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评课稿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是小学图形的重点,当你听完一节课之后,你有又什么感想?接下来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了苏教版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评课稿,一起来看看吧。
苏教版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评课稿篇一
听了孙老师的一堂《认识三角形》的课,整体感觉重点突出,各环节安排紧凑,层次比较清楚,并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自主探究等活动,突出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引入自然。
课一开始用学生非常熟悉的自行车红领巾、三角板等引出三角形,并让学生画出三角形,通过两个图形的判断,让学生自己探究三角形的特征。
二、重视学生自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组织学生自学教材60页的内容,总结出了三角形的定义,在给出三角形的定义后,教师让学生找出定义中的关键字“三条”、“线段”、“围成”,并重点说明“围成”和“组成”的区别。接着安排了判断练习,从正反两方面,同时还出现了用曲线围成的图形,进一步加深了对三角形意义的理解。
三、充分运用比较的方法,突出重点。
老师在教学中用到了比较的方法,(1)、通过比较,揭示三角形的共性。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特征时,让学生观察这些三角形都有哪些相同的地方?从而得出三角形都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三条高,三条底。(2)教学三角形高的画法时,教师对照学生先前学过的过一点作一条边的垂线段的知识,是抽象的知识变得简单了。
四、教师注重细节的把控,及时质疑点拨,充分利用学生课堂生成的资源。
如教师在指导学生画出钝角三角形的高后,马上问学生你能说出哪部分是高,哪部分是底吗。学生在此处出错了,教师立即根据三角形的特征帮学生纠正了错误,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进一步的认识。
建议:
1.当出示了交通标志时,我觉得应该简单介绍一下它的意思,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生画三角形的高较困难,教师应在此放慢速度,并板演做法。
3.再用字母表示三角形时,教师要强调用大写字母表示,小写的字母可以表示三角形的边。
苏教版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评课稿篇二
侯老师采用了解释生活事例、动手实验操作、探索发现规律、抽象概括规律、运用深化特性的模式来教学。
(一)从“活动”的视角来重组教材。
通过对教材的深入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侯老师的教学中设计了许多操作和探究活动,并根据学生的活动设计把教学内容进行了重组。设计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三角形的特征、了解三角形的特性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二)以“探究”的方式来组织活动。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为他们创设一个发展的空间。在本节课中侯教师组织了一系列探究、学习活动,力求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的过程。每一个活动教师都注意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使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究,从而更牢固地掌握知识。课堂的生成尽管有些是不可预知的,但是可以预设的,精心预设下的生成更精彩。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在各个环节都有一定的开放性,为学生的自主探索留下了较大的空间与时间,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所呈现出来的数学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而教师能够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对学生的生成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使学生的新知的探究始终建立在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建构和自然生成之中,而这一切生成的精彩均来自于教师的精心预设。
苏教版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评课稿篇三
本课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八册第82页例3——三角形边的关系。
在学习这一知识之前,学生对三角形已经有了一定认识,在此基础上学习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三角形的组成特征,加深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
从教材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编者力图通过几组小棒让学生动手操作、完成记录单,进而发现规律。
我不禁有这样的疑惑:①学生发现规律能主动吗?②教学是不是仍然在“指令”下进行?③这样“探索”出来的规律学生信服吗?
通俗地说就是:学生在其中是否经历了有效的探索过程?
基于以上的思考,我对教学进行了再设计。
首先激疑导入,将学生引入其中,激起学生的探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然后安排动手操作,触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规律获得的过程,实现由“学会”向“会学”方向的转变。这样做既顺应学生学习兴趣,将学习空间交给学生,由学生自主探究。又为学生创造小组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在已探索出结果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和归纳,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的能力。
最后在运用中发展,通过判断,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三角形边的关系中“任意”一词的含义,让他们认识到:“只要有一组不符合就不能围了。”这一过程学生巩固了基本点,强化教学重点和难点。
最后一题比起第一题的判断题来说,思维开放了,要从两个不同的视角考虑,在得出的一个个具体数值的基础上转化为一个数值范围,学生的思维也由量变上升到质变。
整个教学过程也存在不足之处,就是没有机智的筛选生成,有效的运用生成。应该以学生的身份去设计问题,考虑问题,而在在解决问题时,才能让学生主动思索问题,交流思想和方法,学会正确对待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学生解决问题时,更加关注学生知识的生成,真正的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学生发表看法、建议)。正如数学专家吴正宪所说:“课堂上没有问题的预设,教师是不负责任的,没有生成就没有精彩的课堂”。学生的错误也是一种资源,要好好利用。不足之处请大家指正。
猜你感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