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读后感>

《荷塘月色》500字读后感范文

若滢2分享

  《荷塘月色》或许和我们所见的荷塘月色并没有什么不同,可我却从他的笔下感受到了荷塘月色的寂静与夏夜的热闹。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关于《荷塘月色》500字观后感的内容,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荷塘月色》读后感一

  晚风轻轻地吹着,在鸡隆河南岸的小路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边散步边聊天。

  妈妈说,前面有座曲折的、有着幽暗灯光的小桥,那月光下的荷叶,曾一度震撼了她。真是这样吗?我心里画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前面终于出现了那座小桥,在黑夜中蜿蜒曲折,伸向远方。栏杆的最下面安装了蓝色和黄色的灯,那幽幽的月光和长长的桥的灯光交织在一起,真是美妙无比,宛如仙境一般。桥旁若隐若现有一大片荷叶,随风微微摇曳,只有飘忽的轮廓映入眼帘。我忽的想起了朱自清笔下那优美的荷塘月色,这一切都是那样宁静祥和。只有青蛙不知疲倦地叫着,和淙淙的流水一起,好像在合奏着一首动人的作文http://Www.zUoWEn8.coM/小夜曲。

  河边风大了,我们裹紧了衣服,妈妈也拉紧了我的手。天上的月被云盖住了,月反而被染上了瑰丽的色彩。寂静的夜,河里一座长桥,桥上的我们,在默默地欣赏着这美景。

  不错,荷花早已不见踪影,只留下这一大片坚强的荷叶。月亮匆匆踏过天幕,月光温柔地洒落在荷叶上。曲折的小桥,幽暗的灯光,优美的月亮,寂静的荷叶……我和爸爸、妈妈尽情享受着这无与伦比的、只属于我们的荷塘月色。

  伫立桥头,回首眺望,荷叶仍在摇曳,河面变得平静了许多,波光荡漾,犹如万千颗明星在闪烁。荷叶相互依偎在一起,一起度过这漫长的夜……

  我也不由自主地拉紧了爸爸、妈妈……

  《荷塘月色》读后感二

  读一句优美的话,能让人的心情好起来;赏一段景语,能让人的心平静下来;看一行幽静的话语,便能停下烦燥。

  有那么一本书,让我可以透过它看见夏日夜晚时的荷塘,让我可以跟着作者去欣赏荷塘里和旁边的美景,让我感受到月色下的宁静和热闹,让我听到夏日时的蝉声和蛙声。这本书就是来自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或许和我们所见的荷塘月色并没有什么不同,可我却从他的笔下感受到了荷塘月色的寂静与夏夜的热闹。

  荷塘的荷叶本就寂静无声,而正如朱自清先生所写的,那些叶子虽然静静的,但却各有不同,有的是零星的,有的是袅娜的,有的是羞涩的。虽然这些只是普通的荷叶,我却觉得它们如同美丽动人的舞女们在池塘里舞蹈。

  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月色也是静静的,却是像流水一般泻在叶子和花上的。这样的月色让我觉得它不似流水却似一层薄纱,静静地铺在荷塘上。

  在这样的环境里,朱自清先生还告诉读者们: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情。是啊,这么美的景色中,小酣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荷塘四周的树上和池中偶尔传来的蝉鸣和蛙声也许会打扰小酣中的人们,但静下心来,听听万物的旋律也很是悠然自得,十分享受哦!

  哪怕是在春天,看着这本书,我也仿佛来了到夏天;哪怕是在白天,看着这本书,我恍惚地以为正在夜晚呢!

  《荷塘月色》读后感三

  我读完《荷塘月色》,我很喜欢朱自清的作品,令我陶醉。我打开书一看,我一看“荷塘”这个地名,我便想起去年的暑假前,我一个人到奶奶家旁边的花园观赏荷花的情景。那宁静的画面让我至今想起来还恍如昨日。记得那天晚上我在家里一个人,感到寂寞,也像朱自清先生一样寻排遣,我背着手踱着出了家门,我想起那个美观的小花园。我独自走在曲曲折折地小石头路上,抬头一看,看见有满月的光很美好的。

  我缓缓地走在路上,弥望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的都是树,有的明亮可辨,有的阴阴暗暗,而最多的是郁郁葱葱的松树。令人看起来多可怕!但我有点勇气走下去,走着走着,豁然开朗!啊!原来在荷塘的周围都是铜枝铁干一样的树,中间的荷塘里有不少荷花的花蕾,像安睡的样子。我只好轻轻地走步。走到荷塘的旁边,坐下一看,荷塘有田田的叶子,层层的叶子中间,朵朵粉红色的花,中间露出几丝淡黄色的花蕊,还有的荷花白如玉石。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使我心旷神怡!

  突然,一朵荷花里有灯光闪烁,变成粉白的荷花灯,仿佛宝莲灯似的,真漂亮!我非常不可思议!我想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打开一看,哇!是一个萤光闪闪的小萤火虫,我好奇地看着它,萤火虫慢慢地飞落在我的胳膊上。萤火虫悄悄地跟我说:“你不要寂寞,多来看荷塘一下。”萤火虫又飞来舞去地回去了。我有点心灰意冷,我站立转身沿着荷塘走回去。我观赏完荷塘,大饱眼福,恋恋不舍地离开荷塘。

  《荷塘月色》读后感四

  今天我又一次阅读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突然有一种回到学生时代的感觉,突然想到了我的语文老师——_陆爱平。我记得在我读高中的时候,陆老师给我们上这篇课文,他点名让我起来读。现在想来也许是我的名字中有一个“月”的缘故吧。可惜我把煤屑路的“屑”读成了“肖”的发音,那时我的普通话真是差劲。但是陆老师却并没有责备我,而是纠正了事。所以我倒也没有多少羞愧,有的只是感激。但这件事却让我记到现在,我想还会记到将来,记到永远的。到后来他能一气呵成地按照顺序给我们讲解古诗文,我开始有点佩服他并崇拜他直至受他的影响了。

  再后来他跟我们欣赏课文《雨霖霖》,那是柳永的名词。读着“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说。”这些很婉约的字句,我那时开始有一种对古诗词的朦胧的热爱。因为那时我们所处的年代是琼瑶时代,而我又特别热衷于琼瑶作品中的诗词。

  因为感觉差不多,所以爱屋及乌了。但当陆老师讲到这样隽永的文笔是一种专门的文学流派——婉约派时,我才真真知道原来柳永真的和琼瑶阿姨是一派的。从此,我也就真的喜欢上了文学,虽然,我的这只是停留在欣赏这一层次上,但我还是要感谢朱自清,感谢我的语文老师——陆老师。

  《荷塘月色》读后感五

  今年寒假,我有幸读到了朱自清的著作,捧着朱自清的散文精选《荷塘月色》,读着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抒情美文。感受着月色下的荷塘,外国孩子的种族歧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这便是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淡淡的月光,静静的泻在荷塘之上。在朱自清笔下,荷塘是淡淡的,碧绿的。而月色是宁静的,皎白的。二者融合在一起,显现出一派和谐而宁静的夜。

  朱自清一生富有童心和爱心,他说过,他有一种习惯:见了有趣的孩子,总想和他亲热,做好同伴;若不能亲热,便随时亲近亲近也好。有一个孩子,是朱自清经常想起。并且写在散文《白种人——上帝的骄子!》里,那是一年暑假,朱自清从温州到上海,在车上,朱自清看到了一个秀美的外国小男孩儿,朱自清怀着爱心,久久的看着这个美丽的小孩儿。却没想到,小孩儿下车的时候,秀美的小脸变得凶恶起来,他美丽的蓝眼睛好像在说:“咄!黄种人!你——你看吧!你配看我吗?”然后胜利般的下了车。

  这使我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触动——本来应该是天真可爱,却因那来自“白种人世界”里的种族歧视耳濡目染而使幼小的心灵受到污染而悲哀。难道只有白种人是上帝的骄子吗?不!谁都可能是上帝的骄子!

  朱自清生前的好友叶圣陶先生曾经这样评价朱自清的散文:“能表达如其分,或淡或浓,味道极正而且醇厚。”

  数千年来,人类有幸拥有了这些最伟大的文学作品。这是我们共同回忆和幸福花园。我们应该世世代代守护着它们,使这缕书香薪火相传,延绵不断。

    134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