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通用学习方法>复习方法>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资料

素雯分享

  中学语文的文言文学习是重点,那么在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前夕,八年级的同学们应该怎样进行语文复习呢?特别是文言文这一部分。下面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的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资料,希望对您有用。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资料第一部分

  一、《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一)阅读诗歌《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回答问题

  1、李白,字 ,号 ,是我国 朝著名的 诗人,文学史上誉为“ ”。 2、《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是一首送别诗。写送别情景的诗句是 , 。

  3、 在南朝宋代诗人中,“大谢”指 ,“小谢”指 。 4、“建安骨”又称 ,指东汉末年建安时代以 、 、 三父子为首的作家群 的诗文风格。 5、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二两句蕴含了作者对时光飞逝,功业难成的精神苦闷,也饱含着诗人对污浊的政治现实的感受。

  B、三、四两句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壮阔明朗的万里秋空图画,也展示出诗人豪迈阔大的胸襟。

  C、五、六两句,上句赞美李云的风格刚健,下句自比小谢,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

  D、最后两句写作者在精神上遭受重压之后,放弃对进步理想的追求,显示出逃避现实的消极色彩。

  6、简要谈谈你对“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一句的理解和看法。

  答案:1.太白 青莲居士 唐浪漫主义 诗仙;2.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3、 谢灵运 谢眺;4、建安风骨曹操 曹丕 曹植 刚健清新;5、D6、表明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从而寄情山水,超脱尘世的豁达胸襟,但也表现了作者逃避现实的消极悲观的思想。

  (二)对《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李白的一位官为校书郎的族叔李云将要离去,李白为饯别行人而写成此诗。诗中不直言离别,而是重笔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牢骚、愤懑。

  B、此诗开头两句展示了这首诗的基调,但并没延续着写烦说忧,而是展现出另一番天地。其中三、四句写春季天高气爽,万里长风中雁群高飞,面对着这样开阔的景致,可以在高楼上把盏痛饮。

  C、结尾两句说在这个社会里理想不能实现,诗人将解除烦忧、获取自由的希望寄托在明朝,这虽是一个渺茫的幻想,但表现了他那不甘沉沦的、豁达乐观的精神。

  D、此诗开头两句用散文句法表达内心浓重的烦忧,诗的中间部分起伏跌宕,开阖变化,充分体现了诗人内心有无法解开的烦忧之结。

  (三)阅读诗歌《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回答问题

  1.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思想核心是一个字:___________。

  2.将开头两句诗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开头两句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人在此诗中运用了比喻的方法,请举一例说说其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的最后两句表现出了诗人消极的态度,对此,你如何认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愁 2.“昨日”那些时日弃我而去,不能挽留;现在的时日扰乱着我的心,使我有许多烦忧 3.显示出诗人郁结之深,忧愤之烈,心绪之乱。4.示例一:逸兴、壮思本来很不容易说清,而诗人用“欲上青天揽明月”这一比喻很形象,很具体,使人容易理解。示例二:诗人用“抽刀断水”比喻“举杯销愁”,使人更强烈地感受到了诗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不可调和,内心更加忧愁苦闷的心情。5.李白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在当时的条件下是无法解决的。因此,他总是陷于“不称意”的苦闷中。而且,只能找到“散发弄扁舟”这样一条摆脱苦闷的出路。这样做不免有些消极,但是他这样做也是在表示对恶势力的不屈服,表示与现实社会的决绝。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资料第二部分

  二、《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一)阅读诗歌《渔家傲》,回答问题

  1、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写 ,下阕写 ,笔力雄健,感情沉郁。

  2、“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亦描述。

  3、选出对《渔家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

  A.这首词是作者边地生活经历的概括,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了他的怀乡思亲的心绪。

  B.边塞风光在作者笔下苍凉悲壮。“衡阳雁去无留意”以南归大雁的径去不留,反衬出边地的荒凉,这是托物寄兴。“四面边声连角起”一句,从视觉上进一步加深悲凉的感受。至“千嶂里”两句,又从听觉上把整个塞上荒僻的情景生动形象地描画出来,使读者如身临其境。

  C.“浊酒一杯家万里”,由写人的生活细节转入人物内心的刻画。“家万里”归去已不易,“燕然未勒”归去更无望。真是“举杯消愁愁更愁”。

  D.“不寐”又紧密地把上景下情联系在一起。“羌管悠悠”是“不寐”时之所闻;“霜满地”是“不寐”时之所见。内情外景达到了水乳交融的艺术境界。

  4、“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一句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1、塞下秋景、守边将士思乡报国之情2、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异常荒凉3、B4、此时此刻,驻守在边关重镇、满怀乡愁的将士们个个难以入睡,将军整日操劳,白发染白了双鬓;久征在外的士兵们艰苦异常,止不住悄悄地流泪。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言之成理即可)评分:本题2分,答对一个方面得1分,意思对即可。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资料第三部分

  1、(洛阳市)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B.“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

  (1)D (2)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言之成理即可)

  2、(遵义市)阅读范仲淹的《渔家傲》,回答下列问题。

  1、你怎样理解“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中的“寐”?(2分)

  答:

  2、从“长烟落日”,你想到了学过的哪两句诗?(2分)

  答:

  3、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答案:19、睡觉(2分)20、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2分)21、上阕侧重于描写,下阕侧重于抒情。全词表达了戍边将士建功力业的英雄气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答对一种表达方式给1分,后一问意思接近即可给2分。共4分)

  3、(泰州市)阅读范仲淹的《渔家傲》,完成下列三题。

  (1)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感情?(2分)

  (2)请揣摩“霜满地”在表达上的作用。(1分)

  (3)请赏析“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妙处。(2分)

  答案:(1)本题2分,一点1分。a、慨叹功业未立;b、思念家乡。其它如“壮志难酬、有家难归”、“爱国的情怀、思乡的苦闷”之类的意思也得全分。

  (2)本题1分。借边地夜景表达凄清悲凉之感;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表现了守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答对其中一点得全分,若答“交代时令特征”或“借景抒情”、“渲染气氛”之类的内容,也得1分)

  (3)本题2分。写出了塞外的奇异(壮阔)风光;反映宋朝守军力量薄弱,军情紧急;为下阕抒情作铺垫。(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全分)

  4.(仙桃市)品读范仲淹的《渔家傲》,然后答题。

  (1)词的上片间接点明季节的词语是“ ”(限2个字)。(1分)

  (2)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主要描写了塞下秋景之“异”;词的下片集中抒情,主要抒发了征人思乡爱国之情。

  B. 词的上片中“长烟落日孤城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相似。

  C. 词的下片中“羌管悠悠霜满地”,以如霜的月光为背景,烘托了征人凄婉的愁思。

  D. 这首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是宋词中的精品。

  解题指导:本题主要考点有分析诗歌内容、诗词意境的理解与感悟等。作者用近乎白描的手法,描摹出一幅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边塞鸟瞰图。词的下片中“羌管悠悠霜满地”,“霜满地”不是指如霜的月光,是指满眼的白霜遍地,秋景之一。作者将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相结合,抒发出边关将士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通过比较,A项符合一般诗词的规律,B项“长”“大”表示无尽头或者广阔无边,范围广,跟D项的壮阔意境相一致,C项应该结合诗题去理解,霜应该是意象,不是月亮

  答案:(1)雁去;(2)C。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资料相关文章:

1.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复习资料

2.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字词复习资料

3.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题

4.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练习题

5.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

    2278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