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
将德育从课前到课内再到课外,渗透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收集整理的谈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方法以供大家学习。
谈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一)
一、抓住课前三分钟演讲
我在每节语文课上正课之前,都会让学生进行三分钟演讲的说话训练。有时让学生讲述成语故事。成语是民族文化的结晶,蕴涵了丰富的哲理,是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教育的极佳的教材。学生讲完故事后,我并没有简单的一带而过,走过场了事,而是让其他学生评论该成语讲述的道理或对自己的启发。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思想品德的熏陶。如“孟母三迁”、“水滴石穿”、“自食其言”等成语教会了学生不要受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做事要持之以恒、做人要重诚信等做人的道理。有时让学生评述社会生活中的事件。我抓住这个时机,启发引导学生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看待这个世界。
二、研究教材,创造学生情感投入的时机
小学语文的教材中,有不少进行德育教育的、形象生动的图画和有说服力的教学材料。因此我们将小学语文教材,作为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载体,深入挖掘其中的思想品质教育的因素,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育目的,抓住结合点,通过融合、渗透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寓德育于语文课堂教学之中。
1、结合教材内容,陶冶爱国情操
江泽民在200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指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凡是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有助于学生学习怎样做人的,且教学内容本身具有思想教育因素,都是语文学科思想教育的内容,加强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已迫在眉睫。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每篇课文都体现了文以载道,道以文盖的原则。小学语文课的课文所涉及的德育渗透内容,方方面面无所不有,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科学思想、审美情操……,但每篇都有其侧重点。教师只要通过字、词、句辐射,深究课文的内在思想性,使学生由技能的学习提高,直至思想的升华。如教学《颐和园》一课时,上课伊始,通过颐和园的全景图投影,配以录音机播放的柔和优美的曲子,学生们的情感被牵动了,随即揭示课题。指导学生边听朗读,同时重点思考作者从几方面观察颐和园美丽景色,要求学生从文章中找出有关词句。课文的朗读在音乐的伴奏中进行,学生们的情感已完全融合在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之中。当学生们对“美丽”有了身临其境的认识后,我又进一步问学生:“你喜欢颐和园吗?为什么?”并结合彩图组织学生讨论。学生们此刻已经产生对颐和园景致的向往和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性才能的热爱。我借此时机,介绍了颐和园遭八国联军破坏的历史。简单介绍了北京还有一座比颐和园规模更大,景色更加瑰丽的圆明园,遭到八国联军的毁灭性破坏,这既激起学生强烈的爱国意识,又使他们沉浸在“我们的祖国多么壮丽”的遐想之中。
2、体会故事之美,激发英雄主义
古人云:“文章不是无情物”、“凡为文以意为主”。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渗透在语言文字教学过程中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忧国爱民的英雄人物形象、许多革命先烈、革命领袖人物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动人故事,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主义诗篇,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们。如《狼牙山五壮士》、《我的战友邱少云》、《丰碑》、《再见了,亲人》等。学习这些课文时,可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等语句,让学生细心品词赏句,用心灵感悟英雄人物的爱国激情和高尚的爱国情操,在故事情节中升华他们的英雄主义。学习此类课文时,教师通过查阅资料,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让学生自主讨论、交流,加上点拨,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领悟人物高尚情操,从中汲取力量,受到感染。
三、精心设计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1、创设教学情境,渗透德育教育
情境教学是教师围绕课堂教学目标而创设的能帮助学生学习的一种常见的教学形式。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有时候作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学生由于入不了“境”所以不容易理解和接受。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用各种方法创设一种符合课文内容的情境,使学生似亲眼所见,亲身经历,好似言出己口,情出己心一样。让学生与作者能够产生在情感上的“亲”,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做到入境悟情。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有活动展现情境,有音乐渲染情境,有画面再现情境,有感人故事唤起情境……但我们必须注意到要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认识水平去考虑创设情境,以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如在上《小珊迪》这节课时,教师先播放一首符合课文情调的歌曲,在课堂上制造出一种“十分悲惨”的气氛。然后教师再用语言导入正课。这样就很容易唤起了学生对同龄人——小珊迪的美好情感,引起他们深入学习课文的兴趣。在讲课文时,教师可以作两个“情境”设计:用语言配合课文插图描绘出在小利比的话中,小珊迪被马车撞伤,车夫扬长而去的惊心动魄场面和小珊迪临死前的悲惨情景。向学生再现这些感人的场面后,让他们自己深刻地感受到主人公美好的品质和资本主义社会的人情冷暖,并认清资本主义社会吃人的、黑暗的本质,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巧妙设计问题,渗透德育教育
课堂提问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中,教师的问题设计得好,有启发性就能引起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深化学生的认识。亚里斯多德曾有句著名的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 所以教师在讲授课文的同时,巧妙地设计问题抓住课文中一些富有启发性的因素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提问就可以起到深化学生对课文认识的作用。如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当学生学到邱少云被熊熊烈火包围这一段时,思绪就会如海水一样翻滚的。这时候教师就要抓紧时机,巧妙地设计问题:“邱少云为什么一动也不动?”,“他怎么能做到一动也不动的?”,“假如他动了后果会怎么样?”等等。面对这一个个问题,学生就对问题的答案产生兴趣,这样就要积极地开动脑筋。从而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到邱少云是为了朝鲜人民的解放,为了战友的生命安全,为了战斗的胜利才会自觉严格遵守纪律并英勇献身的。由此可见,巧妙地设计问题就能揭示蕴含在课文深层次德育因素的内涵。
四、充分利用各类语文活动
语文课外活动是对学生产生道德影响的途径之一,也是养成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途径之一。行为习惯需要在实践活动中不断训练。比如我在上阅读课时,以“我最喜欢看的一本书”为主题,要求学生进行分组交流,然后全班举行读书报告会,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这既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又让学生受到了课外书中正面人物思想言行的影响与熏陶。
总之,语文教师只有善于捕捉和创造各种时机,将德育从课前到课内再到课外,渗透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才不会使德育成为空泛的口头说教,从而很好地促进语文知识的学习,使语文学科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真正的水乳交融,齐头并进。
谈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二)
与时俱进,科教兴国此乃我国当今一项重大举措。时代不断进步,观念不断更新,教育更是不断地发展变化,新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在课程改革中更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德育教育。“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教育中,首要的是德育。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而进行德育教育,空洞乏味的宣讲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各个学科的渗透教育。事实上,许多老师在教学中只重知识传授,而忽略了德育的渗透,使许多宝贵的德育资源白白浪费了。这是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不被重视的一个问题,过重的政治色彩和复杂的知识体系使得语文教学索然无味;如果能将语言能力的培养溶入到一种积极上进的思想道德情感氛围中,语文教学就不失为一块培育品学兼优人才的沃土。
一、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知识与道德孰轻孰重?这个问题的提出并非是多余的。相信大家不会忘记,大学生马加爵丧心病狂地向朝夕共处的同窗举起利刃,清华学子刘海洋残酷地把硫酸倒向无辜的黑熊。这一切,犹如一把利刃,深深地刺痛了我们这些教育者的心。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曾告诫我们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三字经》里也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些妙语哲思,让我们明白:孩子的品行完全是从后天获得的。可以说,教育环境决定了孩子的一生。其实,早在2000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对才能与道德的关系已作出了精辟的论述: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意思是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好比果树,道德是树之根,才华是树的花朵与果实,如果没有根的滋润,它是不可能开出鲜艳的花朵和丰硕的果实的。如果没有道德之根的滋润,任何人的才华都不可能得到发挥和施展。人才的核心是人而不是才,一个人只有具备了高尚的道德,完整的人格,才能获得事业的成功。反之,一个没有德行的人拥有的知识越多,那么他为人类所做下的缺德事也会越多。“只教给孩子知识,而不培养其心灵,只能给社会培养一堆麻烦。”(美·罗斯福)人才的含金量最主要在于他的德性而不是他的才能。我们让学生学会做人,然后再去做事,只有德才兼备,才是一个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作为一名教育者,他的崇高使命就在于培养一个完整无缺的人;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应具备德育观念,时刻准备把德育教育渗透进语文教学中。
二、德育教育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学科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在“德、智、体、美、劳”五育中,德育教育可谓重中之重,因为“最终代表人类进步和文明高度发达的绝不是原子弹和经济指数,而是道德指数。”(《中国教育调查》)人们常说:智育抓不好要出次品,体育抓不好要出废品,美育抓不好要出低档品,德育抓不好要出危险品。人就像一只木桶,道德就是其中的一块木片,只要缺损了这一块木片,桶里的水将会全部流失。所以,如果我们只注重知识而轻视德育,那无疑是舍本逐末,缘木求鱼。我国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则明确规定学校德育工作的任务是: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伦理道德以及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中国近代史、基本国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民主法治教育;把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同积极学习世界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结合起来。
中华民族曾经以优秀的道德文化而著称于世,然而随着时光的流转,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道德文化却黯然失色、光华不再了。语文作为一门传统学科,应当主动承担起弘扬传统文化的重任,力求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让几千年的灿烂文化重新焕发出它的生机。也许基于这一原因,新课标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深化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这个要求并不过分,因为,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本所选文章都是极具典范性的,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它融汇了古今中外最优秀的语言文化和经验,涵盖了人类文明的方方面面,无论是精神的,还是文化的。我们不仅要学习它的文化内涵,还要学习创造这些文明的大师们洞察事物、思考问题、探求真理、憧憬未来的美好人生经验。
三、德育教育应采用正确有效的方式方法
语文教学虽说是把德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但语文毕竟不是政治,不适合直接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而应以教材为依托,全方位,多角度地立体推进,使其有血有肉,学生方可容易接受,乐意接受,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中国有一句古诗也能生动地揭示它的内涵: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所以,教师应该在对学生进行基本的能力培养之时,抓住契机将德育教育内容渗透进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接受,也就是说,应当注意运用科学有效的德育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以下几点意见仅供参考。
1、突出文中关键词句
语文教学中,只有扎扎实实地抓住课文中的字、词、句,才能透彻地阐述课文内在的思想内容,才能使学生学到知识,提高技能,受到深刻、生动的思想教育。在教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时,我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作者从几个方面描写长沙的秋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首先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关键词句,如:染、透、争等,当学生对长沙秋景有了具体的认识后,再引导学生推敲文中的重点字词,以深化对长沙秋景的热爱。这样,一幅美丽的长沙秋景图不但带给他们感观上的慰藉,而且让他们在心灵中激发起热爱自然的炽热之情,再由此转化为对祖国美丽河山的热爱。
2、巧妙利用教学语言
法国作家巴比塞·昂利说过:“宣传最崇高的理想,如若得不到通往这个理想的正确道路,也是无济于事的。”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的德育功能,教师要巧妙利用好各种教学语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陶治情感的目的。这些教学语言包括导语、过渡语、点拔语、结束语、教师范读等。现以导语和教师范读为例,说说它们重要作用。在语文教学中,一个好的导语,特别是生动、形象、富有诱惑力的导语,能拨动学生的心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热情。在教沈括的《活板》一文时,我首先问学生的课本等书籍是怎么印刷的,一问激起千层浪,学生各抒己见,我以此为契机让他们阅读课文,并要求他们思考:我国古人是怎样印刷书籍的?这样就自然地过渡到活版印刷术的介绍,从而教育学生以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为骄傲,以作为一个中国人而自豪。另外,教师还可利用朗读达到教育的目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读得好,可以深切地传达出课文的思想感情。”在授课之初,教师的范读是调动学生情感的最有效、最快速的方法。如朱自清的《春》一文,比较适合于朗读,富有感情的朗读能让学生如身临其境,从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乃至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分析好人物形象
中学语文课内介绍了许多高深品德和人格魅力的人物,为使课文中所描写的人物形象在学生面前能栩栩如生地站起来,并使他们的光辉形象铭刻在学生的心灵中,我利用课堂上对人物形象的具体分析,不仅教会学生学会描写人物形象,更让学生在一些人物崇高理想和优秀品质的感染、熏陶下,自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如在学习《纪念白求恩》一课时,我重点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言行来分析,通过分析白求恩的形象让学生认识什么是国际主义精神,什么是共产主义精神。在学习臧克家的《有的人》时,让学生懂得有的人的死轻如鸿毛,有的人的死重如泰山,人应该怎样活才有意义。这样,学生受到的感染和教育不再是肤浅的、空洞的,而是具体的、深刻的。又如教授《论语八则》一文时,我让学生分析子路等人的言行,让他们在比较中明白言行要谦恭礼让的道理。再如教授《岳阳楼记》一文,重点让学生了解作者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形象,向我们袒露了深沉的爱国的赤诚之心。
4、挖掘教材内容
一个人的素质像座冰山,露出水面容易被人看到的只是一个小面积,而真正决定一个人能否取得创造性成就的则是那水下不容易看到的一个大面积——进取性、独立性、坚韧性、责任心等创新人格。培养学生的这些创新人格是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内容。培养学生的人格意识,实质上就是让学生学会做人,使他们具有勇于开拓、敢于吃苦、乐于思考、一丝不苟、团结协作、胸怀广阔、坚忍不拔以及自尊自信的品格。中学语文课本中能培养学生上述品格的篇目很多,可作德育教育的诱机。如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周国平的《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等,对这些教材,或深追细究,以“渐入佳境”,或质疑讨论,以明辨主旨。初中教材《荔枝蜜》是一篇对勤劳、勇敢的劳动人民高尚精神的讴歌之作。教学时,可把注意力放到对劳动的认识上,让学生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劳动是平凡的,但精神是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