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论文3篇

文娟分享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尊重小学生的心理规律,遵从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你有什么相关和研究呢?本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论文,欢迎阅读!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论文篇一

  一、使教材内容生活化,培养学生对数学的亲近感

  创设问题情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策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将教材内容改编得更贴近生活实际,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还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问题的亲近感,增强求知欲望。例如,在教学“两位数的加减法”时,我就结合书本上的内容,创设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情境,如“小红跳绳跳了105下,小华跳了95下,小红和小华共跳了多少下?”“爸爸今年45岁,小丽今年9岁,爸爸比小丽大多少岁?”“爷爷给了小华50元去买钢笔,买钢笔需要23元,售货员应该找零多少元?”等问题情境。这些问题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身边,现实生活中到处充满数学问题。学生很容易“入境”,全身心地投入到问题的探索中,学生在课堂上乐学、爱学,感觉生活就在课堂当中,课堂成了探索生活问题的场所。

  二、创设生活游戏情境,让数学知识融入生活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求知欲望强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数学活动中快乐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例如,在教学“乘法口诀”一节内容时,我就开展了“小小超市”这一数学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服务员与顾客,在“超市”进行“购物”或“售货”的交易活动。比如,1千克西瓜是2元,你买5千克西瓜是多少元?这些问题都可以在“服务员”与“顾客”之间进行交流、沟通,学生在交流中不仅能够巩固、熟练数学知识,还可以体会到数学知识对于生活的重要性,锻炼自己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去有效地解决生活问题。数学活动游戏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在活动交流、沟通中使数学知识自然内化为一种能力。

  三、将数学课堂引入生活,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巩固数学知识

  小学生动手操作的欲望很强烈。使数学知识能够与学生的生活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当中,这也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巩固知识、提升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例如,学过图形面积计算以后,我引领学生到学校操场去实地测量一下学校操场的面积。在学习了“圆柱的体积”时,我让学生测一下圆柱形水桶的体积,引导学生如何能够测量出水桶的底面周长、求得半径、测量水桶的高度,然后进行计算。再如,让学生测量一个长方形池塘的容水量,教师引导学生先测出水塘的长与宽,然后让学生将池塘的高转移到地面上来测量。这样,既调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有助提高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技能。

  四、创设开放的生活情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应该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小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比较强,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需要在长期的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中逐渐形成和增强。在数学教学中,注重设置开放性的数学教学情境,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例如,小明家距学校1000米,小华家距学校是1200米,小明与小华家相距多少米?这样的问题情境在生活中普遍存在,但学生往往会想当然的来解决问题。这就需要学生结合生活情境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讨论与探究。通过探究学生清楚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可以有多种,其问题的答案也有多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这样的情境,有助于学生从实际生活的多个方面去思考问题,促进学生用不同方法来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总之,构建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教师要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使数学教学融入学生的生活当中,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参与数学课堂体验。教师要在数学教学技能目标的设计上和具体实施教学活动的课堂上,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参与生活体验为手段,积极营造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氛围,让学生在生活情境及动手实践中获取数学知识,增强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

  作者:庞丽燕 工作单位:新疆伊犁州特克斯县喀拉托海乡寄宿制中心小学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论文篇二

  一、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生成成为一种常态,学生探究过程中可以生成,教师提问中可以生成,小组合作学习中可以生成。但在面对生成性资源时,大部分教师都对其没有一个敏锐的意识,能以发现其价值;或者有部分教师发现了课堂的有效生成,却无法做出有效的回应。

  1.对课堂生成性资源缺乏价值判断

  “世界并非缺少美丽,而是缺少发现美丽的眼睛。”同样,小学数学课堂并非缺少生成性资源,而是缺乏发现资源的智慧。我们很多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生成内容缺乏发现和判断。

  2.课堂生成性资源缺乏有效的回应

  课堂是可以调控的,对于小学数学课堂生成性资源不仅要加以判断,还要采取有效的回应,回应不能不清不楚,不能错误诱导,不能过分放大。例如,在认识重量单位“千克和克”时,让学生放1千克重的书本或者文具,同时问学生1千克的书和文具的具体数目,学生回答当然不同。教师对于这样的资源,设问到底数量应该是多少呢?学生一脸茫然,都觉得自己的对,教师却没有接着引导,让学生疑惑,有困惑。

  二、回应的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尊重小学生的心理规律,遵从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面对可能的生成,要有调控的能力,要做好生成预设,要抓住生成资源中的亮点,要有效地处理好错误资源,要对生成性资源加工和深化。

  1.对课堂生成要做好预设

  课堂教学能有序开展的重要原因,就是做好预设准备,对于课堂的生成教师也可以做好预设,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生成什么样的资源,会形成什么样的信息,是可以预设的,对这些资源或者可能生成的资源我们应采取什么样的策略,都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2.抓住生成性资源中的亮点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敏捷,具有跳跃性,课堂生成性资源具有动态性,是一种转瞬即逝的有效资源,尤其是这些资源中的亮点。处理好这些亮点能激发学生探究热情,给课堂添加精彩,增加乐趣,让课堂生机勃勃。例如,在学习“图形的面积”相关内容时,学生对所学过的各种类型的面积公式进行归纳,正方形的面积是:边长×边长;三角形的面积是:底×高÷2;梯形的面积是:(上底+下底)×高÷2。本来大家归纳得都挺好,我在学生间巡视时,听到一位学生小声说其实这些面积都可以用梯形的面积公式表示。我仔细一想觉得很有道理,就利用这位学生的“发现”(他也很可能是从别的资料上看到的),让大家去验证。这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鼓励,大家也找到了更好的方法。一个有效的、意外的课堂生成让课堂变得异彩纷呈,变得饱满和富有探究性。面对课堂提问、意外的信息,教师要注意观察,练就“千里眼,顺风耳”。观察学生的表情、动作,观察学习过程和习惯,掌握课堂教学氛围,让这些亮点发光发热。

  3.利用好错误资源

  在课堂生成性资源中,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面对正确的资源我们教师都会尽量地去引导,放大其价值,让其成为课堂教学的帮手,而面对错误资源我们教师大多是置之不理,采取漠视的态度。富兰克林说过“: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一个错误资源如何很好地利用可以展示出它的价值,成为课堂的辅助。例如,在学习“比例尺”内容时,教师出题:一块长方形水池,图上距离为长为6厘米,宽为3厘米,比例尺为1:300,请你算出这个水池的实际面积。其中有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6×3÷1/300=4800平方厘米=0.48平方米。如果教师不是简单地否定结论的话,却可以让学生深入探究下去,让学生不仅知道错在哪里,还能得出图上面积与实际面积的比例尺关系,是很好的教学延伸,激发了学生兴趣,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4.对生成性资源加工和深化

  很多资源在生成时是没有意义的,如果教师直接引用,不仅没有效果,反而会成为教学的累赘,所以,我们教师要学会对小学数学课堂生成的即时资源加工处理,变成有价值的资源,并对资源深化,让其发挥更好的效果,而不是蜻蜓点水,水湿地皮。总之,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引导下,要学会正确面对课堂生成性资源,要能判断这些资源的价值,要有调控的能力,要做好生成预设,要抓住生成资源中的亮点,要有效处理好错误资源,要对生成性资源加工和深化,让小学数学课堂变得精彩和有效。

  作者:管玲燕 工作单位: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外国语小学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论文篇三

  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自觉加强教师自身素质修养

  学习、提高的途径有很多,报纸、杂志、网络、研修、培训、参与课题研究等,汲取先行者的成功经验,充实、修正自己。只有提高了自身素质修养,才能学高为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居高临下、游刃有余。要以新世纪民族素质对人才的要求为指导,重新认识小学数学教学,这样才能自觉地把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自觉实践素质教育。只有想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才能在数学教学中从各个方面想得更深远些。首先,我们要更新教育观念,转变角色,然后,研究、学习现代教育的教法、学法,恰当地处理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关系,走出“传道授业解惑”的误区,不能把自己仅仅看成是知识的传授者。我认为,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角色应是小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数学教师要甘于俯身倾听、做学生心灵的朋友;用关心尊重和接纳态度,努力理解他们的想法与感受。对学生的一些数学思想和发现给予支持肯定和鼓励,真正承认学生中蕴藏着巨大的智力因素。做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引路人,在平等的、和谐的、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中学习数学。

  二、关注个体,重塑自信,全面提高小学生数学素质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我们数学教师对一节小学数学课应该考虑的是,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小学数学课的学科特点。更多的关注在教学中是否做到让全体学生都能愿意主动的学习,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我认为,应该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上多下功夫。学生的自信,主要来源于学习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具体帮助,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逐渐形成。我的做法是,了解我的学生,针对我的学生设计数学活动。无论是新授课、练习课,还是实践活动课,我都会让不同学习程度学生有事可做,学有所得。例如,进行一题多解的应用题教学活动,我提出了三个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一部分学生可以只做自己会做的一种解,解答正确;一部分学生至少要做两种解,检验解答结果是否正确,并且汇报解题思路,解答时先算什么,从哪里入手;还有一部分学生必须做两种以上的解,检验解答是否正确,汇报做不同解时的思考方法,不同解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这样做,教师的备课设计可能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却能够保障每一位学生在数学课上,有机会体验、从事数学学习与应用活动的过程。他们通过自身的不断认识和实践,使数学文化知识和数学能力在自身的发展中内化,逐渐形成和发展他们的“数学化”思维意识与“数学化”地观察世界、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素质,逐渐缩短了和那些数学思维敏捷的同伴的距离,增强了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面对一次次小小的成效,我体会到了和学生一起成长的快乐。

  三、培养兴趣,主动参与,充分发挥每位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

  素质教育就是充分发挥每个人潜能的教育。它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包括性格、兴趣以及对学习的不懈追求和进取精神,提倡把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作为发展教育、进行教育活动的目标。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素质教育,我们教师就是要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角色,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在数学教学中不但要教学生学数学,还要使学生领悟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能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究、寻找规律,获取技能,体验成功的快乐。如何能使学习成为快乐的活动呢?在教学中,我努力创造“乐学”的气氛,尽量借助一些事物、图片、课件,创新情景,使单调、抽象数学学科课堂精彩纷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激活了学生思维。所以,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新奇的学习情境,例如,教学“分数与小数互化”时,教师说:“请同学们报出一个分数,老师不用做除法,便能马上断定这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学生验证了几个分数后,觉得老师讲的话千真万确,感到十分好奇、有趣,这样便调动了学生学习新知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浓厚兴趣。兴趣产生动力,学生就会主动参与数学的演示、操作,进而求证,而且不厌其烦。

  作者:贾建国 工作单位: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魏岗乡中心小学

  看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论文"的还看了:

1.小学数学教学毕业论文

2.小学数学教学相关论文

3.小学数学课题研究论文

4.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研究论文

    1707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