社树,其大能遮数千条牛,径宽百围,临山十仞而后有枝,枝大能为舟十数。此等奇树怪木,的确,世上绝无仅有。《外物》篇写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以五十条牛为钓饵,蹲在会稽山上,投竿东海,旦旦而钓。一年之内,并未得鱼。后来。大鱼上钓,牵动巨缁,潜入海水,惊扬奋鬐,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震惊千里。任公子得此大鱼,离而腊之,大半个中国,都饱食此鱼。此等雄奇壮观景象,又是世上罕见。读者看到此等波澜壮阔的宏伟气象,真是大开眼界,叹为观止。如若不是作者具有如此博大气度、广阔胸襟,是难能孕育出这等气势宏伟的篇章的。相比之下,这对于先秦儒家学派的作家来说,只能是望洋兴叹、望尘莫及。庄子写出此则荒诞不经、耸人听闻的寓言,看似胡说乱说,实则意义遥深,他向我们说明一个道理,大志者,立志于大成,而不贪求近效。

  庄子性格开朗,爱好广泛,有很高的艺术鉴赏能力。他不仅欣赏宏伟壮观的大自然景象,同时,他对"警辟奇险"的绝技表演,也有深刻的艺术感受。《达生》篇,写孔子观于吕梁,悬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看见一丈人,跳进悬水急流。孔子以为此人,有苦欲死,便让其弟子,并流拯救。弟子浮游三百步,只见那人,被发行歌,游到水塘之下。看到此情,孔子一场虚惊,方才释去。如果给予评分,那"丈人"跳水潜游的技能,即使与当今世界体坛跳水名将相比,恐怕也不逊色吧!《田子方》篇,写列御寇为伯昏无人表演射箭,他引弓搭箭,置杯水在其肘上,箭射出后,肘上杯水点滴不覆。列氏此等高超射技,亦可谓出类拔萃。但伯昏无人却认为,列氏射箭时,神情犹如"象人"(木偶),"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意谓是有心之射,并非无心之射)。为考验列氏射箭技术,伯昏无人"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揖御寇而进之",让列氏射他。然而,列氏看到此等惊险境况,已经惊恐万状,吓得伏卧在地,汗流至踵,哪里还有心射箭呢?我们看到伯昏无人此种峻极惊险的镜头,就好像身临其境,观看一场精彩的杂技表演,获得一次惊心动魄的审美享受。

  庄子笔下,描写了社会上许多大小人物,各色人等,尤其奇人怪人的形象,更能使人铭记在心,历历在目。但是,他笔下的奇人怪人,虽然形象令人可怖,而他们都是得道之人,才智德行超过常人,是道家所谓"至人"的化身。如《人间世》篇,写一个名叫支离疏的残疾丑人,其颐颊隐于脐间,肩高于顶,髻高指天,两腿挛缩几乎为臂,五脏在上。此人依靠缝衣洗浣糊口;鼓荚播精,可养活十人。国家征召武士,支离疏充数应征。可是,国家发给病员的粮饷,支离疏只领受三钟,十束薪。作者认为他是个有德行的残疾丑人,字里行间,都流出赞美之情。此人的描写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北师大于丹教授在讲解《庄子》亦对此人津津乐道。

    470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