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读后感1000字
《大学》、《中庸》本是《礼记》中的二篇,今单独抽出印行,说明它们有独特的价值。今天小编在这分享一些《大学》读后感1000字给大家,欢迎大家阅读!
《大学》读后感1000字
我这个人不喜欢看书,个性是那种很厚的书,看几页就不想看了。但是,此刻在大学就靠自己给自己充电,所以,只能强逼着自己看。最近老师要求我们看一些古代蒙学的教材,我看了《大学》,我觉得看过之后我整个人都变得有知识的气质了。真是应了那句话“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些书不仅仅对古代的学者影响深远,而且在我们这天的社会也有很高的价值。
《大学》、《中庸》本是《礼记》中的二篇,今单独抽出印行,说明它们有独特的价值。《大学》中提出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的命题就深受《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的称赞;“格物”、“致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方法,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其中“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的论述,反映了作者先进的经济思想,这些都值得我们很好地体会。所以命名为《大学》者,正如郑玄所说,“以其记博学能够为政也”。
下面就介绍我读《大学》的感想
《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文章,作于春秋末年战国时期,写定于秦统一全国以后不久。它是我国儒家经典的组成部分,指有关政治、哲理的高深而广博的学问。《大学》依据孔子、孟子“仁政”的思想,阐明了新生的地主阶级“治国平天下”的理论。文中提出三条基本原则(三纲)和八个方法步骤(八目)。“三纲”是“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大学》认为,人生来就是具有高尚的“明德”,入世以后,“明德”被掩,需要经过“大学之道”的教育,重新发扬明德,各心民心,到达道德完美尽善的境界。具体说来,就是要做到“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目中,“修身”是根本,也是关键。前四目是“修身”的方法;后四目是“修身”的目的。
书中我最认同的一句话是“经-文”章里的“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意是:透过探索了解道理,丰富知识,处事的意念诚实,对待事物的态度就客观了,人的心志就端正了,品行也就好了,家族也就能够整肃好,就能治理好国家,天下就太平了。如果我们都这样做,那该多好,天下能太平,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书中我们都就应做到的是:“孝子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衰,祭则致其严”。大意是:孝敬侍奉父母时,应当尊敬他们,使父母高兴,父母生病时,应当表现出焦虑,他们死后,应当十分悲痛,祭拜父母时要严肃,这样才算孝敬。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两句话,那么人人都有丰富的知识、高尚的品德、端正的态度,那家族就会兴旺起来,国家就会强大起来,那国家之间将很友好,天下就太平了,这是多么完美,期望我们的明天更完美!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古典诗文《大学》第一章里的句子。意思是《大学》的原理,在于使人们的美德得以显明,在于使天下的人革旧更新,在于使人们到达最好的理想境界。读书自然不是为了统治国家或者从政,说亲民可能扯得过远,古代的大学指君子之学,为人君,至于人,恐怕此刻人或者学生早已忘了何为仁,当然我也承认,我从没有认真思考过仁是什么含义;我读了《大学》这本书之后,并没有从其中悟得太多哲理,只是学会了一种处世心态。亲民、至善――大学之道,强调的不仅仅是人们的道德实践,它还要求把个人的道德修养应用于社会政治实践,是一个推已及人的过程。亲民,说到底,就是将自己的道德修养普遍地施及于天下百姓,并使天下百姓都能提认到自己心灵中所具有的诚明性德。“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共同创造出一个和-谐社会,这样就能做到大学之道所谓的“止于至善”了。
《大学》总结了人一生实现远大理想抱负的模式,这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意思是所强调说的:如要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关键在于须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思想)。“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意思是所讲的要治好家族,关键就在于必先修养自身之品德。“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意思是所说的要治理好国家,关键须先治理好家族。“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意思是所说的是要使天下太平,根本在于先要治理好国家。因此,把“修身”放在第一位,作为人生的第一大学问。“修身”就是我们所讲的“做人”。一个人只有先学会了做人,然后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进而才有潜力去治理一个国家,到达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如果一个人没有学会做人,连自己的事、自己家庭的事都管不好,那么,他就没有资格去做官、去治理国家,否则,将会给他人、给社会造成损害。所以说,一个人如果不明白怎样做人,不管他学富五车,有亿万财富,他的人生最终都是失败的人生。正如古人所说的:“官品即人品,做官先做人”。反过来讲,那些懂得做人,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的人,则永远被怀念、被学习。所以,古人说:“才智,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师也”。
《大学》教导我们做人的道理,做人要以身作则,待人处事要心平气和。《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到达最完整的境界。上至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而且做事要分轻重缓急,否则本末倒置就糟糕了……
大学短短的两千来字,就深刻阐明了人生和社会的大学问,以及做学问的最高境界。学问不在于某一具体的技术,不拘泥于世俗的琐事。学问在于明辨世间的大是大非,在于促进社会进步,为天下人树立榜样。“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
《大学》读后感
说起军训,说起大学乃至《大学》,我觉得绕不开一个人,那个人就是蔡元培。
提起蔡元培,人们大多回想起他"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然而,作为冯友兰口中"中国现代最大的教育家"的蔡元培先生,不仅有过一段执掌北京大学的办学经历,而且提出一套可称之为"大学观"的办学理念,直到今天乃熠熠生辉。
在蔡元培的"大学观"中,大学教育的目的是育人而非制器。他以"养成共和国健全人格"为宗旨,实行国民教育,实行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界观教育和美育,所谓"五育并举"的办学方针。"五育"中的国民教育,正是今天大学军训的雏形。
"物有本来,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蔡元培把教育的目的定位于培养人的能力和性格两个基点上,提出"我们第一要改革的是学生观念。"当时北大的风气与如今的大学风气在某些方面颇为相似。当时的北大是以官僚养成所而非以学府闻名,家长们以让孩子成为进士、升官发财为目的将孩子送进北大读书。这情境,与当下父母希望儿女考取公务员或找到好的工作如出一辙。"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精神的本质特征为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大学之道"是本,唯有在大学中修养健全自己的人格,吸收"大学精神"之粹,才能真正的不畏风雨,在社会上立足。
反观当下,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大学生当二奶,大学生受骗等新闻层出不穷。虽然有些新闻哗众取宠之嫌,但我们不也是应该从中觉醒么?"吾日三省吾身",踏入社会大学的我们或许应当时常"三思",时常反省自己是否在大学之道上绕远。
爱因斯坦如此理解学校:"学校向来是把传统的财富从一代传到下一代的最重要的手段。"大学以人才培养为己任,也创造社会理想,并把这些理想传递给社会成员,通过人们的实践,使理想变成现实的文化体。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再齐家而后治国。《大学》如此,大学亦如此。
现代社会发展离不开科技,而科技离不开人文。"格物致知"之后,得先说"诚意、正心、人文、修身",才能运用"知"去"齐家治国平天下".科技离不开人文,则不可避免的演成"撕裂的末日".大学之本,并非一直文凭,而是日积月累的教育的影响养成大学的思想、大学精神。融会贯通大学之道,才不会走出校门就"泯然众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