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民俗文化>对联>

谜语联隐字联大全(2)

若木分享
该联也是隐字联。上联出自《战国策》中“士为知己者死”,下联出自《北史》中“卿本佳人,奈何作贼?”该联联首嵌名,联尾歇后,直呼其名,巧妙地讽刺王士卿是“死人”和“贼人”。

  《战国策》清末,军阀袁世凯窃国称帝,遭到全国人民唾弃。有人送他一隐字联:

  『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礼义廉。』

  上联隐“八”,意喻“忘八”,谐“王八”之音;下联隐“耻”,意喻“无耻”。联语唾骂袁世凯“王八”“无耻”,大快人心,令人拍案叫绝。

  古时曾有人在家门口贴了一副与众不同的对联:

  上联:二二三三四四五

  下联:六六七七八八九

  横批:二四七三

  这是一副特殊的对联,它是由数字组成的, 而且是一副隐字联,上联缺“一”、下联少 “十”,利用数字谐音连起来是“缺衣少食”,而横批则是:“儿( 2)死(4)妻(7)散(3)”。

  原来这户人家在利用数字对联向人 们诉说社会的黑暗呢!

  以前,一位穷文人贴过这么一副对联:二三四五;六七八九。该联从一到十这十个数字中藏去“一”和“十”两字,影射“缺衣少食”,表现了他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礼义廉。此联上句隐“八”字,意为“忘八”;下句隐“耻”字,暗指“无耻”。这是以前人们常用来讽刺奸臣、坏人的对联。传说有位医生名叫吉生。医道不精,误人甚多。人们对他甚为不满,以至请人送他一副对联:未必逢凶化;何曾起死回。这对联妙在将逢凶化吉,起死回生二成语隐去末字。而隐去的这二字,便是庸医的名字。

  章太炎与康有为政见不合,曾作嵌字联骂康:国之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上句是《中庸》“国之将亡,必有妖孽”隐去“妖孽”二字;下句是《论语》“老而不死是为贼”隐去“贼”字。能作如此妙联,章太炎不愧为国学大师。

  过去的小旅店(客栈)门口常见“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之类对联。曾有位聪明的店主,将该联改为:未晚先投二十八;鸡鸣早看三十三。古代天文学有“二十八宿”、“三十三天”之说,(这里的“宿”和“天”二字隐去,)更使人觉得别有趣味。

  清末,有一对同窗好友。一位河北人,姓薛;一位江南人,姓娄。后者先发迹,薛南下向他求职。娄说,我出一上联,你先对后再说吧。薛见他的出句为“江南日暖难存雪”。雪,谐音,隐寓“薛”。姓薛的洞明其意,悻悻北返,另谋生计。后来姓薛的得志,姓娄的潦倒。娄反倒北上向薛求助。薛说,你以前出的上联,我对出来了:“塞北风高不住楼”。楼,娄一样谐音,也是拒人门外之意,娄回想往事,大惭而去。

132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