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读后感高中生
《目送》是一本奇妙的书。淡淡的文字,平淡的语调,细腻的感受,完全没有华丽的影子,也没什么大悲大喜。但却能让人很认真地读下去,在无形间净化着我们那被尘埃腐蚀的心灵。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目送读后感高中生,欢迎查阅。
目送读后感高中生1
后天是九九重阳节,也是老人节,因明后天有事怕没时间去父母家,于是我便决定今天去看望父母。
11点多我给妈妈打了电话问问在不在家,妈妈说在家,正要煮饺子呢,一块过来吃口吧,我说刚吃完一会儿,你们先吃吧,不用等我。
我简单的收拾了一下,便去蔬菜水果批发大院买了一些水果。到父母家的时候已经是中午12点半了,妈妈跟我说他们刚吃完,问我要不要在吃点,我说不饿,等饿了再吃吧。见爸爸坐沙发里看电视,便问候了几句,爸爸今天的气色比以前好了很多,人也胖了一些,见到我来非常的高兴,感觉有说不完的话似的。爸爸告诉我你三叔来了,在里屋睡觉呢。我说哦,好几年没有见过我三叔了。
在我的印象里三叔非常的健谈,人长的也精神,脑瓜灵活,三叔曾经做过教师工作,后来又在政府机关工作,说话很有条理,脾气还好。正和父母聊天的时候,有人敲门,原来是找父母打麻将的。三叔可能也听到了动静,从里屋走出来,我看到三叔第一眼的时候都有些愣了,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我眼里的三叔,瘦瘦的身材,矮矮的个头,满头的白发,整个人老了很多。听妈妈说三叔早上七点多就来了,早饭也是在父母家吃的,我也没敢多问什么,只是觉得人怎么突然间一下就老了呢,我想人老了都很恋旧吧,以前他们哥兄弟走动的并不怎么勤,奶奶走的早,是爷爷一手把他们拉扯大的,现在他们也都步入了爷爷辈,年轻的时候也曾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吵过,可是亲兄弟打断骨头连着筋,到老了还是这哥几个在走动,还是哥兄弟在一起觉得亲切。
爸爸在七个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二,虽然是老二,但大家有事都来找他商量,妈妈对待大伯和几个叔叔、姑姑都象自己的亲兄弟姐妹一样,他们一来,妈妈都要到市场去买一大堆菜,然后亲自下厨。我的妈妈今年已经75岁了,可依然那么勤快,受苦受累从来不喊屈,都是一个人承担,我老公常跟我说,你们姐三个有你妈一半的勤劳就行了,每说这话的时候,我都会说没办法啊,谁叫你这么惯着我了,老公听了也很无语。不过在这里还真的要感谢老公一下,谢谢你这么多年来的娇惯与纵容,让我知道这份爱如许深情。
下午父母打麻将,我便睡了一会,四点多的时候我跟妈妈说我先吃一口然后回家了,怕晚了没车。妈妈便紧忙给我弄饭吃,临走又给我拿了不少东西,怕我这个吃不上那个吃不上,每次去妈妈都会问我这个要不要那个要不要。我说不拿了,太沉,妈妈说你可真懒,出门就上车了有啥拿不动的,我说好吧,那就少拿点吧。以前走的时候很少跟父母说一声我走了,我想可能依赖惯了,想事太少,每次走的时候从父母的眼神里都能看出是那么的不舍,爸爸行动不是很方便,每次妈妈都要把我送到楼下,看我走远她才上楼。
做为儿女我想我做的还不够好,陪父母的时间太少了,姐姐和弟弟在外地不能常回来看望父母,而我虽然离的近一些,但有时候就是因为懒的动,去的次数也不是很多,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觉得父母离我越来越远,所以现在只要有空就会去看看,没空的话也会给父母打打电话,父母知道你在关心他们,他们就会觉得很欣慰,很知足。希望朋友们有时间都常回家看看,因为世界上只有父母的爱是不需要回报的。
目送读后感高中生2
读龙应台的书很早了,杂文、散文都是不可多得的精品,深深被她那外表朴实无华但内心赤城火热所吸引。她的文字,把人性本质和文学内核剥茧、刻画得丝丝入扣,直指核心。她关心时事、热爱和平,针砭时事,鞭辟入里,不光是作家,更是位思想家、公众知识分子,大家对她的评论是“横眉冷对千夫指”时,寒气逼人,如刀光剑影;“俯首甘为孺子牛”时,却温柔婉转,仿佛微风吹过麦田。而我的感觉则是:如果说索尔尼仁琴被誉为是“俄罗斯的良心”,那么龙应台可否说是“台湾的良心呢”?
《目送》是一本生死笔记,主打温情牌,收录的七十三篇散文,分别写了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老去,儿子的成长单飞,朋友亲人的离散牵挂,兄弟的重逢携手……
本书的同名篇《目送》,给我的感受最深。这篇文章分成两个段落,第一段作为母亲,龙应台叙述了儿子华安从第一天上小学起到中学、直至出国上大学十多年间的几个感人片段,她一次次目送孩子的背影离去,一次次目送他成长。第二段,龙应台作为女儿,追忆自己成长的岁月中,与父亲的一次次别离:总是目送父亲的背影渐行渐远,直到有一天,在殡仪馆熊熊炉火里永远地消逝……所以她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不由得想起我的点点滴滴。当我第一次踏进小学的校门时,也曾一次次回头注视父母离去的背影;当爸爸出差离家时,我也曾趴在窗口,目送他的背影消失在小区的拐角。当我第一次上大学,父母送校后离开时我并没有回头,反而是马上扎入新生火热的报名中去;生孩子出产房,他们炙热的眼神送来的温暖和关切,在得知父母双双得重病,去医生办公室代表家属签字时,那被迅速关在大门外焦虑的眼神……
打开邮箱,第一封邮件永远定格在20年11月28日,那是爸爸在我结婚后给我发的一封信,题目是《女儿是父亲的最后一个情人》这篇转载的文章,结尾他写道“音音,老爸没有息,你知道吗?在你结婚的那天晚上,老爸流泪一晚上啊!不知道别的女孩的老爸是否也是这样?” 此文不能多看,每次光看到标题就已泣不成声,一切也都尽在不言中,而此时,远在天堂的爸爸不知是不是会常常透过天幕冲我温暖地一笑呢?
以前还不能完全体会到亲人“目送”中饱含的深意,以为理所当然,但当父母都渐渐老去或去世时,曾经的点点滴滴会经常无意识地在浮现在脑海,年纪越大,浮现的时刻就越多……
我们总说自己已经长大,可是给亲人们做过些什么呢?我们注意过他们在我们身后的祝福和期盼吗?我们感受到他们期待的眼神吗?我们凝视过我们的亲人离开的背影吗?……
不要让我们的亲人也因我们而伤心和失望,不要让那满腔的祝福变成没有主人的青烟,不要让亲人的目光从期盼变成伤感……
这就是真实的目送,这就是我在低低浅浅的文字里读出的感受。
目送我们的亲人,我们的子女,那几乎可以穿越时光的眼神指引着我们共同去经历,一起去相互送别,一起相互慰藉,在这浅长而又深邃的日子里,在亲情的温暖中,在这茫茫的人海里!
目送读后感高中生3
有些时候,我们总认为大人们不可以理解,自己才是正确的;有些时候,我们总认为“亲情”只是一句用于不同场合的套话,而从没有理解过这个词的真正含义;有些时候,我们总认为亲人的爱是天经地义的,从未想过要回报些什么……
但是,当我读过龙应台的《目送》后,彻底改变了我曾经的这些幼稚的想法……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当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心猛地一震,继而涌出一股莫名的伤感——华安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妈妈的心,可是,他没有再像小时候那样不断的回头,而是选择了将背影送给他的妈妈。因为,他已经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了,他早已淡忘那个依赖母亲的小华安了,他不再是那个用怯怯的眼光看周围的那个小孩子了,是这样吗?还是他忘记了?他没有看到,妈妈的眼神一直都随着他的行进而移动;他没有注意到,妈妈的眼神一点点的燃起希望然后又一点点的暗淡下来。
这难道就是作者所说的那个“父女母子一场”的定义吗?那个被告知“不必追”的那段小路吗?不,不止这些,还有父女,还有那个张望父亲背影的女儿……
记得在作者回台湾那天,父亲骑了很破的车子送她,将她送到离学校很远的地方,原因就是车子太破,怕影响女儿的形象。而当时的作者呢?她是这样写的“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虽然她知道父亲出于好心,不想让她蒙受阴影,但她是多么希望父亲能把她送进校园啊,懂事的作者知道父亲的苦衷,没有央求,而是默默的理解了父亲,望着他渐行渐远的背影,没有追。这应该就是亲人之间的理解吧,这样的背影,凄凉且难忘。
“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这句话是那样的简单明了,但却是给我了深深的思考:作者为了照顾父亲,甚至自己的裙子上都沾上了污迹;为了多陪陪自己的父亲,宁可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奔向机场,赶最晚的飞机……这一切,是不是应该让我们学习呢?
我们总说自己已经长大,可是给亲人们做过些什么呢?我们注意过他们在我们身后的祝福和期盼吗?我们感受到他们期待的眼神吗?我们凝视过我们的亲人离开的背影吗?……
不要让我们的亲人也因我们而伤心和失望,不要让那满腔的祝福变成没有主人的青烟,不要让亲人的目光从期盼变成伤感……
想要珍惜这些关爱,就要从点滴之事做起,从理解做起。
目送读后感高中生4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我们的一生,永远都在追逐别人的背影。可是,当你转过身,你会发现我们的身后一直都有人在默默等着你。我们的身后永远都有坚强的后盾,他们不辞辛劳,不求回报,我们却并没有能真正给予过他们什么。他们在你一次又一次的离开中,目送着你的背影,不曾挽留,不曾后悔。你是否转身看过他们呢?
“时间是一只藏在黑暗中的温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间,物走星移。”当你真正转身看他们时,原本黑发如墨,如今却雪鬓霜鬟。岁月带走了他们的青春,却在他们脸上留下了痕迹。他们望着转过身的你,只有微笑罢了,可是内心的酸楚又有谁能知道呢?世界上一直在等你的只有父母,世界上一直默默无言守护在你身边的只有父母,世界上一直时时刻刻在乎你的只有父母。
龙应台的《目送》让我想起了我的母亲。
夏天微凉的风吹拂着我的面庞,翠绿的柳树迎风眺望远方,它跟我的母亲一样。我的母亲就站在那棵柳树下,望着我渐行渐远的背影。我转过身去看她,她的目光在我身上随着我一寸一寸挪移,眼里是愧疚和不舍——今天是开学第一天,她没有陪我一同前往。因为她知道在那边,在山的那边,有一群活泼可爱的小朋友,也在等待着她。我有一丝小小的失落,却还是独自踏上了去学校的路,因为我知道“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我们拼命地学习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过我们:你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你的膝盖破得血肉模糊时,怎么清洗伤口、怎么包扎;你痛的无法忍受时,用什么样的表情去面对别人;你一头栽下时,怎么治疗内心淌血的创伤,怎么获得心灵深层的平静;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怎么收拾?”没有人教过我们怎么去接受失败,但是,在我们成长的路上,有很多人关心着我们,他们都在等着我们。可是这条路注定是孤单的。来来往往许多人,终究只剩下你自己去解决这条路上发生的事,没有人能代替你自己。既然如此,我们就要坦然接受现实,勇于面对未来的挑战,路上的磕磕绊绊是避免不了的,跌倒了就站起来,没有什么大不了。“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
没有人能一直陪你到最后,这条路上始终只有你一个人,他们都是你生命中的过客,我们要学会独立,学会勇敢,学会感悟。愿行走在人生路上的我们各自安好。
前方的路不好走,但是沿途也有很多美丽的风景等着我们,你要坚持下去,因为这条路上只有你自己。“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目送读后感高中生5
龙应台的《目送》一共由74篇散文组成,取第一篇散文题作为书名。书里,作者用真挚、细腻而又优美的文字,捕捉生活里常被我们忽视或者极易消失的情景片段,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苍老、儿子的离开、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细细品尝,你会发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也许是龙应台的《目送》为何受广大读者喜爱的原因吧。
我在读《目送》时心里总有一种酸楚,不免有一种想流泪的感觉。因为在书里,我随时随刻,或多或少都可以找到自己的身影,找到自己的曾经,找到我们没人几乎都有过的那一刹那,那一瞬间,这就是作者龙应台带给我们精神上的灵动、震撼和共鸣。生活里,几乎每天都会真实的演绎着书中那样平凡而动人的情景镜头---目送、父女、母子、兄弟、姐妹、朋友。。。。。。
“今天我们吃鲔鱼”“妈,我不吃鱼”“吃鱼有益于健康”“我知道,可是我不吃鱼”……读这本书不仅有这样场景对话里真实的感触,深深的感动,更有对人生以及对生活的思考:我们应当为生命留白。
我们都知道,国画中的“留白”,为审美思维提供了想象、品味、鉴赏的空间,也让作品有了更持久的生命力和魅力。而生活中的留白,则是把自己交换给自己,停下匆匆的脚步,放置久已劳累的心灵,如闲云野鹤一样地逍遥,如山涧小溪一样地自如流淌,让疲惫的心得以舒心地休憩和修复,从而增加生命的质量。
然而生活里,很多时候,房子、工资、成绩……填满了我们,使我们整日疲于奔波劳累,忙于应付。忙着事业,忙着生活,却不知究竟为何而忙?浮躁的社会,忙碌的生活,蒙蔽了我们的心灵,扭曲了我们的生命。我们是否留下时间想过,能与父母、亲人相望的日子在一天天减少?难道要经历最后的目送才能顿悟吗?蓦然回首,才发现我们已然丧失了生命中的真谛,这时候,我们是否应该在奔波劳累之余,为自己的生命留下一片空白,静静的享受生活呢。
正如书的扉页所写:“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我们成长时,父母已然老去。我们唯有停下脚步,多陪陪他们,多陪陪亲人,时常送上一句寒暄,一杯热茶,一个拥抱……
也许,现在所做的都只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懂得珍惜,学会让自己沉静下来,纯粹起来,为生命留白,让父母有更多的目光落在我们的脸上,莫让我们徒然地目送父母逐渐消失在那人生小路的拐角处。别等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便是人生最快乐、最幸福的事情了。
目送读后感高中生相关文章:
★ 目送的读后感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