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读后感>

诚信的背后读书心得(2)

乐平分享

  诚信的背后读书心得4

  最近媒体传出,希腊债务危机的幕后推手是美国大型金融机构,特别是一些金融投行。就此,美国司法部门已经开展对高盛等金融大鳄的调查,以确定它们是否误导投资者。这是次债危机后,美国大投行们不光彩形象的又一次曝光。以至于欧洲金融市场已发出对高盛、摩根斯坦利等国际投资银行“道德破产”的警示。

  《诚信的背后》这本书,就是作者以自述的形式,对自己在摩根斯坦利从事的金融衍生品业务工作的经历和事件,以及华尔街投资银行五光十色的种种现象进行了一次深刻揭露。并且将金融家们“精心包装的金融衍生品”的幕后故事告诉大家,使大家了解到“利欲熏心的金融大鳄们是如何用复杂的金融品种、交易方式来隐匿或者说掩盖金融风险资产的真实情况和问题,诱导客户进行风险投资的。

  这本早在在次贷危机前5年就揭示华尔街投资银行家们所操控的金融衍生品市场风险,以及“以利为先、放纵风险”的华尔街投资银行的行为。这本曾经引发海啸般冲击波的金融书籍,虽然曾引起金融市场的极大关注,并一度出现摩根斯坦利公司对作者的商誉诉讼之变,但却没有引起人们对于金融衍生产品高风险、破坏性的持久的、足够的警觉。事到了今日,在金融衍生品引发的次贷危机、全球金融动荡的情况下,我们再重读此书,感慨良多。

  做为这场金融风潮的始作俑者,往日在国际金融市场中呼风唤雨、一手遮天的金融大鳄们也许对金融衍生品业务风险所带来惊涛骇浪般的破坏力,有些始料不及和无能为力之感。影响全球经济波动的主要力量是什么呢?

  诚信和短期利益的角逐是问题的所在。

  何谓诚信?诚,即真诚、诚实;信,即守承诺、讲信用。其本义是守诺、践约、无欺诈。通俗说也就是诚实为本,言行一致。“诚”是一种价值导向,直接影响人与人之间道德意识及活动;“信”是价值导向下的行为,是信任和信赖。在社会中,人和人之间、人和社会之间总是要发生关联,这种关联必须遵从一定的规则,做到有章必循,言出必行;否则,社会将失去运行之规,人和人之间将无立身之本。

  金融行业更是一个以诚为本,诚信为先的特殊行业;如果做为国家和社会经济枢纽的金融行业失去诚信,不仅企业自身会无法生存。而且,诚信危机的传导会进一步蔓延,甚至会危及社会公信机构权威性,破坏力巨大。次贷危机、希腊债务危机等事件的发生,不但引发市场对于金融机构,特别是华尔街投资银行家们诚信“征讨运动”,使金融衍生品这类金融创新产品落得“金融杀手”的骂名,也使得金融市场安全、国家经济结构等诸多社会问题得以暴露,连锁反应使得社会环境动荡不安,市场风险突兀。

  金融机构创建金融产品的同时,金融风险基因也随之孕育,这个道理人所共知。但是在金融产品推广中,能否诚实、诚信地将产品风险优劣势告诉投资者,以便减少高风险业务带来的不利影响,是“火中取栗”式金融风险价值转移的重要内容。这其中,需要金融机构认真履行诚实义务,并且逐步培育和引导市场风险观念的完善。同时,这也是金融机构建立诚信品牌的重要举措,但是恰恰在这一点上,因为利益诱惑而使得金融机构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不去全面阐述甚至隐匿金融产品风险因素,夸大金融产品安全性能,不但表现出非诚信意图,更是一种金融诈骗行为。《诚信的背后》这本书的作者就是通过自己亲自经历的事件,对华尔街投资银行家们这种非诚信的商业行为进行了清楚的揭露,也使得该书拥有了预言般“金手指”---华尔街的金融欺诈和金融衍生品泡沫的破灭。

  “纸里包不住火”。经过多次辗转和包装加工的金融产品,在高销售利润、高创新收益的鼓动下,被金融大鳄们非诚信的手段销售出去,力促投资者去买那些风险性复杂无比,甚至于收益性估算都不太确定的高杠杆、高收益率期望值的金融产品,利用投资者信息不对称的手段进行“欺骗性”销售,不仅仅是金融欺诈,更是一种是追求短期利益的“自杀式”行为。在追求短期利益下,华尔街的投资银行家们争相采取“杀鸡取卵”的模式,以利为先,放纵风险,在短期利润的诱惑下一步步陷入无力自拔困境。而且,“玩火自焚”的局面,不仅让全美国五大投资银行之中的美林、雷曼兄弟和贝尔斯登这些“百年老店”哄然倒塌,更让世界经济为此停滞和倒退。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俗语是对于金融市场商业机构诚信和风险的态度,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中必不可少的自律规则。
猜你喜欢:

1.做最好的自己读书心得体会

2.诚实诚信读书笔记

3.诚信的背后读书心得3篇

4.《游子吟》读后感

5.游子吟读后感

328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