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法律网>法律视野>法律常识>

走私文物罪都有怎么样的立案标准

李婉分享

  在生活中,走私罪有很多种类型,而其中一种就是走私文物罪,而在法律上,对走私文物罪也有相关的立案标准。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走私文物罪的立案标准,希望能帮到你们。

  走私文物罪的立案标准

  (1)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的三级文物二件以下的;

  (2)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的二级文物二件以下或者三级文物三件以上八件以下的;

  (3)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达到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量标准,并具有造成该文物严重毁损或者无法追回等恶劣情节的。

  (4)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的一级文物一件以上或者二级文物三件以上或者三级文物九件以上的;

  (5)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达到本条第二款规定的数量标准,并造成该文物严重毁损或者无法追回的;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达到本条第二款规定的数量标准

  走私文物罪的构成要件

  客体要件:

  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对外贸易管理,具体是其中的禁止出口制度。犯罪对象是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所谓文物,是指遗存于社会、埋藏于地下、水下具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人类的历史文化遗物。根据《文物保护法》第2条的规定,文物具体包括:

  (1)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

  (2)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著名人物有关的、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教育意义和史料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3)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

  (4)重要的革命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古旧图书资料等;

  (5)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6)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等。

  作为走私对象的文物并非包括上述所有文物,而只是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所谓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是指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根据我国《文物保护法》的规定,文物出口和个人携带文物出境,都必须事先向海关申报,经国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进行鉴定并发给出口许可证才能出境,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除经国务院批准运往国外展览的外,一律禁止出境。

  根据1991年修改的文物保护法第31条的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将收藏的国家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私自出售或者私自赠送给外国人的,以走私论处,但本法第325条已将此行为单独立罪,本法实行后,此行为不再构成走私罪。

  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督,非法携带、运输、邮寄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出国(边)境的行为。其行为方式与走私武器、弹药罪一致,这里不再赘述,具体可参见有关介绍。

  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既可以是单位,亦可以是个人。

  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为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仍决意非法携带、运输、邮寄出国(边)境。过失不能构成本罪。至于其动机可多种多样、如卖给国外、赠送给国外之人等,但动机如何不影响本罪成立。

  走私文物罪的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走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9.26 法释[2000]30号)

  第三条 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的三级文物二件以下的,属于走私 文物罪“情节较轻”,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的二级文物二件以下或者三级文物三件以上八件以下的;

  (二)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达到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量标 准,并具有造成该文物严重毁损或者无法追回等恶劣情节的。 具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属于走私文物罪“情节特别严重”,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的一级文物一件以上或者二级文物三件以上或者三级文物九件以上的;

  (二)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达到本条第二款规定的数量标 准,并造成该文物严重毁损或者无法追回的;

  (三)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达到本条第二款规定的数量标准,并具有是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使用特种车进行走私等严重情节的。

  第十条第一款 单位犯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百五十二条 规定的各罪以及走私国家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分别依照本解释的有关规定处罚。

猜你感兴趣:

1.非法经营罪与走私罪的区别

2.走私武器、弹药罪都有哪些构成要件

3.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4.论刑罚的目的及其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