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新课标读后感(2)
小学语文新课标读后感篇三
有幸拜读了郭根福著作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受益颇多,当今教育,正处于一个变革的转型时期,新旧教学理念、新旧教学模式、新旧教学方式的碰撞,不仅给中小学语文教学与改革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给中小学语文教师究竟应具备怎样的素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语文教学往往只关注学生的“当前发展”,而且,不少人把“发展”与考试分数等同看待,误认为谁的语文分数考得高,谁的语文素养就高。在这种错误的教学理念指导下,语文教学往往只偏重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漠视学生的学习需求,忽视学生学习方法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久而久之,学生不仅丧失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而且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通过阅读这本书使我懂得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思考和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应该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怎样的基础?我认为,语文教学在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上,可从以下几个方面
人手。
1.激发兴趣,让学生热爱语文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我们已进人了终身学习的时代,语文将陪伴着人的一生。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千方百计地创设多样化的、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悄然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根本转变。其实,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不仅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为学生一旦爱上了语文,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就有了不竭的源泉。
2.面向全体,关注差异
这里讲的“可持续发展”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全体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必须面向不同条件和不同背景下的全体学生,不仅要使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明显的提高,还要使他们热爱语文学习,学会学习,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指不同个体的可持续发展。学生个体之间在智力、生活经验、认知方式、情感态度等方面存在着客观的差异。加德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的智力由多种智力组成,每个人智力成分中的优势部分各不相同,这些不同的优势部分决定了人的智力差异。学生个体之间的这种差异性,决定了学生学习的差异性,也决定了教学形式不能单一化。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并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为不同个体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3.教给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随着社会的发展,语文知识将会不断延伸和发展,这就决定了学生的语文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学会”上,还要在“会学”上下工夫。只有知道如何学习,才能在知识不断增长的J会继续学习。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掌握如何阅读,如何写作,如何进行口语交际等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培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一旦具备了较强的自学能力,就会在广阔的语文世界里自由
飞翔。
4.交流合作,培养合作精神
让学生学会交流合作,是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因为交流合作的过程,本身就是共享学习资源、相互取长补短的学习过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切实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如合作搜集资料,合作制订综合性学习方案,合作办手抄报,相互交流各自的学习经验等等。在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启发,共同探究,这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而且可以培养学
生的合作精神。合作精神是现代社会人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
〈〈小学语文杂志〉〉读后感
很多老师都说现在的学生越来越懒了,读书时总是不愿开口。我也有这样的感受,但仔细想想,学生是一方面的原因,我们老师也有很大的责任,如果我们当老师的如果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那效果一定不一样。这段时间看了〈〈小学语文教学〉〉这本杂志,连看了好几期,收获多多,对如何培养孩子读书兴趣也有了自己的一点方法,下面略谈一二。
一、 引人入胜的情境激发
引入故事激趣。小学生爱听、爱讲故事,他们从故事中学到知识,受到启迪。在朗读前,可经常讲一些电视节目主持人、播音员以及身边的朗读比赛获奖者练习朗读、走上领奖台的故事,激发他们对朗读产生兴趣。
二、 生动形象的范读引路
范读是形象化的教学手段。在〈〈十里长街送〉〉一文朗读训练中,教师借助人们对周的深情感情,用低沉、悲伤的语气,配以适当的表情和哀乐背景,把人们等灵车、望灵车、送灵车的场景读得情真意切,把人们对周的爱表现得淋漓尽致。学生听了老师的范读后,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情感产生共鸣,所以都自觉尽力去模仿教师的语气、语调、表情去读。当然,这一点对教师本身的朗读水平要求较高。另外,还可采用课文录音范读。
三、 恰倒好处的言语激励
每个学生都特别希望得到老师的赞扬,一句“你的朗读越来越出色了”、“老师快被你陶醉了”。却可使学生受益一生。如在教学〈五彩池〉中描写五彩池形状一段“有像葫芦的,有像镰刀的,有像盘子上午,有像莲花的。”时,有同学提出“我认为应该懂得越来越快,因为五彩池太多了,作者都看不过来了,所以要快点读。”大家都也认为很有道理,对这位同学的答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让他试着读一遍。没想到老师的赞扬又引来别的同学的不同看法:“这四个有像。该读得越来越慢,因为五彩池真神奇,作者边看边陶醉了,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可见,教师的鼓励、赞许不仅可以激发他们朗读的兴趣,更可点燃他们对朗读方式处理的独到的创造火花。
四、 灵活多变的方式训练
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变换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在变式训练中体会朗读的快乐,由此激发他们的朗读兴趣。如教学〈会摇尾巴的狼〉时教师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指导他们用讨好的、凶狠的语调来读出狼的狡猾、凶恶;用和顺、轻声轻语来表现山羊的善良、机智。由于有了表现的机会,学生个个都十分乐意,因此也就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五、 自由生动的表演舞台
配乐朗读。教师事先准备好与朗读作品情调、节奏相和谐的音乐,营造音响氛围,指导学生结合配乐进行朗读,以声响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读起来也会入情入境。如教学〈鸬鹚〉第一段描写湖面平静时的景象,我选了一段轻柔舒缓的玄乐,音乐一起,立即将学生带入了一种轻松、恬静的意境,这样学生朗读起来也就更是绘声绘色。
表演朗读。在课堂上,要留出给学生情境表演朗读的时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可自由组合,将课文改编成童话剧、寓言故事等,边表演边朗读,还可配以一定的道具,学生完全地投入,把自己与文中的形象融为一体,感情自然流露,十分真实。
小学语文新课标读后感相关文章:
10.小学生的读后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