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有效方法
有效教学是新课程倡导一种教学理念,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客观的前提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关于有效教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有的学者认为,凡是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就是有效教学。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方法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积极的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全面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情境是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根据学生学习特点,我们要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并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它可以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思考与探索中得到促进和发展。如:在教《小露珠》这一课时,以猜谜语的形式“闪亮透明小圆球,不大不小像豆豆,花草,树叶做摇篮,摇来摇去真自在,太阳出来去无踪。”这是什么?我话音刚落,学生就争先恐后的抢答,看着学生积极的气氛,我又提出这样几个问题:小露珠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又是什么时候消失的?经过几分钟的阅读,他们很快就有了答案,有的说:是在夜幕降临时出现的,在太阳公公出来时消失。有的说:夜深人静,万物都入睡时小露珠出现,在早上七点半消失。此时我点拨到:小露珠的出现,为什么动物们和植物们都喜欢呢?小露珠要走时他们又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呢?小露珠要做时又是怎样和他们告别的呢?同学们都很积极的带着问题去阅读,然后抢着回答:就像万物都喜欢小露珠一样的心情。通过这样问题情境的创设,大大地激发了学生们探索的欲望。如此同时,我们还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再现课文生活中的真实情景,使学生进入身临其境的问题环境,从而产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快乐体验,增强求知欲和自信心,进而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精心备课
落实语文教学有效性,认真组织语文教师开展集体备课。实行“个人自备、集体议课、专人整理、上课听课、反思修改”的备课方案,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提高备课的有效性:
1、强调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考虑,以更好地实现课程的总体目标。
2、突出教学资源的开发。首先是教材资源。抓住教材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设计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其次是生活资源。紧扣教材与生活的联系,把学生带进生活之中;第三是网络资源。搜集可以利用的网络资源并精选一部分,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
3、注重教学问题的生成。在备课中考虑问题的生成,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学习活动,预测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能会产生什么问题。把提问题的权利还给每一位学生。真心做到了“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服务。
4、精心设计训练。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设计作业练习,在“新”、“趣”、“实”上功夫。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鼓励学生勤思多问。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必须构建一种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为特征,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为目标的师生和谐、积极探索、平等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而教师的作用是隐性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教师在提供了一些丰富的素材后,学生就要进行大量的自主探索。牛顿说:"如果说我对世界有些微贡献的话,那不是由于别的,而只是由于我的辛勤耐久的思索所致。"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如自己独立学习,也可以与他人合作,与老师交流・・・・・・如:我在教学《小露珠》这一课中,当同学们还在感受小露珠用自己的身体滋润了,美化了植物时。有一个同学就冒然提出问题:小露珠滋润植物,美化植物,装点着植物,可他自己呢?这时让你的课堂掀起一个小小的高潮,那是再自然不过了。课堂上的学习气氛非常浓厚,学生相互合作,交流欲望极高。因此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及灵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迸射出创造性的火花。
四、有效练习,深化课堂
语文教学担负着言语技能训练、思维训练和情感熏陶等多重任务,但言语技能原型训练是有效课堂教学的立足点。因此,要构建有效的课堂语文教学,语文教师要落实知识点,抓准精练点,促成调动学生听说读写思能动性、形成技能、技巧,达到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及应用,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化。这是《花钟》教学中的一个言语训练片段:师:找一找这些花开花的时间? 生:午时花十二点左右开。师:“左右”这个词可以去掉说午时花十二点开吗? 生:不可以。师:为什么? 生:去掉后表示一定在十二点开了,而花开花的时间没那么准确的。师:说得真好,加上“左右”显得更准确。还有与“左右”相近的词语? 生:大致、估计、大概、大约 师:在句子中用上这些词语,会让我们说的话更加准确,可信。用上这些词语说说其他花开花的时间生:…… 古代关于教学方法的故事,“授之以金,不如予之点金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均是教授学生学习方法的名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堂的基本特点。”我们学习语文的根本目的在于能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会听说读写,这应该是语文课的“保底工程”,也是学生成长中坚实的塔基。在这一教学片段中,抓住了“左右”一词,体会意思,找相近词语,从而掌握用语的科学性、准确性。夯实基础,突出重点,有效地训练了言语应用技能。有效的语言文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根,要牢牢抓住,实实掌握,不能忽略和放松。“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激发学生热爱语文的有效教学方法
(一) 明确目标激趣法。
目标分为学年目标,学期目标,月目标,周目标,课目标。教师的教育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奏效,而是在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渗透中达到的。学生明确了每一时间段的学习目标,学习的难度就会降低,学习的方向就会明确,随着小目标的一个一个实现,学生的自信心会慢慢的培养起来,有了自信,就产生了兴趣。
(二) 设疑激趣法
教学环节的设计,要尽力去打破学生头脑的“平静”,激发学生思维活动“波澜”。也就是激发学生的疑问,引发他们在生疑--置疑--释疑的循环往复中探求新知,发展智能。
常言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有疑,有疑才会有思,有思学问才会长进。所谓设疑就是创设问题情境。以此激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和求知欲,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
(三) 竞争激趣法
初中学生朝气蓬勃,精力旺盛,求知欲强,有竞争意识。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适当开展一些竞赛活动,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可以开展的竞赛有很多,如:诗歌朗诵比赛,成语接龙比赛,学习小报比赛,作文竞赛等。
在竞争中,学生踊跃参与,激烈拼搏,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竞争中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更增强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 情感激趣法
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情感是丰富的,教师要善于挖掘文学作品中的情感价值,使之为学生情感的触发引路。
一首诗词,一篇文章,一部电影,都可以成为一个良好的情感导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有效地利用各种学习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激发兴趣。
生活中处处皆是语文,教师有广泛的阅读,才能有效的搜集对语文教学有帮助的资源、信息。例如在教学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时,文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内涵较深,如果学生只从课文中理解,其深刻内涵是不能体会的。我推荐学生阅读余秋雨老师的《苏东坡突围》一书,并且在教学课件中适当的引用文中片段,使学生对苏东坡其人及他的生活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从而深刻理解文章内容。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资源越来越丰富,它也逐渐成为我们教学最好的助手。制作课件、选择图片、搜集信息······这些教学设计都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进行语文实践活动课《保护野生动物》时,大量的野生动物图片和相关的野生动物信息都是从网上下载并设计在课件中的,不仅吸引了学生的兴趣,也丰富了学生的视野。
初中生对电影电视有着浓厚的兴趣,适当引导,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学《生命与和平相爱》一文时,大多数学生对犹太民族了解不多,我在课前让他们观看《美丽人生》这部电影,让他们对犹太人的不幸、坚强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在讲授课文时,学生能够更加专注,有认同感。
看过“语文教学的有效方法”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