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教学方法>

苏教版识字教学论文范文(2)

芷琼分享

  苏教版识字教学论文篇三

  词串识字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在识字教学上的一大创举,它的编排分两类,一是按内容归类,二是按构字规律归类。按内容归类的,突出了词语的内容上的联系,按构字规律归类的,突出字理字趣字文化。

  一、 说文解字,渗透文化

  1. 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的演变。学生刚刚接触汉字,对汉字是怎么来的还很陌生,所以,教学生字时,可以结合教材,让学生知道汉字的演变过程。比如,二下《识字8〉中有了解“月字旁”两层意思的演变过程,我们就做了如下的设计:

  (1) 看看我们今天所学的字词,大多与哪个偏旁有关系?(结合回答出示“月”)

  (2) 月,可以表示什么呢?(月亮、肉)

  (3) 月亮和肉,长得完全不一样,怎么会都用“月”表示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月和肉这两个字演变的过程:

  第一层,与月亮有关的意思。出示“月”字甲骨文的写法,教师解说它的意思。甲骨文在半圆形中加一短竖表示半圆形天体发光的特性。月亮有圆缺变化,古人就以残缺的圆形即半圆代表月亮。)出示“月”字金文的写法、篆书的写法。教师作相应的解说。(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有所变形)。

  第二层,与肉有关的意思:

  出示“肉”字甲骨文的写法:先出示“刀”的样子,再插入里面一短竖。(早期甲骨文在“刀”的刀刃和刀背之间加一短横,即屠夫用刀切成块的肉)出示“肉”字金文的写法、篆书的写法。教师作相应的解说。(金文变形较大,像被屠夫从动物身上切下的动物大腿。篆文承续金文字形)

  (3) 由于篆文的“肉”与篆文的“月”在字形上基本相同,所以才使用了同一个偏旁“月”,这个“月字旁”,它表示的意思既有“月亮”,又有“肉”。

  教师通过二度创造,将课文中的图画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分层次出示,这不仅帮助儿童了解了字的演化,而且较好地揭示了词串内部的逻辑联系。

  2. 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字理字趣字文化。字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但学生也要善于发现生字的字理字趣字文化。

  (1) 刚刚学这类字时,就让学生有所发现。例如:学二下《识字3》的词串,在学生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让学生观察每组词语有什么共同点?为什么偏旁相同呢?学生自己再来找规律,因为它们都是和一类事物有关的,如:松柏、杨柳、桌椅,都是和树木有关的;竹篮、箩筐、筷子,都是竹制品,和竹子有关。学生发现规律后,可以自己进行归类,想想还有哪些类似偏旁的词语,以此来加深印象。

  (2) 在这类字学完以后,学生自己进行归类,加深印象强化构字规律。在学习一下《识字8》时,以“青”作为基本字的这一类字,参照之前识字4中以“也”作为基本字的模式,让学生自己发现“青”这组字的构字规律,知道这些字都是偏旁不同,右边的字相同,而这类字就是形声字。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形声字一般都是形旁表意,声旁表声。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己发现比教师教给他们更能激起他们的兴趣,也更易于学生接受。

  (3) 教师恰当地启发与指导。比较简单的一类词语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学生不容易理解的,就需要教师讲解了。比如,二下《识字7》里的示字旁和衣字旁,宝盖头和穴宝盖,这几个偏旁比较相似,容易混淆,所以,我们要对其本义进行分析理解。配合教材看示字旁的演变:示在甲骨文中像先民崇拜的由石头堆砌的“地神”之形。而衣领旁的古文字原来像古人上衣之形,后泛指衣服。所以得出结论,凡是以“示”作偏旁的字,大都与神仙、祖宗等有关,如祝福,祈福,神仙,祖宗等等;凡是以“衣”作偏旁的字,大都与衣服有关,如:裙裤,衬衫等等。

  二、 联系生活,理解词语

  1. 让学生在认识事物中,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词义。词串识字的插图上画有表示词语的事物,它展现在学生眼前的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例如,二下《识字1》的每一串词都为我们介绍了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佳节,有春节、清明、端午、中秋。教材为四组词串分别配有相应的画面。在教学“春节”这一行的时候,我们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1) 同学们,春节的时候你们吃饺子了吗?那你们知道,在春节的时候人们为什么要吃饺子呢?教师补充:这个习俗北方人比较讲究,第一个原因是因为饺子的形状像元宝,过春节时人们吃饺子就是为了招财;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饺子有馅儿,人们可以把各种东西包在里面,这也意味着人们对新的一年寄托新的希望)

  (2) 教师接着提问:过春节了,亲朋好友互相拜访表示节日的祝贺,这叫什么呢?(指名答,出示“拜年”)

  (3) 教师追问:过春节时,你给谁拜过年?在拜年的时候你是怎么说的呢?(引导学生练习说话)

  (4) 拜年除互相走访,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拜年呢?(还可以通过打电话,发短信等方式来拜年)

  这样的设计,使三个词语与生活实际相对应,学生很容易地就在说一说的过程中理解了其意思。

  2. 要创设语言环境,帮助理解词义。教师要尽量给学生提供一个语言的环境,学生能初步结合情境理解词义了。如:一下《识字1》是一组描写春天的词语。这些词语在排列上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①单行归类,第一行春天的气候;第二行春天的草、树;第三行春天的鸟、昆虫;第四行春天的花。②行与行之间按时间先后排列。在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图片创设一个情景,如教师谈话导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来了,她给大地带来一片生机。(出示关于春景的图片)并提问:“看到这些图片,你想说什么?”创设这样的情景,就可以自然地引导学生说话:春天来了,在春风的吹拂下,春雨的滋润下,柳树长出了黄绿的嫩芽,小草从泥土中探出了小脑袋,布谷、燕子飞来了,勤劳的蜜蜂飞来了,在梨花、杏花、桃花上采蜜呢!不必过多地去讲解了,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学生自然对词串加深了理解。当然,词串识字重点是识字,字先要掌握字的音形、义。


猜你感兴趣的:

1.苏教版识字教学论文

2.苏教版小学论文

3.识字教学的心得体会

4.汉字文化在小学识字教学中渗透的策略--汉语言论文

5.识字教学心得体会3篇

3031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