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法律网>司法考试>司考资料>

国家干部刑法知识的考试题目

李婉分享

  对于每个城市的领导干部来说,基本的法律知识是必须掌握熟记的,而法律知识中也包括了刑法知识。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国家干部刑法知识试卷,希望对你有用!

  国家干部刑法知识试卷选择题

  1.职务犯罪的侦查机关是( )。

  A.公安机关 B.检察机关 C.人民法院 D.司法行政机关

  2.预防职务犯罪应当坚持的基本原则是( )。

  A.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B.打防并举,重在打击

  C.打防并举,重在预防 D.打防并举,标本兼治

  3.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贪污贿赂犯罪的主体主要是( )。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国家工作人员

  C.一般人员 D.公职人员

  4.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渎职犯罪的主体是( )。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国家工作人员

  C. 一般人员 D. 公职人员

  5.检察机关在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的最大优势( )。

  A.查办案件的职能优势 B.思想道德教育优势

  C.机构设臵优势 D.法律监督优势

  6.非由于举报人主观故意而造成的举报失实,对于举报人( )。

  A.应追究法律责任 B.不追究法律责任

  C.给予行政处分 D.追究刑事责任

  7.监察、审计、质监部门在依法履行监督职责的过程中,发现涉嫌职务犯罪的,应当及时移送( )。

  A.人民检察院 B.人民法院 C.公安机关 D.司法行政机关

  8.除特殊情形外,行贿数额在( )以上的,应当立案。

  A.1万元 B.3千元 C.5千元 D.2千元

  9.( )是腐败最严重的表现形式。

  A.职务犯罪 B.危害国家安全犯罪

  C.危害公共安全犯罪 D.渎职罪

  10.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构成( )。

  A.滥用职权罪 B.玩忽职守罪 C.徇私舞弊罪 D. 渎职罪

  11.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 ( ) 。

  A.以行贿罪追究刑事责任

  B.以职务侵占罪追究刑事责任

  C.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给予行政处分

  D.以受贿罪追究刑事责任

  12.国家工作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中或者对外交往中接受礼物,依照国家规定应当交公而不交公,数额较大的,以( )追究刑事责任。

  A.侵占罪 B.受贿罪 C.贪污罪 D. 渎职罪

  13.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 ( )罪。

  A.挪用公款 B.贪污 C.职务侵占 D.私分国有资产

  14.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 )论处。

  A.贪污 B.受贿

  C.私分国有资产 D.巨额财产来源不明

  15.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 )论处。

  A.介绍贿赂 B.行贿 C.受贿 D.贪污

  16.向国家工作人员介绍贿赂,情节严重的行为,是介绍贿赂罪。其中,对涉嫌介绍个人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数额在( )以上的,应予立案。

  A.2千元 B.5千元 C.1万元 D.2万元

  17.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或者支出明显超出合法收入,差额巨大,而本人又不能说明其来源是合法的行为。对于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数额在( )的,应予立案。

  A.5万元以上 B.10万元以上 C.20万元以上 D.30万元以上

  18.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3人以上,或者轻伤( )以上的,应予立案。

  A.5人 B.6人 C.8人 D.10人

  19.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的主体是( )。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司法工作人员

  C.国家工作人员 D.行政执法人员

  20.刑讯逼供罪是指( )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肉刑或者变相肉刑逼取口供的行为。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行政执法人员

  C.司法工作人员 D.国家工作人员

  21.我国刑法的形式不包括( )。

  A.刑法典 B.单行刑法 C.附属刑法 D.司法解释

  22.我国《刑法》第13条“但书”的规定,即“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应理解为( )。

  A.是犯罪,但不以犯罪论处

  B.是犯罪,但不以犯罪处罚

  C.不构成犯罪 D.是犯罪,但应免除处罚

  23.刑法是国家的( )。

  A.根本大法 B.基本法律 C.一般法律 D.重要法规

  24.国家工作人员王某,利用职权索贿2万元,应对其以( )从重处罚。

  A .贪污罪 B .滥用职权罪 C.受贿罪 D.不构成犯罪

  25.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 以( )追究刑事责任。

  A.受贿罪 B.贪污罪 C.行贿罪 D.索贿罪

  26.单位受贿数额在( )以上的,应当立案。

  A .5万元 B.10万元 C.20万元 D.30万元

  27.私分国有资产在( )上的,应当立案。

  A .5万元 B.10万元 C.20万元 D.30万元

  28.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负有追究责任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 ),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A.收受他人财物 B.不履行法律规定的追究职责

  C.参与生产、销售伪劣商品 D.包庇犯罪分子

  29.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侵犯的客体是( )。

  A.国家秘密 B.国家的保密制度

  C.国家的保密法规 D.国家安全

  30.在刑法规定的贪污贿赂罪中,( )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A.受贿罪 B.行贿罪

  C.私分罚没财物罪 D.挪用公款罪

  31.对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犯罪,索取或者收受贿赂( )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

  A.1千元 B.3千元 C.5千元 D.1万元

  32.根据刑法修正案(九)规定,对犯贪污罪且贪污数额较大或其他较重情节的,在提起公诉前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真诚悔罪、

  积极退赃,避免、减少损害结果的发生,可以()

  A.从轻处罚 B.减轻处罚 C.免除处罚 D.以上都是

  33.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获取非法利益( )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A.1万元 B.2万元 C.5万元 D.10万元

  34.某国有保险公司经理王某与该公司委派到另一非国有保险公司葱花司公务的人员李某相勾结,故意编造未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50万元,予以 私分。二人共同构成( )。

  A.私分国有资产罪 B.诈骗罪 C.贪污罪 D.职务侵占罪

  35.许某在任某市市委书记期间,强令金融机构给某公司贷款,致使1800万元人民币40万美元的贷款不能收回。许某的行为构成( )罪。

  A.玩忽职守 B.滥用职权

  C.徇私舞弊造成破产、亏损罪 D.非法经营

  36.单位进行合同诈骗的数额在( )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

  A.25万元 B.30万元 C.50万元 D.200万元

  37.甲盗窃某单位盖好印章的支票,冒充该单位人员到商店购买大量货物,甲的行为构成( )罪。

  A.诈骗 B.招摇撞骗 C.盗窃 D.盗窃和诈骗

  38.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数额在( )以上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2千元 B.5千元 C.8千元 D.1万元

  39.某边防部队军官张某,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将境外家用电器带进国内倒卖牟取暴利,偷逃税款13万元,其行为应按( )论处。

  A.走私罪 B.偷越国(边)境罪 C.叛逃罪 D.非法经营罪

  40.涉嫌私分国有资产,累计数额在( )以上的,应予立案。

  A.1万元 B.5万元 C.10万元 D.20万元

  41.个人受贿数额不满( ),但故意刁难,要挟有关单位、个人,造成恶劣影响的,以受贿罪论处。

  A.3千元 B.5千元 C.8千元 D.1万元

  42.向国家工作人员介绍贿赂,情节严重的行为是介绍贿赂罪。其中,对涉嫌介绍个人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数额在( )以上的,应予立案。

  A.2千元 B.5千元 C.1万元 D.2万元

  43.下列哪一种案件不应由人民检察院直接立案侦查?( )

  A.骗取出口退税案 B.受贿案

  C.私分国有资产案 D.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案

  44.下列情形哪一项属于自首?( )

  A.甲杀人后其父主动报案并将甲送到派出所,甲当即交代了杀人的全部事实和经过

  B.甲和乙共同贪污之后,主动到检察机关交代自己的贪污事实,但未提及乙

  C.甲和乙共同盗窃之后,主动向公安机关反映乙曾经诈骗数千元,经查证属实

  D.甲给监察局打电话,承认自己收受他人1万元贿赂,并交代了事情经过,然后出走不知所踪

  45.我国刑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用于救灾、抢险等特定款物归个人使用的,应以( )从重处罚。

  A.挪用公款罪 B.挪用特定款物罪

  C.贪污罪 D.挪用资金罪

  46.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受贿罪不同于单位受贿罪。受贿罪的主体是自然人,单位受贿罪的主体是单位

  B.行贿罪也不同于对单位行贿罪。行贿罪的主体是自然人,对单位行贿罪的主体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

  C.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来往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

  D. 对多次贪污未经处理的,以贪污数额最高的一次为标准进行处罚

  47.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主体是( )。

  A.一般主体 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C.公司、企业的主管人员 D.国家工作人员

  48.根据我国的刑法规定,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管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国有的财物的,以( )论处。

  A.贪污罪 B.挪用公款罪 C.非法所得 D.职务侵犯罪

  49.以翰旋受贿方式构成的受贿罪与一般的受贿罪的区别在于( )。

  A.主观方面不同 B.犯罪主体不同

  C.贿赂的范围不同 D.客观行为方式不同

  50.行贿罪与对单位行贿罪的主要区别在于( )。

  A.贿赂的对象不同 B.贿赂的范围不同

  C.贿赂的方式不同 D.贿赂的主体不同

  51.贪污贿赂罪的主观方面( )。

  A.是故意 B.大多数是故意,少数是过失

  C.是直接故意

  D.是直接故意并且有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目的

  52.在刑法规定的贪污贿赂罪中,( )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A.受贿罪 B.行贿罪 C.私分罚没财物罪 D.挪用公款罪

  53.行贿罪的主观方面( )。

  A.是故意 B.是故意,并且具有谋取非法利益的

  C.是故意,并且具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

  D.是故意,并具有牟利的目的

  54.玩忽职守罪在客观方面的表现是什么( )

  A.在行使职权时超越职权 B.不正确地行使职权

  C.不履行职责或者在履行职责时粗心大意

  D.在行使职权时超越权限或者不正确地行使职权

  55.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代行贿行为的( )

  A.可以减轻处罚 B.应当免除处罚

  C.应当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D.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56.有权进行司法解释的是( )。

  A.各级人民法院 B.各级人民检察院

  C.各级司法行政机关 D.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57.张某因盗窃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在交付执行前,突患严重疾病,需保外就医。有权决定张某暂予监外执行的是哪一个机关?

  ( )

  A.省监狱管理机关 B.负责交付执行的公安机关

  C.负责监所监督的检察院 D、作出生效判决的法院

  58.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 )。

  A.应当减轻处罚 B.应当从轻处罚

  C.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59.我国刑法规定,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 )

  A.追诉期限延长1倍 B.追诉期限延长2倍

  C.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D.追诉时效中断

  60. 累犯应当( )

  A.从重处罚 B.加重处罚 C.从重或者加重处罚 D.酌情处罚

  61.根据刑法修正案(九)规定,对犯贪污罪且贪污数额巨大或其他较重情节的,在提起公诉前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真诚悔罪、积极退赃,避免、减少损害结果的发生,可以( )。

  A.从轻处罚 B.减轻处罚 C.免除处罚 D.以上都是

  62.根据刑法修正案(九)的规定,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 )。

  A.无期徒刑 B.有期徒刑二十五年

  C.有期徒刑二十年 D.有期徒刑十五年

  63.根据刑法修正案(九)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的,有期徒刑执行完毕后,拘役仍须执行

  B.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的,法院可根据犯罪情节,决定有期徒刑执行完毕后,是否执行拘役

  C.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管制,或者拘役和管制的,有期徒刑、拘役执行完毕后,管制仍须执行

  D.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管制,有期徒刑执行完毕后,管制可不执行

  64.根据刑法修正案(九)的规定, 组织、领导恐怖活动组织的,最高可以判处( )。

  A.有期徒刑十五年 B.有期徒刑十年 C.无期徒刑 D.死刑

  65.根据刑法修正案(九)的规定,下列行为可能构成犯罪的是( )。

  A.阅读散播极端主义、恐怖主义的图书

  B.观看散播极端主义、恐怖主义的音像制品

  C.携带散播极端主义、恐怖主义的图书、音像制品

  D.网上下载散播极端主义、恐怖主义的相关资料

  66.根据刑法修正案(九)规定,下列关于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行为处理正确的是( )。

  A.对被买儿童没有虐待行为,不阻碍对其进行解救的,可以减轻处罚

  B.按照被买妇女的意愿,不阻碍其返回原居住地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对被买儿童没有虐待行为,不阻碍对其进行解救的,可以从轻处罚

  D.按照被买妇女的意愿,不阻碍其返回原居住地的,应当从轻处罚

  67.根据刑法修正案(九),监护人虐待被监护人,情节恶劣的,可以判处( )。

  A.管制 B. 三年以上有期徒刑

  C.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D.被监护人原谅的,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

  国家干部刑法知识试卷多选题

  1.贪污罪的主体包括( )。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C.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

  D.受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委托经营、治理国有财产的人员

  2.伪造金融票证罪中的金融票证包括( )。

  A.汇票、本票、支票 B.汇款凭证

  C.信用卡 D.信用证

  3.动植物检疫失职罪是指动植物检疫机关的检疫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实行下列行为之一,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

  A.对应当检疫的检疫物不检疫 B.伪造检疫结果

  C.延误检疫出证 D.错误出证

  4.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违反土地治理法规,滥用职权,实施下列行为,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这些行为是( )

  A.非法批准征用土地 B.非法批准占用土地

  C.非法改变土地使用方式

  D.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

  5.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 )实行打击报复、陷害的,构成报复陷害罪。

  A.控告人 B.申诉人 C.批评人 D.举报人

  6.司法工作人员私放在押的( ),构成私放在押人员罪。

  A.犯罪嫌疑人 B.被告人 C.罪犯 D.被行政拘留的人

  7.国家有关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滥用职权,对不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 ),予以批准或者登记,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构成滥用管理公司、证券职权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A.公司法人变更登记 B.公司设立、登记申请

  C.股票、债券发行申请 D.股票、债券上市申请

  8.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

  ( ),构成挪用公款罪。

  A.进行非法活动的 B.数额较大的

  C.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

  D.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

  9.对下列哪种行为,可以按其累计数额计算以确定是否构成犯罪( )。

  A.多次贪污未经处理的 B.多次走私毒品未经处理的

  C.多次偷税未经处理的 D.多次走私普通货物未经处理的

  10.挪用特定款物罪的对象有国家( )款物。

  A.抢险、救灾 B.防汛、救济 C.移民、优抚 D.开发、建设

  1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机关对当事人进行处罚,不使用罚款、没收财物单据或者使用非法定部门制

  发的罚款、没收财物单据的,当事人( )。

  A.有权拒绝处罚 B.无权拒绝处罚

  C.有权进行检举 D.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1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下列检察机关负责侦查的案件有( )。

  A.贪污贿赂犯罪案 B.国家改组人员渎职犯罪案

  C.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案 D.妨害司法犯罪案

  13.刑法中规定的国家工作人员,包括( )。

  A.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B.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C.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

  D.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14.派出所长陈某在“追逃”专项斗争中,为得到表彰,在网上通缉了7名仅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并且已受过治安处罚的人员。虽然陈某通知本派出所人员不要“抓获”这7名人员,但仍有5名人员被外地公安机关“抓获”后关押;关于陈某行为的性质,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A.陈某的行为构成滥用职权罪

  C.陈某的行为构成非法拘禁罪

  D.陈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B.陈某的行为构成玩忽职守罪

  15.甲为乙开脱罪责,送给正审理乙涉嫌非法拘禁一案的合议庭审判员丙5万元,在审判委员会上,丙试图为乙开脱罪责,但未能得逞,于是丙将收受的5万元还给甲。甲经过思想斗争,到司法机关主动交代了自己向丙行贿的行为。关于本案的处理,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

  A.对甲的行为应以行贿罪论处

  B.对丙的行为应当认定为受贿中止

  C.对甲应当适用刑法总则关于自首的处罚规定

  D.对甲可以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

  16.下列哪些情形,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从而可能构成挪用公款罪?( )

  A.国有公司经理甲将公款供亲友使用

  B.国有企业财会人员乙以个人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国有单位使用

  C.国家机关负责人丙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但未谋取个人利益

  D.国有企业的单位领导集体研究决定将公款给私有企业使用

  17.某市人民检察院接到举报后,对张某的受贿行为进行立案侦查,经过侦查和审查起诉后,发现指控其受贿罪的证据不足。但是该检察院发现张某拥有小别墅一栋、私家宝马车一部、另有近百万元银行存款,犯罪嫌疑很大。如果检察机关要追究张某的刑事责任,对张某提起公诉,需要证明下列哪些事项?( )

  A.张某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张某是国家工作人员

  C.张某的合法收入数、实际财产数以及二者之间的差距为30万元以上

  D.上述C项中所指差距部分的来源情况

  >>>下一页更多精彩“国家干部刑法知识试卷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