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读后感>

读余秋雨道士塔有感3篇

乐平分享

  读余秋雨道士塔有感1

  语文课上,老师给我们读了余秋雨的《道士塔》。

  《道士塔》是《文化苦旅》中的第一章,这本书记录了余秋雨在旅途中看到的名胜古迹以及他的感受。

  读这篇文章时,会感到心在痛,心在滴血,因为身为一个炎黄子孙,当你看到因为王道士和那些官员的愚昧无知而使的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敦煌石窟内的敦煌文物被外国人以一点点的钱才买走时,我相信,你也会感到十分难过。

  如果,如果王道士或那些官员中的其中一方能够重视那些文物,也许,这些文物现在就不会在外国的博物馆里,而在我国的博物馆里;也许,我国科学家现在就不用花大量的钱财购买拍摄敦煌文物的胶卷,而我国科学家就能用实物进行研究。可惜,这一切,只是如果。

  为什么?为什么那些人不重视敦煌文物?为什么?为什么他们那样的愚昧无知?虽然外国学者买走了敦煌文物,但他们能保护好,而王道士却用石灰刷白了画满精美的壁画的墙壁,把精美的雕塑砸烂,做成了粗糙的天师、灵官菩萨。

  文章中说过:“当外国人运着一箱又一箱、一车又一车的敦煌文物时,一个古老的民族在滴血。”是啊,那震惊世界的文物,本应该是属于我们的啊!而现在,却被那些外国人拿走并令他们受世人瞩目。

  敦煌文物啊,你可知我们十分想念你呢?愿你能早日回归祖国母亲的怀抱,让我们一睹你的风采。

  读余秋雨道士塔有感2

  看2008年第一期《读者》时,看到了《莫高窟》一文,读时便觉熟悉,仔细一看原是摘自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想到手中那本《文化苦旅》已是多年未翻,反正闲来无事,便又找出来细读,从余先生的自序开始仔细读起,刚读几篇便觉心里沉甸甸的,一种沉重与沧桑、苦涩与愤闷感油然而生,那是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沧桑让读者跟着作者的旅行与思想作了一次艰难的跋涉,一次精神上的苦旅。正如余先生自己所说:“本为追回自身的青春活力而出游,而一落笔却比过去写的任何文章都显得苍老。”也正如余先生所希望,他的文字让人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

  在这里我想写的是前两篇《道士塔》《莫高窟》的一些感想,本想看完全书写一篇总的读后感,但仅这两篇便让我的笔蠢蠢欲动,因为沉重、因为愤慨……。正如作者本身所言,他一路旅途的经历无法细说,但到了甘肃,已觉得非写一点文章不可了。因为敦煌、因为莫高窟、因为那个王道士、因为那些文物的流失,因为那段屈辱的历史,让我们的心无法不震撼、无法不悲愤、无法不感慨……

  学术大师陈寅恪说:“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一部让莫高窟流泪流血的历史,一段屈辱不堪的历史。而在这段历史中,担任主角的却是一个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的一个普通中国农民王圆箓,他逃荒到了甘肃,做了道士,几经转折,不幸由他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

  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莫高窟是他的“家”,他可以任意修饰,当他对洞窟的壁画不满意时,便拎来一桶石灰,扎上一个草把,在石灰桶里蘸一蘸,开始粉刷,一遍两遍三遍,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在他的刷把下渐渐隐退至消失,留下一面面惨白的墙壁。当他对洞内的塑雕不满意时,便借来铁锤,惟妙惟肖的塑雕顷刻变成了碎片,那一个个柔美的浅笑也瞬时变成了泥巴,他开始堆塑他的天师和灵官以便使整个环境与他身份相符。对着惨白的墙壁,惨白的怪像时,王道士却满意的笑了……

  二十世纪初,当欧美的艺术家正酝酿着艺术的新突破,罗丹正在他的工作室里雕塑,塞尚在他的画室里进行着晚期创作,而敦煌艺术,正在王道士手上。他在那天清晨,打开了一扇门户,而他却不知道,这个洞窟吞吐了中国的荣耀和耻辱,这个洞窟让让无数才华横溢的学者为之耗尽终生。

  多少欧美学者、汉学家、考古家、冒险家不远万里,风餐露宿朝敦煌赶来,他们愿意吃苦,他们愿意冒着被打、被杀的危险,朝着这个刚刚打开的洞窟赶来。他们没有想到,没有任何关卡,没有任何手续,甚至没有看守和门卫,他们就能直接走到那个洞窟前,只给那个肮脏的土道士一小笔钱就换取了洞窟的钥匙,任他们在洞窟内肆意掠夺……

  他们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的运走,到了今天,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只得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叹息一声,走到放大机前。

  一批批的文书经卷、绢画刺透从他手中被掠走,一座座佛像被运到伦敦,运到巴黎,运到彼得堡,运到东京。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道士塔》诉说了那段历史的悲哀,诉说了一个民族的伤痛……

  翻过让人沉痛和苦涩的《道士塔》,余先生那极具感染力的文字《莫高窟》让人如身临其境,如饮醇酒,回味无穷。

  且看余先生笔下的精彩片段:

  “莫高窟可以傲视世邦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看莫同窟,不是看死了一千看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一代又一代艺术家前呼后拥向我们走来,每个艺术家又牵联着喧闹的背景。在这里举行着横跨千年的游行。纷杂的衣饰使我们眼光缭乱,呼呼的旌旗使我们满耳轰鸣。在别的地方你可以蹲下来细细玩索一块碎石,一条土埂,在这儿完全不行,你也被裹卷着身不由主,踉踉跄跄,直到被历史的洪流消融。在这儿,一个人的感官很不够用,那就干脆丢弃自已,让无数双艺术巨手把你碎成轻尘。”

  “色流猛一下涡漩卷涌,当然是到了唐代。人世间能有的色彩都喷射出来,但又喷得一点儿也不野,舒舒展展地纳入细密,流利的线条,幻化为壮丽无比的交响乐章。这里不再仅仅是初春的气温,而已是春风浩荡,万物苏醒,人们的每一缕筋肉都想跳腾。这里连禽鸟都在歌舞,连繁花都裹卷着图案,为这个天地欢呼。这里的雕塑都有脉搏和呼吸,挂着千年不枯的吟笑和娇嗔。这里的每一个场面都非双眼能够看尽,而在每一个角落,都够你留连长久这里没有重复,真正的欢乐从不重复。这里不存在刻板,刻板容不下真正的人性。这里什么也没有,只有人的生命在蒸腾。一到别的洞窟还能思忖片刻,而这里,一进入就让你燥热,让你失态,让你只想双足腾空。不管它画的是什么内容,一看就让你在心底惊呼,这才是人,这才是生命。”

  “洞窟外面,辛弃疾、陆游仍在握剑长歌,美妙的音色已显得孤单,苏东坡则以绝世天才,与陶渊明呼应。大宋的国土,被下坡的颓势,被理学的层云,被重重的僵持,遮得有点阴沉;

  色流中很难再找到红色了,那该是到了元代……

  这些朦胧的印象,稍一梳理,已颇觉劳累,像是赶了一次长途的旅人。据说,把莫高窟的壁画连起来,整整长达60华里。我只不信,60华里的路途对我轻而易举,哪有这般劳累?”

  叹服于余先生的文采,不仅是因为他那华彩明丽的辞藻,工整通畅的行文,伸张有力的笔法,而是透过词句背后穿透历史迷雾的画面,文字背后那种超越文字的思想提炼,一种历史文化的凝聚力和精神感召力。

  是什么使得作者笔下的文章能够吞吐千年,博通古今而显得游刃有余?是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种阅历,一种修养,一种社会责任感,而造就了《文化苦旅》中篇篇精彩而独具风格的艺术特色,对于我们每一位读者来说,在欣赏余秋雨先生的美文时,留给我们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和文化省思的空间。

  读余秋雨道士塔有感3

  莫高窟是我国最著名的佛教石窟,也叫"千佛洞",已历经一千多年的历史.莫高窟是我国文化艺术的一大宝库,其中的艺术品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因此,莫高窟属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初中时,我多次听到老师作过类似的介绍.因此,我常想象,在人迹罕见的广阔沙漠中,蕴藏着中华民族那么丰富的文化遗产的莫高窟,该是多么的神秘和肃穆.我向往着有那么一天,能亲临敦煌,深切体会一下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灿烂和辉煌.

  然而,自从读过著名作家余秋雨的作品《道士塔》后,我深刻感受到了莫高窟经历了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历史的沧桑和无奈,真正体味到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艺术的荣辱和沦落.

  在《道士塔》中,作者运用传真的语言和生动的笔法,使当时旧中国国民的代表人物--王道士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他的无知,他的卑贱,他的愚昧,他"笑咪咪地数着那一点微不足道的银元"时的自以为得意,都让读者感到无限的可悲可叹,可哀可痛,更让我们感到可愤可恨.

  是的,读着课文,我们的心在滴血,我们都会痛苦地思索:中华文化宝库遭到盗窃与破坏,敦煌文物受到极大的损失,这一切大都与当时莫高窟的主持道士王圆箓有关.但是,酿成整个民族文化悲剧的社会根源又是什么呢

  "洞窟里的壁画……暗乎乎的……,亮堂一点多好呢……",于是王道士把它们粉刷"成了一片净白";"中座的塑雕显得过分惹眼……体态过于招摇……",于是他"吩咐帮手去借几个铁锤",几下就把"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浅笑变成了泥巴"……;"1905年10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用一点点随身带着的俄国商品,与王道士换取了一大批文书经卷";……

  王圆箓的愚昧,是当时封建统治者长期推行"愚民政策"的结果!其实,岂止是"那个时代到处都可以遇见的这样一个中国平民"如此无知,就连出身文官的县长,身为金石学家的甘肃学台叶炽昌,位高权重的甘肃藩台,也因为"东西很多,运费不低",对如何处理敦煌文物犹豫了又犹豫,徘徊了又徘徊.最后他们果断而文雅地"吩咐手下:'什么时候,叫那个道士再送几件来!'"面对这样的国民,面对这样昏庸无能,只会享受的贪官,作者只能怀着满腔怒火,向天空大吼一声:"我好恨!"

  作者"好恨",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比作者"恨得还狠",而作为读过《道士塔》的我们,该是怎样抒发自己悲愤和无奈的感情呢

  王圆箓已成为一个历史罪人,敦煌文物的丢失已成为一个历史事件,一切相关的人和事都成为历史.然而这些人和事总使我们想起来就感到心口隐隐作痛.不过,好在我们有不甘屈辱和贫弱的中华儿女,有"越是屈辱越是加紧钻研"的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他们的刻苦努力不断地改变着中国人民在世界上的形象和地位,他们的忘我工作使得"一位日本学者用沉重的声调作了一个说明:'我想纠正一个过去的说法.这几年的成果已经表明,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

  历史虽然已经过去,但历史的影子又时时重现在我们面前.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发生在全国各地的盗挖古墓案有10万起,被毁古墓约20万座……;据海关提供的资料,近10多年,仅深圳海关就查扣走私文物近3万件;2000年全国海关查处文物走私案件240起,收缴国家限制出口文物8780余件.而这仅仅是在海关对于出境货物5%的抽查中发现的;2004年,武汉海关,桂林海关,安徽,北京相继侦破一些特大盗窃走私文物案……;又据不完全统计,在47个国家的200个博物馆中,有不下百万件中国文物.美国各博物馆的中国石雕比故宫还多;法国吉美博物馆收藏的中国瓷器举世闻名…….这些石雕,瓷器等等,该不是可怜的王圆箓卖给他们的吧

  更令我们痛心的是,当年王圆箓"笑咪咪地数着那一点微不足道的银元"时的自以为得意的神情,又出现在现代中国某些国人的脸上.他们以几万,十几万的价格把属于国家的珍贵文物卖出去,而我们要买回来时,价值最高的一件就可达到2000万!

  目前,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已五十余年了,我们的国家也逐步变得繁荣富强,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大幅度地提高.按理说,国民的素质也会相应的提高.但是为什么历史的悲剧总是在不断的重演呢!

  事实上,不仅仅是那些现代的"王圆箓"们目光短浅,见钱眼开,推而广之,就连我们政府机关各个层次,各个级别的个别党员干部,也象"王圆箓"们一样,在商品大潮的有力冲击下,也经受不住金钱的诱惑,不断走上犯罪的道路.我们且不说那些纷纷落马的胡长清,王怀忠,尹西才之流们的丑恶罪行,单就逃到国外进行避难的4000名贪官,就卷走了中国人民的血汗钱500多亿!不要认为这两者性质不同,其实质是大同小异.

  王圆箓所造成的悲剧让我们思索起它产生的社会根源,而历史悲剧的重演则应该让我们震惊,也让我们积极地思考,我们应该相应采取什么样的有效措施,来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

  据悉,正在不断修改的《文物保护法》,加大了对文物市场的管理力度和文物犯罪的打击力度.而随着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法制意识也不断在国民的头脑中增强起来.我们不仅要打击盗卖文物方面的犯罪,还应该预防和打击形形色色方面的犯罪行为.

  要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关键在大幅度地提高国民的素质.而提高国民的素质,重点应运用教育的手段.因为一个人素质的高低,首先取决于他的政治思想以及人生观和价值观.笔者认为,本篇课文选入高中《语文》第三册课本,其意义就在于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青少年学生充分认识到王圆箓的可怜可悲,认识到黑暗的旧中国的贫弱不堪,认识到旧中国那些封建官老爷的昏庸腐败和无耻.作者写作的目的,是教育青年学生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了伟大祖国的富强,中华民族的进步,努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们坚信,日益强大的中国,不会听任历史文物在我们的时代飘零,不会坐视中华文化遗产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消散.我们也坚信,日益富强的祖国,不会容忍目光短浅,贪婪成性的现代"王圆箓"们胡作非为,也不会放纵那些隐藏在国家机体内的"蛀虫"们以及逃到国外的罪犯们逍遥法外.

  不能让历史悲剧重演,这是我们大家的愿望,也是全国人民的愿望.

    52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