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金庸散文集有感
《金庸散文集》是金庸先生撰著的汇集其60多年间散文精华。那么,来看看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阅读金庸散文集有感,希望你喜欢。
阅读金庸散文集有感篇一
金庸的武侠小说迷人,金庸的散文当然亦一样迷人。
在这个春风春月之夜,展读《金庸散文集》,真是“美好的相会,一瞬的邂逅”(池田大作语),似乎别有一种滋味在心头。
《金庸散文集》是作家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明月”四十年精品文丛之一,收录了金庸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在香港刊物发表的文章,分为“看戏”、“听歌”、“品舞”、“赏画”、“观影”、“杂说”、“翻书”、“出版”、“写作”、“游记”、“访谈”、“读史”、“附录”等十几大部分,内容大多是谈戏曲、音乐、歌舞、绘画、电影、围棋以及书评、武侠小说创作、游记、访谈、史论等等(只是未收入社评之类的文字),洋洋洒洒三十万字,三百九十多页。
每每拿到一本书,我都喜欢先看看序跋、前言、后记、目录之类,然后再读正文,这恐怕也是个人的一种阅读习惯。
金庸的散文,说实在,我读的不多,只是在以前买的一本《三剑楼随笔》和零零散散的报章上读过。没曾想金庸在书的“后记”中说:“五十年前,我和梁羽生兄、陈凡兄两位同事在香港《大公报》副刊发表散文《三剑楼随笔》,上海学林出版社并未征得我同意而转载在上海出版。至少我个人没有授予著作权的使用,更加没有签署正式授权的文件。”让我从中知晓了有关《三剑楼随笔》的版权问题这一家之言的小小趣闻,也算是一点点开卷有益的收获吧。
金庸谈及对中国绘画艺术的认识时,在《向中国画的大师们致敬》一文中说:“中国艺术数千年来具有独特的风格,虽然中间也曾受到印度和西域的外来影响,但这些外来因素很快就融入了中国的传统之中。中国艺术的基本源泉,一方面来自民间,一方面是士人的创作。”又说:“中国艺术又讲究融会贯通,流注中国文化的整体精神。所以王维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大多数画家书画并擅。中国艺术固重功力,更求意境,徒有技巧而无深意,即落‘匠气’”。“中国画却是手段,目的在抒写画家本人的感情、思想和美学上的意境。中国大画家笔下的山水不必似真山真水,却要抒写画家的胸襟情怀。”并尖锐地指出:“无中国传统即非中国艺术;无创造、无个人风格则不足以成大师。”这句句语重心长的话语,真是值得从事艺术创作的“大师”们好好深思。
“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一流传悠久的缠绵悱恻、凄美感人的民间故事,一直以来活在许许多多人的心中,当然亦活在金庸的心中。书里收录的《看〈梁山伯与祝英台〉》、《谈〈梁祝〉与〈铸情〉》、《〈梁祝〉的“十八相送”》文章,虽然是金庸对“梁祝”戏曲、电影的鉴赏,却毫不掩饰地表达了他对传统艺术的喜爱与赞赏之情,“作为现代的中国人,我更加喜欢《梁祝》。”金庸回忆到,在他的故乡杭州一带,有一种黑色的身上有花纹的大蝴蝶。这种蝴蝶飞翔的时候一定成双成对,没有一刻分离。故乡人就叫这种蝴蝶作“梁山伯、祝英台”。这种蝴蝶雌雄之间的感情真是好到不能再好的地步,小孩子如果捉住了一只,另外一只一定在他手边绕来绕去,无论怎样也赶它不走。大概在金庸六七岁的时候,家里人看着这对在花间双双飞舞的美丽蝴蝶,给他讲了“梁祝”的动人故事。这是他第一次知道世间有哀伤和不幸。因此,金庸对“梁祝”的故事尤为情深,曾经多次观看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表演的越剧《梁祝》以及改编的电影,为之高兴,为之动情,为之落泪,并道出了肺腑之言:“世界各国都有许多关于爱情的美好故事,但我以为,没有一个比梁祝的故事更动人。”
我喜欢金庸写的《月下老人祠的签词》,这篇散文通过写杭州一座月下老人祠,引经据典地讲述了月下老人典故的来历,讲述了男女姻缘中一个个有关签词的趣事。“杭州月下老人的签词恐怕是全国任何庙宇所不及的,不但风雅,而且幽默,全部集自经书和著名的诗文。据说其中五十五条是俞曲园所集,此外四十四条是俞的门人所增,共是九十九条。”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等签词,就寓意婚姻兆头吉利之意。又如“德者本也,财者未也”的签词,是叫人不要贪图钱财而结婚。“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签词,是指姻缘一方虽穷,人品却好,可以嫁得。此外,最令求签者啼笑皆非的,大概是求到这一签了:“或十年,或七八年,或五六年,或三四年!”
在《韦小宝这小家伙》一文中,金庸侃侃而谈了自己对武侠小说创作的经验和体会。金庸说道:“我个人的看法,小说主要是写人物,写感情,故事与环境只是表现人物与感情的手段。”“武侠小说中的道德观,通常是反正统,而不是反传统。”“《鹿鼎记》是我到现在为止的最后一部小说,所写的生活是我完全不熟悉的,妓院、皇宫、朝廷、荒岛……韦小宝是我完全不熟悉的市井小流氓,我一生之中从来没有遇到过半个。扬州我只到过一天,生活也无体验。我一定是将观察到、体验到的许许多多人的性格,主要是中国人的性格,融在韦小宝身上了。他性格的主要特征是适应环境,讲义气。”“韦小宝的身上有许多中国人普遍的优点和缺点,但韦小宝当然并不是中国人的典型。”金庸亦坦诚而言:“事实上,我写《鹿鼎记》写了五分之一,便已把‘韦小宝这小家伙’当作了好朋友,多所包容,颇加袒护,中国人重情不重理的坏习气发作了。”“幸好,人们阅读武侠小说,只是精神上有一种‘维护正义’的感情,从来没有哪一个天真的读者去模仿小说中英雄的具体行动。”是的,人们喜欢武侠小说,喜欢“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那是一种精神上的需求,那是一种精神上的感情,那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那是一种精神上的共鸣,那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情结。
写到此处,似乎有必要再提起一则趣事。某夜,在闲谈中,一位朋友忽然问金庸:“古今中外,你最佩服的人是谁?”金庸不假思索,冲口而出的答道:“古人是范蠡、张良、岳飞,今人是吴清源、邓小平。”仅此一句话,足见金庸是多么的风趣与率真。
读这本书,使我再一次领略并享受了金庸散文之风骨,让我深深感受到其间涌动的人文情怀。金庸不愧是大师,其笔下的文字朴实平易,果然亲切。据说金庸对自己的这部作品——《金庸散文集》亦的确非常看重,曾经亲笔三度校订,并对出版的质量亦要求颇高。
阅读金庸散文集有感篇二
写武侠小说写到金庸这个地步,其地位自然是无以复加了。不过他老人家似乎还不急于收山归隐,时不时总有新闻传出。前一阵将自己的经典佳作逐步修改,可谓精益求精。可惜读者并不买账,接受情况很不乐观。我读过一些修订本,总的感觉,金庸先生的晚年更适合从事历史考据工作,而不再适合写小说。一个作家如果失去基本的游戏精神,小说的生命力就会大打折扣。金庸的修改看似从细节上修订了不少错漏,却损失了小说的许多趣味和想像空间。那么此次呈现在我们眼前的《金庸散文集》,其水准却又如何呢?
按出版社的宣传词,这本散文集是金庸一生散文之精华,由金庸本人重新亲笔校订。其实并非如此,金庸最为擅长的时事文字,此书全未收录。因此这个书名首先有点名不副实,倒更像是一篇金庸关于电影、话剧、戏曲、歌舞等的文艺评论集。他自己也清楚这一点,在后记中说“这些文章写于很久以前,当时就已写得不好,如今事过境迁,有许多更加没有意义”“这些旧文都是评谈戏剧、电影、音乐、舞蹈的杂作,因为文化戏剧有永久性,时间性不强”。不过他老人家却恐怕有点糊涂了,经典文化戏剧有永久性没错,但并不代表评论文化戏剧的文章,也同样有永久性。这正如金庸先生的小说,大概还会在相当长时间内流传下去,而那些汗牛充栋的金庸武侠小说评论,却恐怕大多只会如流水一去无踪。正所谓时过境迁,以今日随笔散文之泛滥,纵使大名鼎鼎如金庸,再
从故纸堆中检出这些文字,恐怕也不免以次充好之讥呢。
当然,如前所说,今日之金庸多少虽然略显老态,写这些散文的时候却正当年轻。三四十岁,风华正茂之时。他彼时的见识趣味,对于我们品味其人其作,还是会有一定的帮助。故而这些作品,对于金庸先生的粉丝来说,还是有些读头的。了解一下名家在当时当刻,在想些什么,读什么样的书,看什么样的戏,发什么样的牢骚感概,以此检测自己应如何努力才能成才。这些都是可以做的功课。至于那些想革金老爷子命的武侠后辈,尤其可以精研一番,取其益者补己之不足,他日再度出招攻擂时,也能增几分底气,不致像今日全无招架之功。
金庸的文笔我其实还是蛮喜欢的,文法简省,沉稳大气,短短几句,境界全出,深得中国古典文化之精萃。近日读阿城的小说,忽然有种感悟,中国当代许多作家的创作之路,恐怕是走歪了。一味地模仿西文的现代派后现代的小说,未必能出什么大家。到现在真正为大家公认的一些大家名家,还是有很多是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学的特性的。五四那些大家且不说,后来的沈从文、张爱玲、老舍,乃至当代的汪曾祺、贾平凹、阿城等,都跟传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最近莫言的《生死疲劳》,格非的《人面桃花》,也令人欣慰地有回归的趋向。再回到金庸,梁羽生曾对自己跟金庸的差别有过比较形象的说法:“梁羽生是名士气味甚浓(中国式)的,而金庸则是现代的‘洋才子’。梁羽生受中国传统文化(包括诗词、小说、历史等等)的影响较深,而金庸接受西方文艺(包括电影)的影响则较重。”这评论至今仍有影响,但我看也只是说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金庸受西方文艺影响没错,但梁羽生也未必不受影响,其《七剑下天山》即很明显受到了《牛虻》的影响。反过来说,梁羽生固然深受传统文化影响,金庸其实也有很深的浸淫。这本散文集在这方面即有明显的体现,金庸对于中国古代戏曲、绘画、歌舞等方面的知识都有不浅的造诣。如果打个比方,梁羽生更多地学到了古代士人的言谈举止、诗词歌赋,走的是上层路线;金庸则是什么都学,精气神一起来,甚至古代文化中俗的一面,他也兼容并包。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梁羽生的小说,总觉得有些明明是武林豪杰,说话却文诌诌带有酸腐气,金庸却是一人一个样,尤其在语言表现方面尤其如此。如《鹿鼎记》开始的几句就是颇能代表其风格的白描:“北风如刀,满地风霜。江南近海滨的一条大路上,一队清兵手执刀枪,押着七辆囚车,冲风冒雪,向北而行。”梁羽生的小说语言整体非常呆板,其所长仅在于某些诗词和景物描写的锤炼出色,而金庸文字看似不尚雕琢,整体境界却呼之欲出,更是精彩。有段时间很想找金梁两人都有份的《三剑楼随笔》来对照阅读,看看他们私下随笔的较量如何,可惜一直未能寻到,甚憾。
金庸喜欢历史,耋耄之年还在剑桥读硕士,其行可嘉。这本散文集也收有一些史论,如《我的中国历史观》、《论秦桧问题的真相》等,可惜还是太少了些。金庸的有些史论是很有见识的 ,少年时读《碧血剑》看到一篇袁崇焕的评传,读来慷慨有情,诚为佳作。不过金庸虽然醉心史学,但现在看来基本可以看作是其私人的“美丽的错误”,读者大可不必与之较劲,更不必用真正的历史学者的标准来衡量他。清代史学大家章学诚指出治史需要有“史德、史学、史识、史才”,这些方面,我觉得金庸在史德和史识上也许要好一些,在史学和史才上就难说了。金庸办《明报》期间,经历了中国历史的大变革时期,据说他当年也以时论社评立名于世,素称“香江第一健笔”,可惜此次金老夫子却大眼一睁,打着《金庸散文集》的旗号,将那些昔日的得意之作束之高阁,只捧出一堆歌舞戏剧的评论出来应卯,这多少总有些“乾坤大挪移”的意味。中国当代之社会,其实颇需要他们这些以另一付眼光来看世界的名流诤言,可惜今日之金庸已荣华满屋,想来也不愿意再因为一本散文集而去翻历史的老帐,惹来一身尘埃吧。
集中有些文章以前就看过,如《历史性的一局棋》,文笔生动,笔触简淡,如今重读,仍觉一身快活。因为自小是个棋迷,所以很早就知道金庸也是同道中人,其最尊祟人物之一即为围棋大师吴清源。金庸在这本散文集中的可观之处,不仅在于其文笔思想,更在于其中体现出的娱乐和审美趣味。当然,这份趣味,跟今日时尚男女喜欢听周杰伦,看“超级女声”有所区别,而更多了一些文化的质感。集中前面的文章大部分是三十几岁时所作,基本上是一事一议,有时候甚至是一事两议,让我们觉得金庸经济头脑很好的同时,也会扪心对比自己可作得出?后期的文章涉笔渐广,体现了其广博的兴趣爱好。对比今天的金老爷子,我们可以明白他年轻时已有颗不甘寂寞之灵魂。而其最让人可感之处,则在于其字里行间体现出的一种亲切感,明明是掉书袋,看来却自然从容,偶尔还流露一丝诙谐,这比起今日那些只会长篇引用名人名言的作家来说,显然要高明得多。金庸的文章还有个特点就是笔藏机锋,继承了中国古代的“春秋笔法”,以无招胜有招。如他谈到日本吴清源与秀哉的大战后,说道:“在我国,由于下围棋花时间太多,所以它近年来没有象棋这么流行,因为大家是越来越忙了。”弦外之音不言而喻,但就是不明说出来。这种武侠中的境界他在生活中大概也是一以贯之的,而且后来他倾心佛教,修养自是更上一层楼。所以王朔评金庸为“四大俗”,金庸只微笑说我自“八风不动”,步飞烟称要前辈退位,金庸只是信口说步飞烟是唐朝的一个歌妓,建议改名。谈笑之间,即让一场干戈化为无形,可见其深厚功力。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所塑造的武侠文化空间,早已成为当代中国人的娱乐盛宴。但研其本宗,则还需向其散文随笔中求。金庸阅历之广,学识之博,识见之敏捷,艺术素养之高,在武侠小说作者中都堪称翘楚。可惜这本散文集收录的仅是其思想文笔之鳞光片羽,如金庸之爱情、之英雄梦、之政见,尤其是其小说中展现出的那种勃勃生机,那种对自由的向往,人性之拷问,都好像是被有意地隐藏起来了。所收散文虽大多为金庸年轻或者壮年时的作品,其风格却很是成熟老到,就像一个年轻的老人,给人以吊诡的感觉。因此严格地说,我认为这本散文集并不能说是金庸散文的代表作,而只是一个功成名就的前辈,在其华丽的宫殿中精心挑选出来的几块四平八稳的砖。
金庸散文集读后感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