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教学方法>

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教案

芷琼分享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教育和提高我国广大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重要教育过程。接下来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了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教案,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教案:生活方式与健康

  教学目标:

  1、掌握健康的概念及组成部分。

  2、知道健康四大基石及含义。

  3、列出不良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4、认同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选择并逐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健康的概念,知道怎样获得健康。

  难点: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范晓萱主唱的一段健康歌。

  2、提问学生这是什么歌?歌词中都唱了什么?

  3、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导出学习内容(生活方式与健康)。

  (二)提问讲解

  1、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回忆小学阶段学习的健康知识,结合自己生活经验,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回答什么是健康。

  2、学生举手回答。

  3、结合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讲解健康概念及组成部分。

  4、教师小结。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人的一切都以健康作为载体,健康不仅承载着我们的智慧和品格,还是我们健康成长的基础。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三个部分。那么我们怎么获得健康呢?

  (三)活动一

  怎样才能获得健康

  1、活动目的。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过程中,在教师指导下,知道合理膳食、适量运动、规律生活、心理平衡对健康的重要性。明确获得健康要树立“健康四大基石”的信念,知道“健康四大基石”的含义。

  2、活动形式。自学,分组讨论,教师小结。

  3、具体操作。

  (1)学生按要求自学教科书中“健康四大基石”内容,并进行分组讨论。

  (2)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讨论情况,并进行指导。

  (3)小组推代表汇报交流,其他学生补充。

  4、教师小结。获得健康是每位同学的权利,也是责任,更是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学会判断、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那么生活中哪些生活方式是健康的呢

  (四)提问讲解

  1、教师组织学生阅读教科书中林军一天生活方式表现图;要求学生判断林军的生活方式哪些是健康的,哪些是不健康的,并说出理由。

  2、学生按要求做出选择,并阐述理由。

  3、教师及时补充讲解与学生互动。

  4、教师结合事例(如不注意睡眠、运动,导致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讲解不良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5、教师小结。生活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要获得与保持健康,就要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因为,生活方式是健康的基石。

  (五)活动二

  思考为什么林军觉得“说来容易做来难”?改变生活方式的关键是什么?

  1、活动目的。让学生知道改正不良习惯,需要健康知识指导,需要坚定信念支撑,需要辅助正确的行动和意志努力,懂得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进而知道改变生活方式的关键是“知”、“信”、“行”的统一。

  2、活动形式。自主思考,同桌交流,班上交流,教师小结。

  3、具体操作。

  (1)教师布置活动要求。

  (2)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之间交流自己的体会。

  (3)教师巡视指导。

  (4)同桌推出代表与教师和同学交流分享。

  4、教师小结。在现实生活中,像林军这样的事例是客观存在的。反思我们自己的日常生活方式,是否健康,是否也存在不良生活方式?希望同学们要客观地评价自己。如果存在问题,那么就要对自己提出改正的要求,用健康的知识、坚强的毅力、积极的行动,去战胜不良的生活方式与习惯,这样才能收获与保持健康,提高学习效率。

  (六)教师总结

  生活方式与健康密不可分,如果拥有了健康的生活方式,你将拥有健康。今天学习了生活方式与健康的知识与技能,相信它们将成我们今后健康成长的行动指南。同时,我们要关注家人及周围人的健康,成为健康的使者。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告别愚昧,选择文明,在学习、生活中成为现代健康观念的实践中。

  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教案:每天坚持一小时体育锻炼

  教学目标:

  1、在互相讨论中和教师引导下,理解体育锻炼的价值。

  2、在自学、讨论和教师互动交流过程中,提高对体育锻炼的认识。

  3、在教师引导下明确个人坚持体育锻炼的策略。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理解坚持体育锻炼对身心发展的价值。

  难点:引导学生主动进行体育锻炼,明确个人坚持体育锻炼的策略。

  教学过程:

  (一)课的开始

  1、教师宣布学习内容。

  2、学生齐读“每天坚持一小时体育锻炼”课题。

  3、教师提问,为什么学习这个内容?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1)内容。

  (2)目的。

  (二)活动一、坚持体育锻炼对身心发展有什么价值

  1、活动目的。通过活动,使学生在原有理解体育锻炼价值的基础上,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坚持体育锻炼对身心发展的价值,进而提高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2、活动形式。小组讨论,推小组代表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3、具体操作。

  (1)教师提出分组讨论要求。

  (2)小组讨论。

  (3)教师巡视指导,搜集信息。

  (4)小组推代表与教师和同学交流。

  (5)教师结合学生交流情况,利用课间或挂图,形象直观地补充讲解。

  4、教师小结。

  (三)活动二、说一说“你参加过的或观看过的最难忘的体育活动和比赛”,谈谈自己的感受、体验或收获。

  1、活动目的。分享参加体育锻炼的感受、体验和收获激发学生主动进行体育锻炼。

  2、活动形式。同桌讨论、班上交流,教师小结。

  3、具体操作。

  (1)教师语言组织。

  (2)同桌同学之间交流。

  (3)推代表与教师和同学交流。

  (4)教师归纳与学生互动。

  4、教师小结。

  (四)提问讲解

  1、教师说出“生命在于运动”的体育格言,提问学生,你们能说一说你知道的体育格言。

  2、学生交流体育格言。

  3、引导学生观看毛泽东参加体育锻炼的视频。

  4、学生阅读教科书中对毛泽东参加体育锻炼的介绍。

  5、引导学生谈观后和读后的感想。

  6、教师解释、归纳毛泽东的体育思想观点,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体育锻炼价值的理解。

  7、教师小结。

  (五)学习每天坚持一小时体育锻炼的策略。

  1、教师引导学生提出自己对体育锻炼的认识观点。

  2、归纳学生认识观点,用课件或挂图给出教科书中正误的内容。

  3、引导学生针对有关体育锻炼的误区发表自己的看法。

  4、结合学生提出的看法,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5、教师提出“学习忙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的误区。

  6、学生分组交流,共同设计利用学习的空余时间进行身体锻炼的方案。

  7、教师小结。正确地认识体育锻炼,能够坚定体育锻炼的信念,增强动力。

  8、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或挂图展示“周体育锻炼计划”表,引导学生观察说出构成“周体育锻炼计划”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9、教师归纳制定“周体育锻炼计划”主要包括的内容。

  10、教师依次讲解怎样制定目标、如何确定锻炼时间、怎样选择锻炼内容、如何确定运动负荷、怎样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价等内容。

  11、提示制定“周体育锻炼计划”注意事项,解答学生疑问。

  12、布置作业。

  (六)教师总结

  1、知识梳理。

  2、本课小结。

3024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