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政治下册重点知识归纳
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学习政治,重点还是要放在课本知识上,掌握好课本知识有利于巩固基础。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初一政治下册重点知识,希望可以帮到你!
初一政治下册重点知识
一、自尊
1、自尊的含义和表现
自尊的含义:自尊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 表现:①首先表现为自我尊重和自我保护。
②还包含要求他人、集体和社会对自己尊重的期望。
★2、为什么要自尊?(自尊的重要意义/作用)
①自尊的人积极向上。自尊是促使人奋发进取的心理因素,它能使人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
②自尊的人赢得他人的尊重。赢得他人尊重的前提是自我尊重。
③自尊的人知荣辱,讲自爱。自尊的人有强烈的荣辱感,懂得自爱、自强,能时刻用正确的言行来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和形象。
★3、如何做到自尊?(怎样用行动赢得自尊)
(1)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我们要维护自己的尊严,就要维护自己的人格,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做出有损人格和国格的事。用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2)真正树立起自尊,赢得他人尊重,要靠自我努力、勤奋学习、全面发展提高自己来实现。我们要通过自己的执着追求、勤奋学习,努力在各方面提高自己、完善自我。
(3)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4、尊重他人有哪些要求?
(1)我们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尊重他人的劳动,对他人有礼貌,不做伤害他人自尊心的事。
(2)要欣赏他人,善待他人,从内心接纳他人。
★5、为什么要有自信?(自信的重要意义/作用) ①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②成功离不开勇敢,勇敢需要自信。
③自信使人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自强不息的力量。 ④自信能使人发挥自己的潜能。
★6、如何树立自己的自信心?
①学会欣赏自己,发现自己的优势,找到自信的“支点”。 ②我们要在生活中积累成功,收获成功的喜悦,逐渐获得自信。
③树立真正的自信,就要正视自己的不足,并想办法加以克服和弥补,使之变弱为强。
④树立自信必须克服自卑心理。
二、磨砺意志 学会坚强
1.意志坚强的人有哪些表现?
意志坚强的人,⑴对自己的行动的动机和目的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⑵能在复杂的情境中冷静而迅速地判断发生的情况,毫不迟疑地采取坚决的措施和行动。⑶在碰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可以调节自己的消极情绪,控制自己的言行,不灰心、不气馁、不焦躁。⑷能够以顽强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战胜挫折和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即: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坚韧性。)
2. 坚强意志的意义(作用)?
⑴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需要坚强意志。⑵走出失败的阴影,需要坚强意志。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坚强意志。⑷成就一番事业,需要坚强意志。
3. 能否将失败转化为成功的关键:有没有坚强的意志品质。
4. 坚强的意志是怎样炼成的?
⑴必须树立明确的目标。⑵要从细微之处做起,从小事做起。 ⑶善于管理自己。 ⑷主动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
三、寻求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
1.战胜挫折的有效方法?
⑴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一个人一旦树立了远大的目标,就不会轻易地屈服于各种挫折,而是以顽强毅力战胜挫折,不断前进。
⑵正确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办法。遭遇挫折时,首先要冷静分析造成挫折的各种原因,然后对症下药,找到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
⑶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全身心地去探索、去创造,是战胜挫折、克服消极心理的有效方法。
⑷会自我疏导。 如果善于自我排解、自我疏导,就能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增添战胜挫折的勇气。
2.自我疏导的方法:⑴合理宣泄法,⑵移情法,⑶目标升华法。
维护公平正义承担社会责任
1、公平的含义:公平是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既要分担的责任,又能得到应得到的利益。
2、维护社会公平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答:①能促使社会合作取得成功,有利于社会合作的不断延续;②能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③能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社会矛盾,减少或避免社会冲突,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
3、中学生如何维护社会公平?
答:①树立社会公平意识;②积极承担社会责任;③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又不侵害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④自觉维护社会公平。
4、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的区分标准:凡是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有利于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行为,反之就是非正义行为。
5、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答:①要为人正直;②要有强烈的规则意识;③要坚持正义的标准;④不侵犯他人的利益;⑤要鄙视和制止非正义行为。
6、责任的定义:责任是对于一个人做或不做某些事的要求。
7、身份不同,责任不同。
8、承担责任有什么影响?(承担责任付出的代价)
答:①需要耗费许多时间,影响自己一的兴趣和爱好;②要承受心理压力,耗费体力和精力,甚至可能影响健康;③可能使自己的一些利益受到损失;④危险和危急时刻还有可能危及到自己的声明。
9、承担责任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①能促使自己的成长和发展;②有压力才会有动力,能激励自己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③才能赢得被人的信任,得到别人的支持和帮助;④才能获得自尊和自信,增长才干,获得社会的承认和赞誉。
10、怎样做一个付责任的人?(如何承担自己的责任?)
答:①清醒的认识到自己应负的责任,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②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养成负责任的习惯;③在责任面前,学会在选择,分清责任的主次和轻重缓急,科学安排,学会统筹兼顾,履行好自己的职责;④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⑤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11、服务社会,奉献社会:①服务、奉献社会的最有条件做到的就是服务和建设自己所在的社区。②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是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好形式。
12、中学生参加过的社会公益活动有哪些?
答:①为灾区群众捐款捐物;②参加义务植树活动;③清除小广告;④打扫社区卫生。
初一政治学习方法
同步听课法
学生听课的思路进程与教师讲课的思路进程同步前进的听课方法。听课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部分和关键环节。因为听课占了大部分时间,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形成技能、发展智力,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的。所以,听课要打主动仗,一定要使自己的“听”与教师的“讲”保持同步。所谓“同步”,就是怀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兴趣,使自己的大脑处于高度的兴奋状态,带着预习中的问题,紧紧跟上教师讲课的思路,专心听,一步不离地和教师一道积极去思考、去联想、去分析、去探索,寻找出问题的答案。这样眼、耳、脑并用,方能“心知其意”。
反之,“心不在焉,视而不风,听而不闻”,教师讲得再好,新知识也无法接受。有的学生,思维往往落后在教师的讲解后面,“跟不上步伐”,甚至对教师讲的重点、难点,因听不懂被“卡”住。面对这种情况,千万别停留在那里“死想”,而是先划上记号,暂且承认它的正确性,留待课后再去解决,要马上继续跟上教师的思路,以便不影响后边内容的听讲。善于积极思维的学生,往往又出现超载教师讲课的速度,“野马难收”,使同步听课失去了意义。
这部分学生也应该注意,既不要让自己的思维滑得太远,完完全全离开教师的思路,又不要放弃积极主动的独立思考。要在听懂的基础上,把教师所讲的重要论点、论据和分析论证的方法,用自己的话记下来,做到边听、边记、边思考,真正同步进行。
发问探索法
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进行探索的方法。在同一教室里听同一位教师的课,教材和课时相同,大家的智力也差不多,有的人漫不经心,不由自主地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有的思维活跃,深思揣摩,不断提出“为什么”。课毕,前者迷迷糊糊似懂非懂,无所补益;后者释疑若干,获益良多。可见发问探索法多么重要!俗话说:“好问无须脸红,无知才应羞耻”。不敢大胆地发问探索,结果使问题愈来愈多,学习无法深入,愈学愈被动。
既要敢于发问探索,又要善于发问探索,这就需要我们独立思考,刻苦钻研。思考了、钻研了就会不断给自己提出问题,有所发现。有位成绩优秀的同学给自己作了“五不问”的规定:已学过的基础知识未经复习不问;教科书或主要参考书没有看过不问;教师课后留下的问题未曾深入思考不问;找不到自己的矛盾所在不问;提不出自己的思路不问。学生在渴求知识的过程中,经过深思熟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既积累了知识,又培养了爱思、多思、善思和探索的习惯。
课堂笔记法
在听课过程记下必备知识的方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做好课堂笔记好处是多方面的。
第一,有助于抓住难点、重点和主要方法,便于课后再次回味教师的思路,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深化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
第二,有助于眼、耳、脑、手密切配合,协调活动,培养和提高感知、记忆、思维和写作、速记的能力;
第三,有助于把教师概括总结的知识提纲挈领地记下来,积累大量宝贵的资料,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第四,有助于课堂听讲全神贯注,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记听课笔记要做到三点:
①处理好听记的关系。作听课笔记,学生处于一种较被动的地位,往往因“听”误了“记”,或因“记”误了“听”。有的同学为处理好“听”与“记”的关系,提出“三记三不记”,即:重点的问题记,疑难之点记,教材上没有的记,次要的不记,教材上有的不记,易懂的不记。由被动转为主动。
②听、想、记结合,以想为主帅。从上课到下课,埋头死记,一股脑儿充当录音机和记录器,课堂上没认真听,更无暇思考,无暇消化,笔记虽记得很多,但脑子里却是一片空白,势必影响听课效果。有的同学抓住理解这一关键,总结了自己做笔记的方法:详略得当选择记,结合理解灵活记,抓紧时间迅速记,不懂问题特殊记。
③定期整理笔记。应当在复习中定期对笔记加以补充整理。整理笔记的过程是个分析、归纳、综合、逻辑思维的过程,不仅有利于知识的条理化、理论化,而且便于巩固记忆和培养提高自学能力。
精力集中法
上课时,学生把全部精力集中于学习之中的一种方法。现在,我们有的同学心猿意马,身在课堂,心在课外,不管教师讲得多好,对他来说出是枉然。精力集中听课的做法:
①明确的听课目的,课堂上便能较集中精力听讲,反之,坐在教室里要做到全力以赴,较为困难,因为这样的同学缺乏听课动力。
②耳脑并用,边听边思考,向自己不时提出“老师讲的论点是否与客观事实相符?”“所提供的材料是否充分、全面?这些论据是否必然得出其结论?”等等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使自己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避免注意力的分散。
③大脑活动同肌肉活动一样,经过一定时间出现疲劳。每节课结束,要走出教室作短时间休息或活动一会儿,以避免大脑疲劳而反应力下降,思考力减弱,精力不集中。
④边听边作必要的记录,以防止思想分岔。
⑤加强锻炼,保持身体健康,才会有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初一政治的特点
1)教材版本多样化,逻辑线索不明确,知识不成体系、缺乏标准表述。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除了人教版教材,很多省份也出了自己的版本。就北京而言,还有大量首师大版教材的应用。不同版本的教材差别非常大,对于课标中的要求使用不同语言进行描述。这也导致了不同地区的试题很难通用。不同于地理学科可以按照地理位置和范围安排内容,历史学科按照时间安排知识就更加明确,政治没有明确的逻辑线索。教材编写并没有完全按照个人、集体、国家三个层面安排,不同年级、不同单元知识之间层次感相对较差。
2)知识内容生活化,学习难点少,学习层次的区分度低。政治内容因为都是讲的生活现象,大量知识学生不学政治也可以在生活中学到,这降低了学科的内在魅力。对于老师来讲,这也是授课的难点,不知道讲什么,感觉学生自己看书也能看懂。所以常常出现两种极端,要么是划书讲废话,要么是完全脱离教材讲空话。在这种“枯燥乏味”的教学中,非常容易形成学生厌学的恶性循环。
3)考试要求灵活性,尤其在初一初二,在涉及道德部分,答案非常开放。因为是生活中的内容,每个孩子的生活状态有差别,所以命题人在出题时也很难设置硬性答案(也不符合政治课程的目标)。这使得考试对学习的指导和评价不明确,孩子不知道应该怎样学,也不知道学好学坏的标准。老师在判分的时候,也容易出现普遍高分的情况,使得政治真正学得好的孩子很难脱颖而出。
这三个特点看起来更像是初中政治学习中所面临的问题,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解决这些问题呢,使得咱们真正想学好政治的同学能真切感知到自己的成长,并通过考试等形式呈现出来。我想大概可以这样来操作。
1.将知识回归源头,做更深入更体系化延伸。初中的知识相当于高中知识的简化版,高中相当于大学知识的简化,政治学科本身是有其学术源头的。《道德与法治》中的很多知识,都来自于伦理学、哲学、心理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经典原理。咱们可以通过将初中教材中的知识在难度和体系两个角度进行延伸,增强学科学习的趣味性和成就感,为孩子的未来发展提前进行引导。
2.将知识与真实生活结合,放到时空中去理解。目前教材中对于知识的展开,都是从孩子身边事情举例,但是也只留在了这个层面。例子简单,有代表性,无特殊性。而实际上孩子早就明白了自己身边的例子,所以应该将政治知识从历史和世界的维度进行阐述,将生活中常见的实践和古代以及其他国家的相似情况对比理解。这种史地政交叉进行学习的方法,不仅会增强政治知识的实用性,也有利于对其他学科的学习。
3.拆解考试逻辑,通过丰富教学形式,帮助学生提升能力。开放性命题看似简单,但要拿高分并不容易,因为没有可操作的标准,使得孩子很难有针对性准备考试。其实开放性命题的关键不在于让学生去背知识,更多考察的孩子阅读理解能力、分析总结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等。老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辩论赛、头脑风暴、情景模拟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这样学习的孩子才能真正既懂知识又能考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