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读后感>

白岩松的书白说读后感

温凤分享

  “年岁渐长,已经有权保持沉默。更何况,众声喧哗的时代,我用嘴活着,也活在别人嘴里。今天为你点赞,明天为你点杀,落差达到可以发电。显然,话多是件危险的事!然而,沉默是件更危险的事……”这是白岩松说的话。今天小编在这分享一些白岩松的书白说读后感给大家,欢迎大家阅读!

  《白说》读后感

  《白说》这本书我认为是一本具有代表性的读物,以白老师的成长和职业经历,阐述了这个时代下个人、家庭与国家的种种观点。从历史的事件变迁到国家改革,还从民生问题到社会发展,更是结合了白老师自身的成长,激励了成长中的年轻人应该拥有共同的“中国梦”。在任何事物都急于求成的当下,一切事物的缘由动机都紧贴着功利心,做事只做有用的,无用的便唾弃不理。比如说诗词歌赋有用吗?一代诗人海子用大白话写出:“今晚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如今,有多少人能表达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境界。在年轻人的一代,是不是因为遵循着功利心的有用,而把那些珍贵的“无用”给蒙蔽了,或许这对我们年轻人的成长是最遗憾和损失最大的事。

  白老师作为新闻人是职业上的一次选择,但能成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并受老百姓们喜爱,这就不简单了。从书中的字句间,我的直观感受就是白老师的观点独特,直言不讳。敢于抨击社会上的不公,还敢用媒体的力量解决社会民生问题,我敢断言白老师一定是有谋略的。前者需要胆识,后者需要智慧,能兢兢业业在媒体行业从过去到现在,要知道白老师是鼓足了劲在与政治和大环境博弈。白老师明晰指出,中国的教育要补上一堂“失败课”,从小就应该锻炼国民们的抗挫能力。一切对成功的珍惜都源于体会过失败的痛苦,而不是一坎就一蹶不起了。再说,我们也因该知道失败也可以是伟大的,回头看中国历史,包括世界历史,想想看,失败很可怕吗?中国有无数的历史人物,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失败,而不是因为成功。补上“失败”这一课,对我们是多么重要的事。

  让人意外的是,这本书翻到最后竟然让我感动了,书中的文章风格引发人理性思考什么是国家、民族、社会、文学、历史、政治等问题,没想到在最后却用“梦想”为题材收尾。是的,“梦想”一词铿锵有力地显示在读者面前,为之感动的一定不止我一个人,这正是过去、现在,还有未来都需要的最华丽的一个词。白老师说自己出生在一个落后的边疆小村,从小生活很艰苦,压根就不知道什么叫梦想,后来白老师是靠读书改变命运的。2008年,白老师在北京奥运直播期间度过了不惑之年,对他来说国家兴旺之际,以生日之名诠释了对梦想的含义。大到国家的“中国梦”,小到老百姓们的“幸福梦”,由此可见无论时空怎么转变,都抹灭不掉人们对梦想的追求。从历史上倒下的马丁路德金开始,却站起来了一个“我有一个梦想”,从此“梦想”标榜着人权、民主、自由、和平、生命,还有更美好的未来!

  白老师的这本《白说》说实话,在我这个年龄阶段阅读起来还是有些费劲,即便书中把历史事件和观点阐述的很清楚,但我理解起来还是很费劲。我是后生一代,没有走过那个年代的路,很难用想象和感悟去拉近代入感。即便如此,这本书还是为我带来许多非一般的思想视野,值得回味后再次翻阅。有这样的师者和长者在为中国新生代做贡献,这是一件幸福至极的事。我们应该懂得心怀感恩,在这样一个国富和平的年代,还有许许多多像白岩松老师这样的长辈为我们指点迷津。更重要的是中国文化里面蕴含着传承,承担着一种共同精进的责任感,我们年轻一代需要更多这样的勇气,来共同面对未来更大的责任。

  说与不说——读白岩松《白说》有感

  白岩松新书《白说》封面有这样一段文字:“年岁渐长,已经有权保持沉默。更何况,众声喧哗的时代,我用嘴活动,也活在别人嘴里。今天为你点赞,明天对你点杀,落差大到可以发电。显然,话多是件危险的事!然而,沉默是件更危险的事……”对此,我非常认同。他作为著名新闻人,他的“说”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真的不难想象,随时都可能引发各种言论。作为普通民众的我,曾经坚信“沉默是金”,慢慢觉得其实或许那是一种逃避,“说”要看怎么说,如果能“说”出美好的未来,还是应该说。

  《白说》分为“岁月(活着不是非赢即输)”“价值(得失不是非有即无)”“沟通(世界不是非黑即白)”“态度(进退不是非取即舍)”“时代(真相不是非此即彼)”等五个部分二十余章,通过记录他十五年来在各个场合与公众的深入交流,分享其世界观和价值观。书中内容涵盖时政、教育、改革、音乐、阅读、人生等多个领域。每篇文章后都附一篇“自己的读后感”,用与读者相同的身份,作进一步跨越时空的交流。不难看出,书中五个部分的内容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世间万事万物没有绝对,只有相对。

  对于中国时政和改革,白岩松直言不讳,他说“中国结束了挨打的时代、挨饿的时代,正在进入一个挨骂的时代。”“眼下这个时代的不够公平,是通往更高层次的公平的必经之途。”“中国人似乎在用望远镜看美国,美国所有的好,都被这个望远镜给放大了。美国人似乎也在用望远镜看中国,但我猜他们拿反了……”精炼、深刻、幽默、风趣的语言,揭示了改革的现状和历程,也引导国人正确看待中美两国的政治、经济及未来发展。对此,我非常钦佩他作为媒体人和知识分子的责任感。

  白岩松谈到“阅读”,说他人生的四个十年读书的四个境界:第一个十年,阅读打开一个远方的世界,带着他走出自己狭窄的空间;第二个十年,阅读与他的情绪产生共鸣,陪伴着他走过青春的岁月,看似无用实则有用;第三个十年,阅读曾国藩等引导他面对内心、人性和社会,学会为人处世;第四个十年,阅读《道德经》提供智慧、抚慰和解决之道,接受平淡平和。他最后说:真正使阅读成为一种深刻而愉悦的体验的,是你从中找到了自己,塑造了自己;而每一本在你心中值得阅读和记住的好书,都是因为其中蕴藏着未来你更期待的那个自己。阅读的滋养不是一朝一夕,是岁月慢慢积淀,是由内而发的魅力和气质。从阅读中,白岩松积累着故事:在讲述成功与失败的时候,众多的历史人物出来佐证失败是另一种新的开始;在论述观点时,众多作家的名言信手拈来而恰到好处又有说服力,这都是阅读的滋养。我深切地感受到:可怕的不是别人比你优秀,而是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这也让我想到同学中一个幸福的妈妈,她工作、家庭、阅读都兼顾得很好,闲暇时光总是不忘阅读充实自己的灵魂,他们都为我点亮了阅读的明灯。对于阅读,我非常惭愧,早在懂事的年龄就明白应该多读书,“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可是,现实中的我,仍然给自己找了千百个理由,书读少了!

  白岩松解读《道德经》:“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最优秀的人,知道一个大道理之后,二话不说就去执行。而下等人则是一笑置之,不予理会。为此,我想,在人生的历程中,仍然要以阅读中的体会和感触为向导,不断调整自己并付诸行动。

    3968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