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法律网>劳动法>劳动关系>聘用>

企业招聘员工应调查哪些事项

丹凤分享

  企业在招聘员工时除了会要求员工填写基本的个人信息之外,还会对员工进行调查,甄别员工是否符合企业的要求。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企业招聘员工应调查哪些事项,希望对大家有用!

  企业招聘员工应调查的事项

  1、核实求职者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存在竞业限制等

  (1)招用劳动者时,要求其提供与原单位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

  (2)在无法提供证明的情况下,可做背景调查以了解是否存在未了结事宜,如住房、培训、违约金等,以及是否存在竞业限制、保密协议;

  (3)如劳动者尚未解除劳动合同,又迫切需要这样的人才,应要求其原单位出具同意该劳动者入职的书面证明;

  (4)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乙方保证在签订该劳动合同时已与其他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若因该问题引起劳动纠纷,由乙方自行承担相关责任”;

  (5)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乙方保证在签订该劳动合同时不存在与其他用人单位的保密协议、竞业禁止协议,若因该问题引起劳动纠纷,由乙方自行承担相关责任”;

  (6)如果是一定要使用该人员,但是没有办法获知他的劳动关系的情况下,可以让员工写明与原单位没有劳动关系的说明,同时让其在填写入职资料的时候将填写的经历填写在入职前已经与相关单位没有劳动关系的时间,同时在入职表后面一定要注明本人充分了解学历证明、资格证明、工作经历等资料真实是公司聘用的前提,如有虚假,公司可立即解除合同,由此造成的损失由本人负责并不予经济补偿。

  2、进行背景调查,证实工作背景的真实性,做好证据固定工作

  (1)要求劳动者入职时在个人简历及相关的资料上签字并申明真实性,并写清楚由此造成的后果和需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劳动者出示证件原件,留复印件,让其在上面签字确认;

  (2)要求劳动者在入职登记表中申明:本人充分了解学历证明、资格证明、工作经历等资料真实是公司聘用的前提,如有虚假,公司可立即解除合同,并不予经济补偿;

  (3)要求劳动签订诚信承诺书;

  (4)在规章制度中,将简历虚假等认定为“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等。

  企业在用人时需警惕的四种风险

  人与责的不匹配

  高位低配、低位高配,说的都是企业里人岗不匹配的现状。人岗不匹配通常指的是人的各项条件与岗位所要求的任职资格不匹配。但从根本上来讲,是因为个人不具备完成岗位职责的各项要求。能者多劳,让有能力的人承担重任。人尽其才,每个人都能在企业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在企业里比较常见的问题就是某些人才由于存在某些缺点而不受重视,或者某些能力强的人被一些能力平庸的人领导。人与职责的不匹配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就是人才流失,部分人才甚至流向竞争对手成为企业的敌人。

  人与权的不匹配

  当求职者到相应的岗位上去之后,他是否具有所需要的权力?答案往往是否定的。权力通常包括人事权、财务权、业务权、制度管理权、以及其它权限。企业领导者经常苦恼,权力一放就乱,权力不放的话相应人员的工作就没有效率。个人比较推崇的是由美的集团总结出来的权力使用法则:集权有道,企业在该集权的时候,对于应该集中的权力一定要集中;分权有序,一定要有序分权,而不是盲目分权;授权有章,按照规则来授权,要做到有章可循;用权有度,一定要在授权的同时懂得制衡,让权力不被滥用。

  另外,企业要重视基础配套体系的建设:思想基础,企业和下属成员要具备一个相同的价值观,企业文化能够被绝大多数成员接受和认同;人员基础,企业要有一支高素质的经理人队伍,经理人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水平越高,越容易使用好权力;制度基础,企业要有一套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体系化、制度化的制度管理体系,制度管理体系是企业权力使用的依据;制衡基础,企业的监督机制要非常强势,监督部门要有较强的专业能力,监督机制和监督部门可以确保企业的风险处于可控范围,企业员工的不良现象和不良行为在机制上处于可控。

  人与利益的不匹配

  人们常说,财散人聚、财聚人散。忽视激励和激励过度都是不正常的。我们通常说外部公平、内部公平、自我公平。外部不公平,员工的收入与企业在行业里的地位不匹配,往往会导致员工流失。内部不公平,往往会导致员工的不满,影响员工满意度。自我公平,这个员工比较容易掌握,也是员工对待不公平现象的突破口。

  人与人的不匹配

  很多企业在人才的使用时,仅仅考虑单个个体与岗位的匹配,而忽视了个体与团队的不匹配。团队搭配很重要,一阴一阳之谓道,最好的团队往往是互补性的。同质化的团队,容易存在缺陷。

  企业在用人时,需要重视员工本人与责、权、利、团队的辩证匹配。员工与岗位的匹配往往会影响岗位的职责;权力、利益往往是依据责而定,但在实践中需要根据人的不同而进行调整;员工与团队的匹配,会影响到团队的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