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教学方法>

初中物理功的教学设计

威敏分享

  人教版初中物理课本中功的教学,要怎么设计吗?下面学习啦小编分享了初中物理功的教学设计,供你参考

  人教版初中物理教学设计: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实例知道机械功的概念。

  (2)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

  (3)理解功的概念,知道使用任何机械功都不省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的物理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功的概念和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功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功的概念。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引人新课:

  提问:平时,我们常用力去移动物体,使其位置改变。下面请同学们一起做三个小实验。

  1.学生实验:用手匀速将放在桌旁地面上的书包和4本书分别提到桌面上。

  问:两次移动的距离怎样?哪次“累”一些呢?为什么?

  答:两次移动的距离相同,提书包“累”一些,因为提书包需较大的拉力。[移动相同的距离,需要的力越大越“累”]

  2.学生实验:用手将放在桌旁地面上的书包分别匀速提到凳子上和桌面上。

  问:哪次“累”一些呢?为什么?

  答:提到桌面上“累”一些,因为移动的距离较大。 [用同样的力移动物体,移动的距离越大越“累”。]

  3 .学生实验:用手将书包提 5厘米左右和将 4本书从地面提到桌面上。

  问:哪次“累”一些?为什么? 答:无法比较,因为两种情况需要的拉力大小不同,移动的距离也不同。力的大小不同,移动的距离不同,无法比较哪次更“累”。 [来源:数理化网]

  讲述:由此,人提物体“累”的程度,不 能仅仅单独由力的大小或单独由移动的距离大小来比较或表示,所以我们引人一个新的物理量—— 机械功(简称功)。

  二、讲授新课:

  功这个物理量和 什么因素有关呢?

  请同学们看图:课本104页图15.1-1:

  这两幅图中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或者共同的要素。

  答:都有力,物体都移动了一段距离。

  问:移动的距离和力之间有何关系?

  答:是在力的作用下,沿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讲述:在物理学中就说图中的力对物体做了功。

  请同 学们看图:课本104页图15.1-2:

  甲:用力而未移动距离;

  乙:水平方向移动的距离但水平方向上却没有力。

  分析得出: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讲述:必要的意思就是一个都不能少,请同学们用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判断下面几种情况下,力对物体是否做功?

  [演示1]手提着钩码在空中静止不动,问拉力是否对钧码做功?为什么?

  [演示2]手提着钩码匀速水平移动一段距离,问拉力是否对物体做功?为什么?

  [演示3]手提着钧码匀速上升,问拉力是否对物体做功?为什么?

  讲述: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出,物理学中的做功与日常生活中工作的意思不同。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工作包括一切消耗体力和脑力的劳动,但物理学中功的涵义要狭窄且严格得多,即做功必须同时满足两个必要因素。想一想上课起始同学们一起做的提书包和提书的实验中,我们所说的“累”的程度大小,这个“累”字体现的含义是什么?

  功的大小与力和距离这两个因素有何关系呢?

  力越大,使物体移动的距离越大,这个力的成效越显著,说明力所做的功越多。

  2.物理学中,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叫做功。

  即功=力×距离用

  功的公式:W=FS。

  W-功-焦耳(J),F-力-牛顿(N),s-距离-米(m)。

  3.功的单位:焦耳(J)

  1焦耳=1牛顿o米 1J=1Nom

  〔例题1〕一台拖拉机耕地时,牵引力是28500牛,前进了l00米,此拖拉机的牵引力 做了多少功?

  [例题2] 马拉着重为19600牛的车在水平路面上前进了400米,做了 3× 105焦耳的功。车受的重力有没有做功?马的水平拉力是多少牛?

  分析:因为马在水平路面上前进,竖直方向上没有通过的距离,所 以车受的重力不做功 。求马的水平拉力,可从已知拉力做功和车前进的距离,由W=FoS公式求得。

  答:车受的重力没有做功,马的水平拉力是750牛。

  学生阅读课本106页,小结 :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不用机械时所做的功,也就是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三、巩固检测:

  [例题 3]回忆上课起始做的三个实验,若匀速提书包和 4本书所需的力分别为30牛和5牛,课桌高80厘米,计算下面情况下拉力做功的大小:

  (1)把书包和4本书从地面提 到桌面上, 拉力分别做功多少?

  (2)把书包提高5厘米,把4本书从地面提到桌面上,拉力做功分别为多少?

  小结:功的大小是由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大小共同决定的,作用力大的做的功不一定多,距离长的过程做的功也不一定多。解题时要注意单位统一。

  [例题4]小刚把重为1000牛的箱子沿着水平地板推动1米,小刚对箱产做的功()

  A.1000焦 B.1焦 C.0焦 D.无法确定

  引导学生分析物体受到几个力, 画出力的示意图

  课后小结

  强调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功的计算公式W=F·S及单位1焦耳=1牛·米。

  初二物理功知识点:功的定义及公式

  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垂直。

  巩固:某同学踢足球,球离脚后飞出10m远,足球飞出10m的过程中人不做功。(原因是足球靠惯性飞出)。

  3.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公式:W=FS。

  4.功的单位:焦耳,1J=1N·m。把一个鸡蛋举高1m,做的功大约是0.5J。

  5.应用功的公式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S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③功的单位“焦”(牛·米=焦),不要和力和力臂的乘积(牛·米,不能写成“焦”)单位搞混。


猜你感兴趣:

1.初二物理功教学设计

2.初二物理功教案

3.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4.初中物理教学设计力

5.初中物理课教学设计

    319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