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与莼菜读书笔记
藕与莼菜是叶圣陶写的一篇有关乡愁的文章。读完藕与莼菜,你打算如何做笔记呢?不妨来看看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藕与莼菜读书笔记,希望你喜欢。
藕与莼菜读书笔记篇一
叶圣陶对故乡的怀念系于藕与莼菜,或者说是这两样东西勾起了他的故乡情.作者用简洁又精致的笔触,对普通的事物赋予了深情,表达了他强烈的思乡之情.
有些滋味无以言表,甘清爽口又余韵徐歇,是为至善,譬如佳藕与莼羹;有些思绪,似有还无又欲辨忘言,是为至纯,譬如初恋与乡情。
人生难免漂泊辗转。于是乡之于人,便渐渐淡而又淡,几乎淹没在生活的艰辛之中了。但“春蚕到死丝方尽”,乡之于人,却又如藕断而丝连,纵使相隔天涯,只要这根丝线被轻轻触碰,心便俶尔飞忽到乡之所在。皆因乡有亲人与爱友,童年与回忆。于是,这深浓的乡愁,便成了无味之味的游子最恋。
叶圣陶先生的散文《藕与莼菜》便充斥着这样一种似淡还浓的乡情。
何处无藕?何地无莼菜?但故乡的藕与莼菜确乎有着那么一种独特的韵味。
故乡的藕是随着新秋而来的,是伴着质朴、健美的乡亲而来的,是莹白如玉的珍品,也是遍及人家的常味。叶先生怀念的,便不仅是莹白的玉节,也不是清甘甜美的口感,而是随之而至的故乡的情味,故乡的声色,故乡的人……于是确乎成了珍品,在上海果品铺中身价百倍,代价而沽的故乡佳藕,便因少了这一份乡情而使人无从欣羡。于是从家乡辗转而来的藕节,虽已无形可赏,无味可品,却使叶先生忽而忆起故乡来。忆起故乡的人,故乡的景,故乡的情。
藕本是野蔌,而莼则是要盛在金瓯中慢慢品味的佳肴。在上海,莼菜是要上馆子才能享用得到的美食。而在故乡,它却是叶先生春日的家常便饭。盈满了诗情画意的莼菜,因故乡的清新、自由、质朴而亲切,令人心醉。
这一秋一春中饱含了叶先生对故乡的爱恋。
叶先生的故乡原是小镇,远比不了上海这样大都市的繁华。但故乡充满着自由与清新,充满着质朴与善良,充满着纯洁与诗意……这也是大都市的庸俗、污秽无法望其项背的。于是,故乡的佳偶离乡而变成脑满肠肥的阔绰子弟的新食,由爽口甘美如幼女到干涩枯瘠如乞丐,便使叶先生恋着故乡了。
人皆有情,物我相依。叶先生的乡愁,我们又何尝未有?远离亲朋,独在异地,莫说是故乡的佳味,便是偶尔飘忽于耳的一句乡音,也会让我泪盈于睫。
乡愁,是月圆之夜,游子杯中的残酒。未必浓烈,但却醉人;乡愁,是秋风起处的落叶,翩飞倦舞,却终压心怀;乡愁,是雪后初晴,泥上的鸿爪之痕,鸿已远去,心却随行……
乡愁,是王维笔下“遍插茱萸少一人”的遥忆;是王湾口中“归雁洛阳边”的怅惘;是流沙河床下曾鸣唱过的蟋蟀;是余光中泪眼中长长的海峡……
乡愁,是淡之又淡的一丝牵挂,是浓之又浓的一缕心魂;是心之所倚,是情之所牵,是魂之所系,是梦之所萦……
乡愁,是一曲无韵之歌,是一份无味之味的人间至情。
藕与莼菜读书笔记篇二
这个平静的用笔记录下感动的作者,在藕与莼菜间徘徊犹豫,不禁地又使我再一次叹气,再一次无奈,不由落下几滴泪,心灵之深的平详森林中的那琴弦,又被轻而易举地拨动了,乐声传得很远,虽然也很轻。
每个人都有最珍惜的东西,也许那小小的平凡下蕴藏着无限的感动和永难消散的记忆,正如叶圣陶,正如他和他的藕与莼菜。他从家乡外出,那时可能是毫不迟疑地,就一步一步跨出寻梦的步伐,没有回头,只有执著的坚定和自信。而几年后,经过了些许的风雨和磨炼,以为没有时间去想家,以为不会去念家,然而 也许他自己都不知道,在字里行间颤抖的深情,已表露无遗。明明嚼着的是清香美味的藕,为什么会有无奈和失落?为什么我觉得他嚼的是淡而浓烈的乡愁?也许,他比自己想象中更想家吧。否则,又怎会把普通的藕的味记得如此牢固不灭?
他说,“若无所牵系,更何所恋念?”这句话,竟有一种轻轻的苦涩:藕,是在依念家乡了;而家乡,则是在依念那远隔的亲人了吧。一种悲哀又难以言喻地爬上心头,空气中,似乎有藕淡雅的味道,似乎还有一种薄薄的想念和依系,让人担心风一吹,就散了。
是谁,拨动了我心灵的那一根琴弦?是叶圣陶,还是他的乡愁?是藕与莼菜,还是那句话?我不想去分辨了,只要自己明白,就好,只要弄清自己牵系所在,恋念之地就足够了。
心灵之深,被照入一缕阳光,然后寂静无声……
藕与莼菜读书笔记篇三
怀旧和思乡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两种母题,叶圣陶的这篇散文主题就是怀旧,由于身在他乡上海,这种时间上的怀旧与空间上的游子思乡又交织在了一畦畦,互相激荡,演化出流传的艺术精品。《藕与莼菜》从故乡的两种食品入手,从吃藕而怀念起故乡,由藕而联想起莼菜,由这两种食品而联想起故乡的人,亲密的家人和知心的朋友,并在都市与乡村的对比中隐隐流露出赞美乡村、批判都市的意味,和返归自然与乡村的情感,令人联想起卢梭对“高尚的野蛮人”的赞叹与对现代文明病的批判。
艺术成就:叶圣陶的散文因文字平稳流畅、布局严谨有序而经常被选入中小学课本中,《藕与莼菜》就体现了这样的特点:
首先,讲究谋篇布局,结构缜密完整,重视结语。从通篇结构来看,作者重视的是平实、严谨,一如作者本人,不图奇巧,但求坚稳,以“法度”为文,不曾自命“特殊的天才”,没有展示他对新法度的创造,却自然而然地因题定序,缘事定体。《藕与莼菜》开篇扣题,“与朋友喝酒,嚼着薄片的雪藕,忽而怀念起故乡来了”,以藕及乡,由乡及藕,再由故乡的藕写到城里的藕,由藕联想到莼菜,由故乡的食物联想到故乡的人,将怀乡之情层层渲染,末了一句“所恋在哪里,哪里就是我们得故乡了”,迎面撒开思绪之网,一网收住了藕与莼菜,乃至故乡人、故乡景,紧紧系于一个“所恋”上,尽含怅然无奈,让全文在一声不曾发出的叹息中作罢,宛如一首非常成功的、优美的、人生的诗。其次,成功地运用了联想和对比的手法。通过家乡与此地,往昔与今日的对比手法,作者表达出了浓烈的思乡之情,以及离乡背土之后的隐微的感叹,同时将这种情绪无形地传染给了读者。第三,风格朴实自然,宁静淡泊,语言流畅。作家无论何时何地面对何事总能理智地驾驭自己的情感和笔锋,使作品既不失之于浓艳,也不流于粗疏,总是恰到好处地在“凝重中保持着秀美”,善于以清淡娟秀的笔墨细腻地表达情感。此文在选取表露思乡之情的角度上很有特点,与朋友喝酒时“忽而怀念起家乡来了”,过渡自然;“向来不恋故乡的我,想到这里,觉得故乡可爱极了”,在做了种种对比和铺垫之后,终于将隐在心底深处的强烈感情抒发出来,但直抒中间仍不乏其含蓄。“向来不恋故乡”并非是作者初衷,故意这样写无非是要让“故乡可爱极了”一句产生更强烈深情的效果而已。叶圣陶的文学语言没有五四作家所常有的欧化气味,十分讲究规范化,经得起推敲和咀嚼,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和严肃踏实的写作态度,使叶圣陶的散文为中国现代汉语的规范、纯洁、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叶圣陶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4.读书笔记精选大全
10.回望与沉思读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