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教学方法>

初三物理习题课教案有哪些

欣怡分享

  习题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深化物理基础知识的通道,是联系概念、规律的纽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初三物理习题课教案的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初三物理习题课教案一

  一、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在习题课教学中,通过对典型问题的分析与讨论及学生自己的练习,使学生加深了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总结归纳出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与技巧,从而达到开阔学生眼界、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在习题课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一)讲—练结合法

  “讲—练结合法”是习题课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通过教师对典型例题的详细分析和讲解,总结归纳出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与技巧;在此基础上结合新的问题让学生练习,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际练习,总结解题的方法与技巧,从而提高解题能力。

  (二)分析—讨论法

  “分析—讨论法”就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对某一具体的物理问题,边分析、边讨论,最后得出正确结论。这种方法贯彻了启发式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并能发现学生分析问题的错误思路、方法,及时予以纠正,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讨论—归纳法

  “讨论—归纳法”就是选择一些学生容易出错的典型问题,先让学生讨论,通过讨论,暴露出各种错误思路、结论。然后教师针对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得出正确结论。

  (四)板演—评议法

  这种方法就是选择典型问题,让学生在黑板上进行板演,板演的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把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暴露在全班同学面前。教师针对学生的分析思路和方法进行评议,充分肯定其正确的分析方法与解题技巧,找出其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修改方法,指出努力的方向。这种方法,通过板演能检查出板演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评议,能提高全班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可以采用学生板演——学生评议——教师再评议的方法。这种方法可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二、习题课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习题课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实际,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但是,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精选习题

  习题课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精选习题。精选的习题要符合以下几个原则:

  1、习题要具有典型性、代表性

  习题课中所选的习题,应该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要通过对这些题的分析,使学生掌握分析和解决同类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能举一反三。

  2、习题要难易适度

  习题课中所选的习题,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难易适度。太简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太难,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习题要具有启发性

  习题课中所选的习题要具有启发性,要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阐述物理概念的定义、物理规律的涵义等,防止学生死背公式等形式主义的偏向。

  (二)要注意总结解题的方法与技巧

  习题课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总结解题的方法与技巧,常用的解题方法与技巧有很多。如:比较和鉴别的方法、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归纳和演绎的方法、等效方法、理想化方法以、极限思维法、图象法、假设法、隔离法、整体法、临界条件法和矢量三角形法等。这些方法与技巧,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实际演练,才能逐步掌握。

  (三)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习题课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通过对典型问题的分析与研究,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解题能力主要是指:

  1、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

  分析能力是指能够独立地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弄清所给物理问题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景,找出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因素和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若干个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并灵活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给的问题。

  2、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在习题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主要是指以下两个方面。

  (1)把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在物理解题中,首先要对物理现象和过程进行分析,经过概括、抽象,再根据物理规律和公式列方程,将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因此,在习题课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把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2)运用数学知识对物理问题进行分析计算的能力

  物理解题中,常常运用数学方法对物理问题进行分析、推理和讨论。运用数学知识对有关物理问题进行计算是学生最感困惑的难题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有关的物理概念、定律理解不透,思想方法不对,思路不清,数学运算的技巧不熟练等等。由此引起乱套公式,或按曾经做过的形式上类似的题目依样画葫芦等毛病。因此,在习题课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总结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与技巧,达到提高解题能力的目的。

  (四)要防止题海战术

  习题课教学中,要精讲精练,防止把学生引入“题海战术”的死胡同。因此,要引导学生通过一定量的解题训练,逐步总结出分析问题的方法与技巧,提高解题能力。

  初三物理习题课教案二

  物理习题课教学是巩固物理概念、规律的重要环节,是物理概念、规律教学的补充和延续,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本人在物理习题教学中,着重抓了以下几个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抓规范解题

  就是把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种种问题,有针对性地评出优劣。不少学生答题往往与要求不符,或答题不规范,这是由于读题不认真、审题不准。要正确地指导学生读题、审题,抓住题意关键,寻找答案突破点。例如:一物体重3.92牛顿,体积为500立方厘米,将物体放入水中静止,求该物体受到的浮力。许多学生根据浮力计算公式F浮=p水gV排=1.0×103千克/米3×9.8牛/千克×500×10-6米3=4.9牛,最后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为4.9牛。

  造成此错误答案的原因是审题不透彻,不能灵活运用沉浮条件而机械地套用公式。正确的思路是算出F浮=4.9牛,由于F浮>G,故物体上浮,最终漂浮在水面上,由此物体静止后受到的浮力F浮=3.92牛顿。

  这样,针对学生解题中出现的问题给以透彻的剖析,做到有的放矢,能提高学生解题的准确性、规范性。

  二、抓解题方法与技巧

  近年来,中考试题的容量、信息密度越来越大,只有掌握了解题方法与技巧,才能提高解题效率。如选择题常用一些“排除法”、“极值法”、“等效法”等。例:将阻值分别为5欧姆、20欧姆的两个电阻并联,其总电阻是()。

  A、5欧姆B、20欧姆C、25欧姆D、4欧姆

  针对该题,大部分学生都能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进行计算,得出答案4欧姆。但是个别同学独辟蹊径,利用“并联电路的总值小于每个支路电阻”的性质,不计算而直接看出答案D。教师日常教学中要针对题目的特点,鼓励学生多动脑,激励其求异思维的发展,善于总结技巧经验等。

  三、抓联想,抓对比

  要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对题目中用到的知识与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联想、展开对比。通过联想,对一些相关知识进行思维加工,扩大知识面,将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通过对比,对一些相近知识进行区分比较,寻找异同点。

  例如: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物体吸收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2)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放热时,温度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比温度低的放出的热量多。(3)内能多的物体与内能少的物体相接触时,一定发生热传递。

  学生看完这三题后,教师可指导学生联想吸收热与温度变化的关系、热传递的条件以及内能与温度的关系,让学生分析对比温度、热量、内能这三个概念,找出它们的区别与联系,从而使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使学到的知识更加系统化。

  初三物理上学期物理学习规划

  各位同学,大家好!

  初三学年已经开始,最大的特点:时间紧,任务繁重。

  初三上学期我们会学习物理最后一个模块——电磁学(35分)。电学知识是新起点,中考也与力学各自独立考察。力学的学习更加形象、可以感知,而电学更加抽象,不容易感知。那么我们在学习电学时会遇到哪些困难,应该如何攻克呢?

  第一个是画电路图和连接实物图,这个地方要注意学习的顺序,首先我们要保证我们能看懂图,也就是能区分出来串联、并联、混联和短路,再去尝试画图,不会画图的原因往往是因为看不懂图,就去画图。

  第二个是欧姆定律,电路中物理量之间的关系需要通过欧姆定律去计算、判断大小,也是电学最重要的公式,是后面学习好电功率的基础。

  第三个是电学实验,电学实验重视操作、读数、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得出结论和实验评估,与力学实验有类似的流程,其中细节非常多,平时做实验时,同学们需要多观察、多记录、多与同学讨论,做题时方可在头脑中清晰的再现实验步骤。

  ● 9月

  开学后,快速适应物理老师教学方法,尽快将暑假预习过的电学基础知识,如电荷、电流、电路和电压等需要记忆的内容回忆起来并不断熟练,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这段时间是打基础的好时机!

  ● 10月

  学习内容由简单易懂逐渐过渡到复杂多变,如串并联电路和电流表、电压表结合组成的复杂电路,电路图和实物图互相转换等,这些是电学的骨架,是学好电学的基石。对于这部分知识要理解为主,多加练习!一定要理解清楚相应的物理模型和对应的解题方法!

  ● 11月

  欧姆定律是又一个重难点,会涉及复杂的电学计算和相应的电学专题,如动态电路分析、电学范围值问题、电路故障分析等,都要重点练习。同时还要分配一定的时间回顾前面所学的内容,提前备战期中。

  ● 12月

  学习电学升级版——电功、电功率,重点是电学计算和电学实验,这是历年中考必考的题型和知识点。同时一定要保持复习前面的知识,否则到了下一个月,学校会开始“赶课”,没有时间期末复习。

  ●1月

  这一个月会进行综合性较强的期末统考,由于复习时间普遍不足,所以期末统考的表现取决于你挤出了多少时间复习。所以12月份的抽空复习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个月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重点练习之前不太熟练的题目。

    369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