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通用学习方法>复习方法>

2017高中政治重点知识点归纳有哪些

欣怡分享

  学习高中政治课的,必须重视科学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对学习能力的养成,以及在考前整理好复习资料做好复习,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成绩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高中政治重点知识点归纳,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政治重点知识点归纳一

  哲学生活

  1.意识

  起源: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生理基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本质: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无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实践。

  2.意识的能动作用

  人的意识的能动性特点和表现:

  人的意识在反映客观世界时具有目的计划性;

  人的意识在反映客观世界时具有自觉选择性;

  人的意识在反映客观世界时具有主动创造性;

  人的意识在改造客观世界时能动作用的体现:

  人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即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人的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即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3.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符合客观。

  【原理内容】人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4.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

  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④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无所作为的思想。

  5.规律

  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及其方法论意义

  【原理内容】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规律是客观的,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6.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相统一辩证关系原理

  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能力以及在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具有的精神状态。

  【原理内容】人们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客观规律面前,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

  7.物质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物质的具体形态。

  物质世界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世界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8.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世界的真正统一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原理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因此,物质世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9.物质与运动辩证关系原理

  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原理内容】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

  10.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不变论。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

  11.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认识方法

  (1)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2)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3)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

  (4)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两点中的重点,不是一点论。

  12.什么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13.为什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事物内部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把不同质的事物区分开来;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只有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14.辨证否定的含义及本质

  (1)含义: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2)辨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15.实现新事物的产生和促进旧事物的灭亡的根本途径

  根本途径是辨证的否定。

  16.辨证否定观的要求

  (1)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2)不仅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还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17.辩证法按其本质说是什么?为什么?

  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因为(1)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肯定的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2)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不断运动中,因而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3)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

  18.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的要求是什么?

  (1)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

  唯物辩证法与行而上学的分歧是什么?根本分歧是什么?

  (1)分歧:辩证法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而行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2)根本分歧: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高中政治重点知识点归纳二

  经济生活

  生活与消费

  1.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3.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4.外汇汇率升高和外汇汇率跌落

  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

  5.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6.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7.价格变动会产生哪些影响?

  (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①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会受到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互为替代品/互补商品)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①调节生产规模 ②提高劳动生产率 ③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8.影响消费的因素: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当前可支配收入、对未来收入预期、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和物价水平。

  9.消费结构的含义?变化趋势?

  消费结构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变化的方向遵循由生存需要到发展需要再到享受需要。

  10.恩格尔系数的含义?变化的意义?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11.影响人们消费行为的消费心理主要有: 从众、求异、攀比、求实心理

  12.怎样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树立正确消费观)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生产、劳动与经营

  1.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②消费调节生产。

  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3.如何使公司(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公司如何经营才能成功)

  (1)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3)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4.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1)党和政府的就业政策:党和政府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

  (2)劳动者:每个劳动者都要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①树立自主择业观 ②树立竞争就业观 ③树立职业平等观 ④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5.投资方式有哪几种?怎样投资才是科学的?

  投资方式有:

  (1)存款储蓄:特点是灵活方便,比较安全,收益低。(商业银行主要业务是存款业务、贷款业务和结算业务。)

  (2)购买股票:高风险、高收益

  (3)购买债券:稳健的投资

  (4)购买商业保险:规避风险的投资

  (5)直接投资等。

  注意:

  (1)要注意投资的回报率,也要注意投资的风险性。

  (2)要注意投资的多样化,不应只局限在银行储蓄上,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给我们带来了跟多的投资机会。

  (3)投资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量力而行。

  (4)投资既要考虑个人利益,也要考虑国家利益,做到利国利民,不违反国家法律、政策。

  收入与分配

  1.我国初级阶段的个人消费品分配制度

  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我国的分配方式主要有:

  (1)按劳分配(公有制)

  (2)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个体经济)

  (3)按生产要素分配 (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土地和管理等。)

  2.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

  (1)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缩小收入差距)?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②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项重要举措。

  完善分配政策,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通过加强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

  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

  调节财政支出,保护中低收入者的经济利益,减轻老百姓的经济负担。

  增加社会保障支出,使更多的人特别是中低收入者能够享受到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3.效率和公平的辩证关系是什么?怎样实现二者的统一?

  (1)效率和公平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第一,两者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第二,两者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又存在矛盾。提高效率必然牺牲一些公平或保证公平必须放弃一些效率。

  (2)怎样实现二者的统一?

  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②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4.财政收入的来源?影响因素有哪些?

  财政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其中,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性的)和分配政策。

  5.财政的作用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平稳运行

  6.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

  增值税——对企业的增值额征税。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个税特点: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入者少纳税。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7.违反税法的行为有哪些?

  偷税、欠税、骗税、抗税

  8.公民如何做到依法纳税?

  >>>下一页更多精彩“高中政治重点知识点归纳”

3791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