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教学方法>

八年级物理浮力教学案例

素雯分享

  浮力相信我们并不陌生,生活中随处可见浮力的例子,那么这么熟悉的浮力,你清楚它的深层概念吗?浮力是怎么产生的?下面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的八年级物理浮力教学案例,希望对您有用。

  八年级物理浮力教学案例:教案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要点分析:

  第一,浮力;第二,物体的浮沉。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对浮力这一节内容的研究是在小学自然课和生活经验中已经熟悉浮起的物体受到浮力并结合前几节所学知识的基础上综合地应用液体的压强、压力、二力平衡和二力合成等知识来展开的。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对浮力的研究为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利用奠定了基础。浮力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3、教学目的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对这一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浮力和浮力的方向,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以及演绎推理能力等。还要培养学生探索求真知的精神,对学生进行实践观点的教育。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浮力概念贯穿本章始末,与人们的生活密切联系,所以浮力概念的建立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对物体浮沉的研究,需要综合应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因而对理论分析和推理论证能力要求提高了。而初中生侧重于对直观现象进行具体、形象的思维来获得知识。因此这个知识点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

  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也是这节课的重点,这是素质教育对现代教学的要求。

  二、学生分析

  任教班级属农村中学,多数学生上进心强,学习态度端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缺乏一定的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

  浮力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5岁左右的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方法

  这节课可综合应用目标导学、分组实验、直观演示实验、讲授和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边动手边思考。从实验数据总结出结论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教学程序

  教学中要以了解、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为基础,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具体设计如下:

  1、新课引入:

  以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学源于思,思源于疑,一上课便以课文第一段文字引入课题,引导学生思考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造成悬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讲授新课:

  任何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离不开实验。这节课主要采用实验的方法来建立浮力的概念。我将书中图12-2这个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索实验,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增强了他们的感性认识。为了使学生能认识到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向上托的力,这里我增加设计一个用手托石块使弹簧秤示数减小这样一个随堂小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概括总结出浮力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请同学们从日常生活和常见的自然现象中举例说明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

  在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这个重、难点时,日常生活中一些错误的经验或思维定势会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模糊的观念,最突出的是"重的物体下沉,轻的物体上浮"。这里可以演示一个小实验:一根小铁钉在水中下沉,而大木块在水中会上浮,大木块显然比小铁钉重。可能又有一部分同学这时会提出小铁钉下沉是因为铁的密度大。教师可再演示一个小实验:一个废牙膏壳密度没有变,空心时能浮在水面,揉成一团后在水中会下沉。说明密度也不是决定浮沉的条件。这样经过演示,讨论和分析,纠正了错误观点,引导学生从运动和力的关系角度来讨论物体的浮沉条件,对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抓住比较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根据二力合成知识,由学生讨论得出物体的浮沉条件。

  这时强调物体上浮、下沉是运动过程,此时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下沉的结果是沉到液体底部,上浮的结果是浮出液面,最后漂浮在液面。并再演示一下浸没在水中的木头的上浮过程,以加深印象。漂浮与悬浮的共同点都是浮力等于重力,容易使学生产生“物体的漂浮与悬浮是一回事或一个物体在同一液体中既漂浮又悬浮”的错误观点,这时我用一个乒乓球和一个空心金属球投入水中分别演示漂浮与悬浮实验。使学生直观比较出漂浮是物体浮在液面的平衡状态,物体的一部分浸入液体中。悬浮是物体浸没在液体内部的平衡状态,整个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强调同一个物体在同一液体中既漂浮又悬浮是不可能的。

  学生经过合理猜想,讨论,设计出探索决定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方案。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与物体浸没后深度改变无关。受时间、器材限制,浮力大小与物体本身密度、形状等因素无关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加以说明。这样就为下一节学习阿基米德原理留下悬念,作好铺垫,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结构。

  3、反馈和巩固:

  这节课教学容量大,所以反馈和巩固主要留待课后完成。如果课堂上有剩余时间,可请同学回顾板书内容,归纳出通过本节课学到的三种测量浮力大小的方法。一是称量法,为下一节课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实验做准备。二是受力平衡法,指出悬浮和漂浮的区别。

  八年级物理浮力教学案例:习题(一)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2010年8月17日,美韩“乙支自由卫士”演习第三天,据说,为防患于未然,中

  国094级战略潜水艇从长江某基地赴黄海执行任务,在此过程中

  【 】

  A.潜水艇在海水中潜行时所受的浮力大于在江水中潜行时所受的浮力

  B.潜水艇在海水中潜行时所受的浮力等于在江水中潜行时所受的浮力

  C.潜水艇在海水中潜行时所受的重力小于在江水中潜行时所受的重力

  D.潜水艇在海水中潜行时所受的重力等于在江水中潜行时所受的重力

  2、某物体重为0.5N,把它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溢出0.3N的水,

  则它受到的浮力【 】

  A一定为0.3N B可能为0.2N C一定为0.5N D可能为0.4N

  3、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

  A、和物体本身的重力大小有关 B、和物体的体积大小有关

  C、和物体的密度大小有关 D、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有关

  4、下列情形中,浮力增大的是【 】

  A.游泳者从海水中走上沙滩 B.轮船从长江驶入大海

  C.海面下的潜艇在下潜 D.“微山湖”号补给舰在码头装载货物

  5、将重为4N,体积为6×10-4m3的物体投入一装有适量水的溢水杯中,溢出水300g.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上浮,F浮= 6 N B.物体悬

  浮,F浮= 4 N

  C.物体漂浮,F浮= 4 N D.物体沉

  在水底,F浮= 63N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F甲F乙

  7、将一块实心物体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物体静止时如图2所示。若将该物体分成大小不同的两块,仍然放在盛水的烧杯中,则【 】

  A.大块沉入杯底,小块飘在水面上 B.大块、小块都沉入杯底

  C.大块、小块都飘在水面上 D.大块、小块都悬浮在水中

  8、如图3所示,把一个苹果放入浓盐水中,苹果处于漂浮状态。如果把水面以上的部分切去,则余下的部分【 】

  A.沉入水底 B.仍然漂浮 C.刚好悬浮

  D.无法判断

  9、一艘轮船在海上遭遇风暴沉没,它从开始下沉到完全没入水中前,所受到的浮力变化情况是【 】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无法判断

  10、把重8N、体积为1.0×10-3m3的物体投入水中,当物体静止时,物体的状态和所受浮力是【 】

  A.漂浮,F浮=10N B.悬浮,F浮=8N C.漂浮,F浮=8N D.沉在水底,F浮=10N

  11、研究发现,同一物体在地球的不同纬度所受的重力不同,物体越靠近赤道,所受重力越小;越靠近地球两极,所受重力越大。一艘军舰从我国青岛港出发,前往位于赤道附近的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若海水密度及舰艇质量不变,比较两地,则该舰艇【 】

  A.在亚丁湾所受浮力较小 B.在亚丁湾所受浮力较大

  C.在两处所受浮力相等 D.在亚丁湾所排开海水的重力较大

  13、甲、乙、丙三个体积相同的实心小球,静止在液体中如图5所示,关于三个小球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个球受到的浮力关系为F甲=F乙>F丙

  B. 三个球受到的浮力关系为F甲

  C. 三个球受到的浮力关系为F甲

  D.不能确定

  14、物理小组制作的潜水艇模型如图6所示。通过胶管A从烧瓶中吸气或向烧瓶中吹气,就可使烧瓶下沉、上浮或悬浮。当烧瓶处于如图所示的悬浮状态时,若从A管吸气,烧瓶将会【 】

  A.上浮,它受到的浮力增大 B.下沉,它受到的浮力减小 C.下沉,它受到的浮力不变 D. 上浮,它受到的浮力不变

  15、甲溢水杯盛满密度为1的液体,乙溢水杯盛满密度为2的液体。将密度为的小球A轻轻放入甲溢水杯,小球A浸没在液体中,甲溢水杯溢出液体的质量是32g。将小球B轻轻放入乙溢水杯,小球B漂浮,且有1/6的体积露出液面,乙溢水杯溢出液体的质量是40g。已知小球A与小球B完全相同,大于1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小球A的质量为32g B.小球B的质量为8g

  C.1与2之比为23 D.1与2之比为2425

1868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