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读书笔记>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教学笔记

智明分享

  编者按:杜审言,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但他的孙子,就是著名的诗人杜甫。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杜审言,主要生活于武则天时代,他有个著名的孙子,叫杜甫。老爷子当年与李峤、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在文坛上也颇具名气。这四友在江湖上的地位大概类似于孤山梅庄的“江南四友”,不能算是第一流的,然而杜审言对自己的才华颇为自负,对外宣称“我的文章使屈原、宋玉的赋也成为部下,我的书法使王羲之也成为学生”,其狂傲之态可见一斑。

  后世人们知道杜审言,大多还是因为孙子杜甫,杜甫多次在诗文中谈及自己的祖父,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吾祖诗冠古”,这大概是杜甫一辈子吹得最大的牛了。当然了,杜审言之事虽算不上冠古绝今,而且留存的作品也极少,但这首《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的确是优秀之作。

  写作此诗的时候,杜审言在江阴任职;陆丞,姓名不详,此时为晋陵县丞。这两人是同郡邻县的同僚,也是文友。陆丞写了一首《早春游望》(今已失传),杜审言为此和诗一首,即为这首《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早春,正是最美好的季节;游望,放眼观望之意。“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四句话,写出了江南美妙无比的早春之景:“出”“渡”二字使得画面富于动感,充满活力;“催”有急切之意,春意已来,黄鸟却姗姗为鸣,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春来之急;“转”表现了绿萍之上阳光闪烁、跳跃的场景,仿佛要穿透绿萍与湖水,将暖意一下子融进水底。

  面对如此美妙、生机勃勃的早春之景,正常情况下,每个人都应该是喜悦的,惬意的,尽情享受的。然而人们都说诗人有一颗敏感细腻的心,如果诗人同时身为游子,其心灵当是更加敏感。一草一木,一个人一句话,都可能触发“宦游人”内心情感的弦。

  春已来,“物候新”,然而诗人不喜却“惊”,与常人的情感体验大相径庭,其中原因值得揣摩。“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读着两句诗,需要关注“独”和“偏”字:独,在这里是“只有”之意,强调面对眼前的美景,只有宦游人才会“惊”,当地人是不会这样的;偏,与“独”字相呼应,强化了这种情绪的独特性。这其实也是诗人有意着力传达给读者的意思,不要忘记,杜审言是北方人,此时在江南为官,按照他北方的生活经历,此时故乡大地还是萧瑟一片,而眼前的江南,已经春色满园了。当地人习以为常,宦游他乡的诗人则容易“大惊小怪”。

  可以说,这个“惊”字之中当有两层含义:一是惊春天来得如此之早,二是转念一想,惊觉自己已远离故乡身在江南。某种意义上来说,惊觉自己的游子身份,才是其中最主要的含义。如此想来,眼前之景越美,自己的心越哀愁;望着眼前的早春美图,心中惦念的却是故乡苍凉的中原大地。此处再美,终究非我所有;江南再好,终究是他乡,而吾心始终眷恋故乡。现代作家韩少功在《我心归去》中说,“美的,从来就是悲的”,此言甚是;他乡之美,更容易让人心生哀愁。

作者:陈浩
公众号: 教书匠陈浩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3936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