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读书笔记>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笔记

木兰分享

  读完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你可以这样做笔记: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坚持正确的原则,在实践和增强实践能力中找到平衡点,就能够创造有效能,有意义而且充满祥和的人生。还想更多了解相关读书笔记,也欢迎来欣赏学习。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笔记,希望你喜欢。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笔记篇一

  习惯一:积极主动——个人愿景的原则

  一直以为所谓的主动积极是不计一切代价,主动行动,最终达成结果的一个过程,也一直以为自己是主动积极的典范,时常加班加点,任劳任怨……其实本不是这样的逻辑。主动积极的本质是内心拥有选择的力量。主动积极的人是一个拥有内在安全感和自信的成熟的人。当我们遇到外界刺激的时候,被动消极的人始终把自己当成一个受害者,自己的喜怒哀乐受控于外界刺激和他人;而主动积极的人面对刺激时会将刺激与反映之间拉开距离,利用人的四大天赋来做出选择和回应。最有感触的是公司在管理和流程上所做出一些规定,经常凭感觉(自我意识)做出负面的回应,却没有再经过想象力、良知、独立意志这一过程做出判断和回应,没有跳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局限。

  积极主动是源于价值观和原则做出的自我的选择,采取主动,并承担自我选择的责任。实践积极主动的人会从我做起,一切操之在我。积极主动的另外一个层面是要保持积极主动的心态,即专注和扩大我们的影响圈。最近付总讲坦诚,我想坦诚也是需要勇气的,更是积极主动的一个方面,对团队对企业经营管理和未来的发展,都需要全体员工积极地去思考,坦诚地自我剖析和进言,我想一个企业有这样的文化,员工和管理者有这样的品格,企业何愁不能永续经营、基业长青?

  其实我们我祖先们早就教育我们这一理念了。孔子也说过三思而后行,正是要运用人的四大天赋做出刺激的回应过程;佛学里也讲八正道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就是教我们要积极向上,而不是消极负面,这样的人生一定是快乐的人生。

  习惯二:以终为始——自我领导的原则

  以终为始,是心智创造先于实际创造,点燃生命的热情。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导演,撰写着自己的人生剧本。原以为这个词的意思是抛却以前的烦恼和事件,从现在做起开始新的旅程和目标。

  人应该有一个始终如一的人生目标和行为准则,才能在纷繁的事务中把握前进的方向。个人、家庭、团队和组织在做任何计划时,均先拟出愿景和目标,并据此塑造未来,全心投注于自己最重视的原则、价值观、关系及目标之上。所有事物都经过两次的创造,先是在脑海里,其次才是实质的创造。对个人、家庭或组织而言,使命宣言可说是愿景的最高形式,它是主要的决策,主宰了所有其它的决定。领导工作的核心,就是用右脑去思考,在共有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之后,创造出一个文化。

  叶子老师的“拍卖会”令人深有感触,思考自己人生的终极目标是什么,生命里到底真正想要和珍视的是什么,生活中到底以什么为重心,我要在我的墓志铭上留下什么。许多人埋头苦干,却不知所为何来,到头来发现追求成功的阶梯搭错了边却为时以晚。因此,我们务必掌握真正的目标,并拟订目标的过程,澄明思虑,凝聚继续向前的力量。

  还曾经看到过一段话:如果连你自己要的是什么都不知道的话,那么爱你的主又如何帮你安排呢?不是吗?而在你旁边的人,再怎么热心地为你敲锣打鼓,爱你的主也顶多给一些慈悲的安慰。因为连你自己都还没有清楚地告诉他,你要的是什么?那么你又岂能无辜地怪上帝没有为你开路呢?不是吗?

  曾听过一个故事:一群意气风发的天之骄子从哈佛大学毕业了,他们的智力、学历及其他条件都相差无几,临出门时,哈佛大学对他们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调查结果如下:没有目标人士占27%,后来处于社会底层的人士占27%;目标模糊的人士占60%,后来维持温饱的人士占60%;有比较清晰的短期目标的人士占10%,后来成为社会中上层的人士占10%;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人士占3%,后来成为各界成功人士3%。

  本书中第一章的最后援引了艾略特的一句话或许道出了真义:我们必不可停止探索,而一切探索的尽头,就是重回起点,并对起点有首次般的了解。

  习惯三: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则

  时间管理有诸多的著作,核心内容不外乎时间管理矩阵。我们总是被各种力量所左右,我们总是随波逐流……哪些事情紧急而重要?哪些事情重要却不紧急?哪些事情紧急却不重要?哪些事情不紧急也不重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到底该怎么做?

  要事第一提供了一个模型:在从容与救火之间,要做一个选择:更多去关注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从此入手,消除干扰,启动一个良性循环系统。

  要事第一即实质的创造,是目标、愿景、价值观及要事处理顺序的组织与实践。无论迫切性如何,个人与组织均针对要事而来,重点是,把要事放在第一顺位。

  要事第一也就是余世维口中的“做正确的事,而不是正确地做事”,也类似于现在管理界中常常强调的“目标导向”(Objectives-Oriented),即把时间分配给重要的事,而不是紧急的事。

  这一点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实行起来未必如此,需要巨大的定力、自制力和勇气。但是,书中提到的一个建议倒是可以试试,就是不管每天被紧急的事情如何缠得无法脱身,也要抽一点时间来干自己重要的事情。重要的是,不要忘记了自己的使命宣言。

  与其它区域经理沟通时了解到,公司取消办事处文员后,区域经理们承担了烦杂琐碎的文职事务,许多经理特别在月底月初时忙得不可开交,常彻夜加班赶工。我想要事第一的好习惯,或许能帮助我们摆脱压力人的困境,也建议公司能重新考虑对区域经理的定位,能让我们做应该重点要做的事。我给自己的定位是:引导(方向)、激励(斗志)、培养(能力)、服务(后方)、维护(大客户),让代表在一线全力以赴搏杀。领导者,领袖和导师也。

  习惯四:双赢思维——人际领导的原则

  双赢思维是近年来的热门词语。这个世界并不是非强即弱,非胜即败的,人际交往有六个模式,即利人利己,损人利己,舍己为人,两败俱伤,独善其身,好聚好散,而利人利己皆大欢喜即是双赢的结果,世界之大,人人都有足够的立足的空间,他人之得不必就视为自己之失。曾经有本畅销书的名字就叫《双赢》,在这本书中提到,人应该有富足心态,也就是认为世界上的资源足够让每个人都能够找到自己发挥能量的空间,其他人的成功并不会降低你成功的可能性。因为这种原因,每个人都应该在事业上把对方看成自己的伙伴,与对方合作,而不是对抗。李光耀说过:拥有阳光已经足够。

  双赢思维做为一个概念人人都能理解,但养成一种习惯,却需要正直、诚信、成熟、知足的双赢品格和远见灼识。同时我想在中国,双赢还需要一定的勇气。如“国粹”之一的麻将,规则是一个人和了,另外三家都要赔银子,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护好自己的牌,即使自己不和,也不要让别人和,独善其身或好聚好散。在本区域团队红黑牌游戏时,发现多数团队成员在乎的是输赢而非最终的结果,但最终,赢者还是明白了双赢的真正含义,也明白了修复被伤害了诚信,成本最大。

  人际关系的本质是独立、信任和互赖,双赢关系的建立需要始终如一地保持诚实、正直的品德,用礼貌、诚实、仁慈与信用来充盈你的情感帐户。生活是一个舞台,而不角斗场,我们所要做是,人人都养成双赢思维的习惯,共建双赢的规则和体系,让双赢体系存在于我们的企业,我们的团队,我们的家庭和我们的朋友中。

  习惯五:知彼解己——移情沟通的原则

  知彼解己有两层意思,即善于倾听和换位思考,正确合理表达自己的,让别人了解你的真正意思。

  首先,每个人在要表达自己的意见之前,先应该真心实意地去倾听对方的表达,真心实意地了解对方的想法,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才能做到有效的沟通,不至于曲解对方的意思或者引发对方的防卫心理。其次,依从品德第一,感情第二,理性第三的原则和顺序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和观点。听过和知道是两回事,知道和明白是两回事,明白和理解是两回事,理解和运用是两回事。

  沟通的四个基本原则:专注、完整、接纳、同理心;

  沟通的五个基本要素:点头、微笑、倾听、回应、做笔记;

  沟通分五心:喜悦心、包容心、同理心、赞美心、爱心;

  沟通分四个层次:忽视、假装、选择、留意;

  沟通又有四个误区:价值判断、追根究底、好为人师、想当然。

  真正的倾听是以平等和尊重为前提的,而真正的表达则以品德与感情为基础。知彼需要仁慈心,解己则需要勇气,能平衡两者,则可大幅提升沟通的效率。

  听翟鸿燊教授讲“高品质沟通”时有一句话印象深刻:同流才能交流,交流才能交心,交心才能交易。中国人造字很伟大,繁体的“听”字,即耳听为王,用眼睛去听,用心去听。

  沟通效果:内容传递信息,占7%,语气语调传达感觉,占38%,身态传达态度,占55%。可见身体语言在沟通中的重要性,世界上有一门专门的学问叫“身态语言”,专门研究人的肢体动作传递出人的内心的想法。所以,我常鼓励代表尽量多地去拜访客户,面对面进行沟通,这样的沟通才能事半功倍地达成目标。也常与代表进行绩效面谈,而不是只用貌似高效的电子邮件。我想一位企业领导对下属的考查亦应当多采取这样的沟通方式。而同时,更重要的,表达也不一定要非要修练什么高深的技巧,在品德和感情的基础上保持理性,一定会取得预想的效果。

  中国人一向以含蓄为优点,八十年代高仓健式的深沉冷峻还一时审美标准,似乎身体语言是中国人的弱项。我们知道了身体语言在沟通中的效果,更应该善加利用,成为我们有效沟通的有力工具。

  习惯六:统合综效——创造性合作的原则

  统合综效的精髓是珍视差异,按中国的成语说就是求同存异,说白了就是两个字“合作”,每个组织都在强调“团队精神”,统合综效其实是双赢思维与知彼解己的行动版本,在有了双赢思维作为思想基础和知彼解己作为沟通准则后,合作以追求高效的组织行为也就水到渠成了。合作中有一点很重要,也就是善于体察、学习和利用团队成员的智慧,而不是觉得自己是团队中最聪明的一员,要保持谦虚的心态,要有虚怀若谷的胸襟。

  统合综效谈的既非按照我的方式,亦非你的方式,而是整合提练出第三种远胜过你我个人之见的办法。它是互相尊重的成果,不但是了解彼此,甚至是称许彼此的歧异,欣赏对方解决问题及掌握机会的手法。个人的力量是团队和家庭统合综效的利基,能使整体获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成效。实践统合综效的人际关系和团队会扬弃敌对的态度(1+1=1/2),不以妥协为目标(1+1=11//2),也不仅止于合作(1+1=2),他们要的是创造式的合作(1+1=3或更多)。

  聪明就是能正确感知世界,精明就是急于表现自己的聪明,善于掩饰自己的聪明叫高明,能够左右高明的人叫英明。而现实世界里往往是精明的人太多,高明的人太少,英名的人基本上没有。经常会看到销售人员业绩差时,会“聪明“地找很多理由,而优秀的团队成员会相互检讨,总结改进计划。一个好的团队一定会有争论,但是争论之后就会很认真的执行,而不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什么方案也拿不出来。

  做为一个团队的领导人,统合综效的习惯尤为重要。“团队”二字,拆解开来即一个口才的人对着一群有耳朵的人说话,也说明团队里沟通的重要性。优秀团队的特征之一即团队成员的互补性,如唐僧师徒四人不失为一个优秀的团队,他们中每一位团队成员都有不同的才能和个性,也常有不同的见解,但他们的目标是坚定和一致的,而且最终他们达成了目标。一个优秀的团队领导者一定是一个坚定的目标管理者,比如唐三藏。

  本区域是一个稳定的团队,业绩也在每年稳步增长,这个团队的一大特征就是互相尊重和相互信任,每一位团队成员都有不同的处事风格,利用葛兰·帕克团队成员行为模式测试时四种不同类型的人都有,在决策上,每一位团队成员都可以坦诚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我想,这正是统合综效习惯使然。

  习惯七:不断更新——平衡的自我更新的原则

  不断更新是前六个好习惯的源泉和动力,不断更新身体、心智、精神和社会情感,只有和谐地发展自己这四个方面的能力,才能不断提升我们的产能,才能保证其余六点习惯的履行和实施效率,不至呈现老化及疲态,并迈向新的成长之径,也才能保持个人和组织的持续发展。关爱自己、提升自己,具备良好的思考、学习、创造与适应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提醒我们的经理人们,珍惜生命,开始尝试着高效管理你的工作,摆脱压力人的局面,多一点时间乐山乐水,陶冶情操。人生最高明的投资策略莫过于在生理,心智,心灵及社会情感方面,从日积月累的进展中,不但拓展了自我成长空间,也协助了他人成长。

  以上七个习惯并非零落、分散的心理法则,它们符合成长规律,由以“你”为核心的依赖,到以“我”为核心的独立,再到以“我们”为核心的互赖,由个人领域走向公众领域,由嗷嗷待哺到长大成人,这就是“成熟模式”。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笔记篇二

  该书在大陆最早的版本,是三联出版社印刷的台湾译本,书名为《与成功有约》。我最早接触的就是那个版本,一口气读完了,感受颇多,可惜未能将书内理论悉数用于实践——这点将在本文中加以检讨。昨晚方知道要写读后感,匆促浏览了一遍,写下几点感想。

  一、个人道德完善的重要性

  开头,Covey就对近年来成功励志类书籍所倡导的急功近利观念进行了检讨,极力推崇以富兰克林自传为代表的传统著作注重道德修养的观念。由此,推出本书的主题:完善自我,由内而外。

  在《富兰克林自传》里,最重要也是最精彩的一篇文章就是他的个人道德完善计划,讲述的是个人如何修炼、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其中注重的十三种品质包括自制、慎言、秩序、坚定、勤勉、诚实、公正、宽容、整洁、平静、忠诚、谦虚和节俭。有意对此问题加以探讨的,可以翻阅本书,不过要看他自己写的,不要看别人写的。市面上有些别人给他写的自传,已经部分地失去了阅读和学习的价值。

  二、从哪个角度出发看问题

  年前在蓟县参加培训时,

  聂老师多次强调要从学员的角度来表达。这里,也就是要充分摆正自己的位置,知彼解己。这大概是第五个习惯的内容吧。

  无私的爱,可以给人安全感与自信心,鼓励个人肯定自我,追求成长。这是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在很多人看来好像无法做到,但唯有无私的境界,方能激发对方的主动积极反应,而这也是培训和做工作生活最重要的一点。在培训时,如果始终将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那么付出就将大打折扣,因为已经丧失了主动积极的心态,保持平衡成了自己追求的目标。我们应该把学员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主动积极地为他们着想,全面地考虑他们的问题。至于其他,我们不可能不考虑,但那是服务前和服务后的事情,服务中,学员的利益是第一位的。如果学员感受到培训师的真诚与热情,他们肯定也会做出更为积极的回应。

  只要自认是为人服务,都能把工作做好;若为私利,就不能如此成功。

  在急功近利、浮躁盛行的年代,走捷径成为人们普遍的追求。但为了自己终生的幸福和快乐,保持一个平和、积极的心态吧。或许,无私了,平淡了,才是自己成功最坚实的基础。

  三、螺旋式上升

  本书的主题结构为依赖——独立——互赖,这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趋势。在依赖状态下,围绕着“你”这个概念,自己缺乏主动积极性,凡事需要别人的指教、指导,凡事也都归于外在环境与他人,无法挖掘、发挥个人潜力。到了独立状态,着眼于“我”的概念,可以自立,可以为自己负责,更可以自由选择。而到了互赖状态,则由小我上升到了大我,能够从全局的观念考虑集体的问题,实现更大的利益。每一次状态提升,都是人生更高境界的实现,都是个人心智模式的改善,让人看的更高、更远,也能实现更大的成功。

  人生如此,类似于读书:薄——厚——薄。厚薄之间的变换,不也是不断的提升自我吗?

  四、选择的自由

  这是让我感受最深的一点:刺激——反应——回应。在本书续本《高效能人士的第八个习惯》,作者对此作了进一步的阐释。人生无时无处不在选择、决策,然而,面对同样一个挑战、机遇,不同的人得到了不同的结果,其关键所在,就是他们的选择不同。

  从根本上说,我们都是选择的结果,而不是环境或者培养的结果。我们通过选择来决定着自己。如果我们已经让自己的现在由自己的过去来掌控,难道我们还要让自己的未来也如此吗?记住:

  在刺激和回应之间有一段空间。

  在这段空间里,我们有自由和能力去选择自己的回应。

  我们的成长和幸福取决于我们的回应。

  这里进一步印证题记里的那段话: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心态,心态决定命运。我们的思想、想法,决定了选择,决定了习惯,并进一步决定了我们的心态和命运。Frankl的个人经验,也印证了选择的重要性。

  做出积极、主动的选择,努力拓展个人空间,争取最大的幸福和快乐。

  五、永远保持积极的心态

  消极者,总是将责任推给环境,推给他人。因此,他们总是将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或者环境来主宰,而丧失了自主权。他们的心态无法始终保持平和,而失衡的心态,则使得他们无法平静、快乐、幸福。

  保持积极的心态,积极地面对机遇、困难和挑战,积极地作出选择和回应,积极地争取最积极的结果!

  六、信任与沟通

  有关信任和沟通的话题,已经为人们所普遍讨论。通过阅读本书,我进一步加强了对此问题的认识。

  沟通是解决问题的最根本方式,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中普遍存在。找工作的时候,让对方了解自己、接受自己,我们在沟通。当我们面临一些问题,需要别人来协同解决时,我们在沟通。当我们与朋友畅谈理想、畅谈人生时,我们在沟通。沟通无处不在!

  信任是沟通的前提和基石。没有了信任,沟通就失去了其存在价值。试想,互不信任的沟通,能得到什么结果呢?即使能得到一定结果,能满意吗?

  七、为什么自己未能切实应用原则

  上次学习这本书的时候,也是热血沸腾、激情澎湃。为什么自己未能真正落实呢?第一,个人的意志力不够,这恐怕是最深层次的原因。第二,检查、反省的力度不够。第三,未将学习应用该书的各项原则真正重视起来。第四、七个习惯的建立,需要长期的努力。第五,可能也是做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自己对书中内容的参悟不够。

  为了真正落实各项原则,必须制定学习计划,用计划来约束自己。一个可行的对策,是建立一个团队,定期检查、讨论自己应用过程中的问题、感受,也就是分享吧。再者,平时要加强对自身的反省,力争每日三省吾身,随时检查自己的功过得失,且以七个习惯作为标准。最后,原则的东西始终不能丢,也就是要反复经常地学习本书,而实践也能进一步促进对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1150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