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人学校教师教育随笔
聋人学校教师应该如何去教育学生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聋人学校教师教育随笔,希望您喜欢!
聋人学校教师教育随笔篇一
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需求,为了补偿聋生身体心理上的缺陷,合理的挖掘教育教学资源,才能凸显课堂实效性,彰显课堂精彩和活力。
一、关爱学生,为他们撑起一片蓝天
苏霍母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去爱护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最为可贵的职业情感,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师爱更体现出不可估量的作用。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爱就更为重要了 。因为,聋生在生理上丧失了听觉,从小无法学会听话、说话,无法形成完整的语言信号系统,认知少,对是非辨别不清,加上他们孤僻、自私脆弱的性格,经不起外界的引诱,容易受不良行为朋友的诱惑,极易模糊视线,误入歧途。所以,作为特教老师首先应正视他们的心理缺陷,以博大的胸怀和火热的心肠充分理解、尊重和爱护他们。在思想上正面引导,做学生的知心人;在学习上因材施教,做学生的有心人;在生活上热忱关怀,做学生的贴心人。通过多渠道加深师生情感的沟通,以心换心,取得学生的信任,使他们从教师的坦诚怀中感受到被尊重和信任的喜悦,走出自卑,建立一种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新型的师生关系,达到教育培养学生的目的。
特殊学校教育教学面对学生直接交流的方法,通常采用的是看口形、看手势语或动作演示与学生交流,然而,这种直观形象的手势语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影响聋人与听人的交流,造成沟通时的障碍。当聋人融入主流社会以后,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书面语和听人们进行交往与沟通。因此,加强提高聋生的文化知识水平和写话能力就成了聋校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对写话感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这段话同样为我们指导聋校的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确定了目标。要走好习作的每一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几十年的聋教育教学实践中,答案很明确,聋生能够用手势语正确表达出课文的意思,但无法用书面语表达出来,这其实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因为聋生没有掌握好第二语言——书面语。要想使聋生能够写出通顺的句子,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非一朝一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上精心设计适合学生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尽可能地接受更多更丰富的文化知识,以补偿聋生生理心理上造成的缺陷。
二、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教师应当以身作则,以教人者先教己”。这是教师做德育工作最基本的师德要求。让学生做到的事教师首先自己要做到,处处时时用自己美的语言、美的心灵、美的行为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激励学生。虽然他们听不到你所说话的意思,但从你的表情、举动可以判断出对与错,喜与怒,模仿性强是聋生特有的特征。因此,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示范教育作用,能开启聋生心灵的大门,使他们从教师身上首先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健康,学会审美,懂法守法,全面培养聋生完整的人格。
三、教学是教师的必需专业,课堂教学是教师实现自身价值的舞台。
怎样的一堂课才是好课呢?“教材把握得好的课就是好课”思维定式必须打破。认识这个问题有四个层面:其一,教材把握得不好的课不会是一堂好课。其二,教材把握得好的课可能会是一堂好课。如果能正确地理清教材的知识脉络,有效地突破重点,有梯度地分散难点,让学生学会、会学,这样的课无疑是一堂好课。其三,对教材重组得好的课是好课。如果能根据各种资源,尤其是课题生成资源对教材进行重组,这样的课就是我们要提倡的好课。其四,对各种资源进行优化组合的课是具有现代教学特征的好课。如果只把教材作为例子,
用教师的学识、智慧和能力把各种物的资源、人的资源,静态的资源、动态的资源,本源性资源、生成性资源进行有机的的动态组合,这样的课就具有现代教育的特征,无疑是我们要不断探究的高标准的好课。
在数学课教学中,应用题、文字题、概念题是聋生学习数学的一大难点,如何理清题意,弄清楚题目中包含的数量关系,这是聋生学习理解应用题遇到的两大困难。在教学中我尝试运用了表格法来讲解应用题,
表格是一种可以十分直观呈现数据、便于观察分析各数量之间关系的一种文本表现方式,如果能应用到应用题问题分析上,是适合聋生思维特点的一大辅助工具。通过将应用题中的有关数量运用表格直观呈现出来,并引导聋生观察、分析表格中的数量关系,就可以揭示出应用题中隐含的各种数量之间的关系,因而可以较顺利地列出式子进行解答。例如讲解下面这道应用题:
王丽从家到学校,她发现骑自行车的速度比步行速度每小时多走6千米,她步行10千米所用时间和骑车走32千米所用的时间相等,求她步行的速度。
这道题里面包含的数量关系比较复杂,既有步行的速度、骑自行车的速度,又有不同的行程,加上两者的速度相差6千米,学生初看时,不容易看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如果使用表格,则可以一目了然。
将上题中有关数据列表格如下:
速度 距离 所用时间
步行 x 10 10/x
骑车 x+6 32 32/(x+6)
根据上表,结合题目中两者所用时间相等列出算式。
应用题是公认的聋校数学难点之一。其中主要问题在于聋生对应用题的题意理解上存在较大困难,一是对题中的数学术语、主要的词义不理解,如:“比谁多或少、谁比谁多或少”,“同样多”、“什么什么(的和)乘以或除以某某”等等,二是抓不住要点,看不出不同量之间的关系。其次,我还尝试过“画”应用题的方法。
所谓“画”应用题,无非是引导聋生在通读题意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把应用题中蕴含的数量关系用形象的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为什么要用“画”这种形式呢?因为聋生第二语言能力不足,无法用汉语书面语把自己理解的意思清晰地表达出来;同时手语也不方便清楚地表达应用题中抽象的概念,这种情况下让学生用图画来表达,则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学生通过画示意图、线段图、几何图等,充分发挥其形象思维能力强的优势,并能有效结合抽象的数学概念,两者相互促进,均衡统一,一举两得,何乐不为耶?
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一)、数学教学中整合后继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内容一方面固然必须建立在学生前知识的基础上,另一方面也必须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后继知识铺平道路。在教学中,教师优化重组教学内容,从聋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往往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如行程问题,学生理解的往往不多,能正确列出方程大有人在。
(二)、在数学教学中适当整合游戏活动。 我时常思考,为什么学生对打球类、跳舞等很“用功”,乐此不疲、废寝忘食。而上课和作业时却时常走神,显得无精打采了,时常要老师严加督促。细之想,这些活动一方面是没有压力,学生玩得轻松;二是新异、刺激、引人入胜。于是,我就想:迎合学生爱玩的天性,数学课中整合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来丰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例如,在上“行程问题”内容时,结合学生平时常玩的小赛车比赛,通过玩,可以使抽象的相遇问题、追赶问题、相距问题等行程问题应用题在学生玩的过程中得以领悟。“计算课”时,可让学生玩“找朋友”等游戏,使学生的计算轻松过关,通过游戏活动来充实课堂教学形式,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奋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数学教学中整合实践活动 。小学数学教学是数学的启蒙教学,不尽要落实双基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还应注重培养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获取知识,并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的能力。实际上,通过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会产生新的问题,促使学生进行协作探讨,自觉地去学习新的知识,努力地去克服困难。例如教学“测量”,可让学生测量各种运动场地的面积,教学楼走廊面积,房子高度。通过数地砖和墙砖的块数来算出墙和地的面积等。学了体积、容积后,让学生算算家中水桶的容积,桌子所占体积等。让学生通过买卖各种商品,来实践结算等基本商业行为的数学实践应用等等,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
(四)、数学教学中整合信息技术 。21世纪知识的极大丰富,要求我们教师在数学课中一方面要重视学生之间的信交流和收集能力,另一方面还要重视利用计算机等作为辅助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效率。另外,还要培养学生利用多种信息载体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在信息社会中的初步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
数学整合是一门博大精深的教学内容,作为数学教师,只要我们精心组织,探究教材内涵,细心研究学生的心理。加上对他们无微不致的关心爱护,言传身教,整合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我想学生在各方面一定会收益非浅。
聋人学校教师教育随笔篇二
聋哑学校的语文教学和健全学校有所不同,它肩负着培养耳聋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特殊任务,它对耳聋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生产知识和技能、提高思想认识、发展思维能力、发展智力、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都有直接的影响。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使笔者认识到研究和总结聋哑学校的语文教学规律,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让耳聋学生掌握语文工具能力,不但有着实际需要,而且有着特殊意义。
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由于耳聋学生丧失了听力,他们在学习语文时与正常儿童相比有很大的困难。在入学前一般都不会说话,或者是不能流利的讲话,所以只能以手代口,以目代耳,用比比划划的手势与人们进行交往。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尊心的增强他们更不愿意与人交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就会增加一定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首先要对聋生进行思想教育,使他们克服心理障碍,逐步激发聋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养成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他们逐步地掌握说话的技巧,并结合手语在掌握多种语言的基础上完成语文的授课任务,提高聋哑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要贯彻以口语教学为主的原则
口语是口头交际使用的语言,是用嘴说,用耳朵听的,人类的口语一开始就是有声语言,因此,语言在满足交往需要的同时,又为思维的发展服务。人们借助语言把思维活动的成果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从而促进了思维的发展。健全儿童在学习语文时“语”是一种强大的因素,他们主要是用口语来读书和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而聋哑儿童则不然,他们在读和回答问题时,说得是一些让人很难懂的语言,并且借助一定的手势加之自己的面部表情来完成这些问题,这就决定了聋哑儿童学习语文的困难程度。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让他们也能够按教师提出的问题去思考,并能圆满地回答出来,这又要求我们在上每一堂语文课都要进行口语训练,在讲课时要面对学生,要让学生注意观察教师的口型,课堂上多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用口语来回答,每天还要安排一定的朗读时间。笔者认为这样进行训练,只要持之以恒,就能收到一定的效果。
三、口语和手语的教学要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聋哑学校的语文教学中,由于聋哑儿童的听觉失去作用,口语表达能力差,利用手语教学就很重要,而且这些特殊的学生在长期的生活中为了克服自身的缺陷给生活带来的困难,已经形成了特殊的语言形式(手势语和手指语),把口语和手语两种形式有机的结合起来,在讲课时把语气、神态、手势随着课文内容的变化而表现出来,像一名哑剧演员把孩子们一步步引入课文中,并产生喜、怒、哀、乐的共鸣,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从而更好地完成本课的授课任务。
四、要充分利用挂图和实物进行教学
在教学中除了重视口语、手语教学以外,利用挂图和实物教学也是不可忽视的,特别是聋哑儿童尤其必要,由于他们的听觉障碍,对自然界的了解也是比较片面的,他们不能很好地辨别各种声音,那么我们如何弥补他们的这一缺陷呢,笔者认为充分利用挂图和实物教学这种方法就很好。在一次公开课的教学中,笔者想把《瓢虫和蚜虫》这篇课文作为公开课,当时有些老师说这篇课文不好讲,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不了解,生活中又不经常遇到,教学起来会很困难的。听了他们的劝解,笔者反复考虑后认为这些老师的说法不是没有道理,从课文内容来讲让学生来理解确实困难,但是课本每一篇文章都要进行讲授,也不能把好讲的、学生接触到的进行讲解,而其它的课文弃之不讲,必须来一次探索,就是失败了也要在失败中吸取一些经验。因此,笔者首先对课文进行了研究,利用多媒体课件画出课文的插图,并到菜地里找来白菜和萝卜的叶子、捉来了瓢虫和蚜虫,用这些实物做教具,就可以简单清楚地讲清它们之间的关系,蚜虫专吃白菜和萝卜的叶子是害虫,而瓢虫又专吃蚜虫当然就是益虫了。通过我这样讲解,学生一目了然,即看得见,又摸得着,这节公开课就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还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
五、要深入地研究聋哑儿童的自身特点
事物的一切发展变化都要依据一定的条件,那么这些条件又要我们去努力探索和研究。聋哑儿童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又决定了他们的特殊性,要想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又必须根据这一特殊性来研究。一个班的聋哑学生他们的智力和听觉都各不相同,必须区别对待,不能吃大锅饭。有些孩子能说一些简单的词语,有些孩子有一定残余听力,有的又反应比较迟疑,所以只有对全班同学的具体情况摸清以后,才能对症下药,这就是要分门别类地进行教学。在口语训练时要尽量让能说话的学生多发言并朗读课文,让有残余听力的孩子借助助听器听课,让反应快的孩子多回答一些问题和单独完成作业,让反应慢的多看书,同时教师要多加辅导,这样就避免了那种好坏不分一起教的单一教学方法,使这些聋哑儿童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本身所具有的特点。
聋哑学校的语文教学也和普通学校的学科教学一样,是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去探索,去发现教学规律的,因此,按照科学的方法,利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根据聋哑儿童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大胆创新,那么聋哑学校的语文教学就一定能有会提高,会取得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