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读后感>

《行知教育论著百篇》读后感

木兰分享

  来几篇《行知教育论著百篇》读后感,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行知教育论著百篇》读后感,希望你喜欢。

  《行知教育论著百篇》读后感篇一

  众所周知,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现代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伟大的爱国者。作为一名教师,对于陶行知先生教育家的身份了解的自然要更多些,最初是从那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求真名言对他有所认识的。

  这一次,学校组织我们再次学习陶行知先生的《行知教育论著百篇》,说实话,我是在完全被动的情况下学习有关他的著作的。心理总想:还有这么多烦琐和“更为重要的工作”要我去做,干嘛要花时间在这些事情上呢?这不是多此一举吗?!无奈之下,带着满腔的不情愿我打开了这本书。《教学合一》、《教育者之机会与责任》、《生活教育之特质》……一篇篇短小的文章深深地吸引了我。看着看着,我越看越佩服陶行知先生,越看越觉得他的高尚,越看越觉得自己渺小。没想到陶行知先生在80多年前就提出了这样有预见性的理论与观点,尤其是读到陶老先生对于《行是知之始》这篇著作时。

  陶老先生在文章中提到:“墨辩”提出三种知识:一是亲知,二是闻知,三是说知。“亲知”就是亲身得来的,就是从“行”中得来的;“闻知”是从旁人那儿得来的,或由师友口传,或由书本传达,都可以归为这一类;“说知”是推想出来的知识。” 陶先生认为:天下最经济的事无过这种“亲知”之取得。

  一、知识源于“亲知”

  猜想是探究活动的序曲,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往往从猜想开始,小学生尤其如此。前天听了罗英老师的一节《统计与可能性》,在教学过程中,罗老师特别注重“亲知”:在游戏中,先让学生通过随意抓球,进行统计成表,再猜想: “是抓到红球的可能性大还是抓到黄球的可能性大?”从而发现:当红球的个数比黄球的个数多时抓到红球的可能性大,相反黄球的个数比红球少时,抓到黄球的可能性就小。于是探究出判断抓到什么颜色的球的可能性与球的个数有关。这样,学生在亲身体验,亲身实践,在感知基础上,再结合老师的点拨,自然而然地明白了“什么是可能性,它与什么有关系”。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非常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试验,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有摸球的,有抛筛子的……课堂上,学生兴趣始终是高昂的,参与面是极广的,你时刻会看到学生好奇而充满智慧的眼神。

  “统计与可能性”这一知识点,在罗老师的引导下,显得生机勃勃,这课堂便有了生命力。就像陶行知先生所说的“闻知、说知都是安根在亲知里面。”更可见“行是知之始。”

  二、能力成于“亲知”

  对于阅读来说,有三个要素是不可偏废的,那就是“看”、“体会”和“说”,关键得赖于“亲知”,这与《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过程”,强调“语言实践”,强调“学生为主体”,强调“个性”是高度一致的,都是为了使学生自觉主动训练自己提高阅读能力。在四年级方老师执教《一只贝》的阅读课上,当学生沟通时,有一方学生认为这只贝是可敬的;另一方学生则认为这只贝是可怜的。通过方老师的引导,双方都举出了各自的理由,在同学间的沟通中,同学之间的感情进一步升华,同学间的思维一次次碰撞。这便是沟通的喜悦!由这一行动,学生明白了沟通的方法,懂得了沟通的艺术。学生之间的沟通帮助个体之间的对话走向成熟,走向全面,走向深刻。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小孩子最好的先生,不是我,也不是你,是小孩子队伍里最进步的小孩子。”但我们又可以这样设想:假如学生没有沟通,他们会懂得沟通的奥妙吗?正是这种从现实生活上得来的亲知,才是得以进入沟通殿堂的金钥匙呀!我们怎么会不认为“行是知之始”?

  三、品德形于“亲知”

  陶老先生说:“我们是现代的人,要过现代的生活,就是受现代的教育。”因此,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教学,这“亲知”也应该有时代色彩。比如9月份的《安全在我心中》班队主题活动,我就事先让学生去搜集身边的关于安全方面的案例,并编排成小品,然后在活动课上让学生进行表演。在重新演绎这一则则案例,一个个故事的过程中,学生发现了自己在平时生活中的种种不安全的行为。此时,再由学生自己说说今后注意事项,学生便能有感而发了。有的说:“过马路要左右看,看见车过来不要还有一小段距离时不能冲过马路。”有的说:“上下楼梯的时候不能你推我挤。”有的说:“走廊拐弯处不能跑。”也有的说:“我不仅自己要守交通规则,还要叫爸爸妈妈也遵守”……如果没有亲身的实践,学生怎么能有如此深的体验,又怎么会有这么深的感触呢?这正是利用“亲知”,因而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实践又一次证明“行是知之始”。

  诚如陶行知先生所言:“佛兰克林放了风筝才知道电气可以由一根线从天空引到地下。瓦特烧水,看见蒸汽推动壶盖便知道蒸汽也能推动机器……”这一切都让我们确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我们更应注重学生的“亲知”,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在体验中成长。

  《行知教育论著百篇》读后感篇二

  通过对《行知教育论著名篇》一书的学习,我对陶行知的教育理念“生活教育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思索。

  “生活教育论”是陶行知吸收杜威的教育思想,通过长期教育实践而摸索总结出来的。在推动教育改革、实现普及教育和民主教育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什么是 “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可见“生活即教育”的基本含义:第一,“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第二,“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

  “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陶行知认为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就是学校,如果从大众的立场上看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生活是大众唯一的教育。他指出:“我们主张 :社会即学校,是因为在 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 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加,学生、先生可以多起来。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的主张和“生活即教育”一样,也在于反对传统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相脱节、相隔离。他认为“学校即社会”,就好象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里一样。它要以一个小的学校去把社会所有的一切东西都吸收进来,所以容易弄假。而且这种教育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成了一道高墙”,把学校与社会生活隔开了。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他任意翱翔”,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把学校里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

  “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方法,“事怎样做便傅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陶行知站在民族、民主的立场上,创造出的是符合人民需要的民族民主教育体系。构成这一体系的基本方针就是:“民主的、大众的、科学的、创造的方针”。这个方针是同帝国主义的奴化教育、封建主义的传统教育、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党化教育针锋相对的。“爱满天下”是生活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陶行知一生奉行的格言。作为教师,我们就应该抱着“使师生关系充满爱的教育精神”的想法,开展我们的工作。

  陶行知对教师提出很多要求,非常重视师资训练。他要求教师要有高贵的品质,要做人民的朋友,富有创造精神。总之,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是丰富多采的,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与学习的。

  《行知教育论著百篇》读后感篇三

  文/厉秀清

  陶行知是一位为世人敬仰、怀念的人民教育家。他以毕生的精力,批判旧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诸实践。他以蕴含丰富的教育思想宝库,为我们提供了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给我们以启示和教益。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给我很大的启示。

  教师没有爱就不能教育学生。对学生爱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自我体现。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温存慈祥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在两颗心逐渐融化为一的过程中,教师按真人的规范导之以行,或示范,或帮助,或催化,或促进,每一施教又无不浸透着期望和成功的喜悦。没有对学生爱,即使教学也没有激情。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灵的沟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只爱一部分学生,意味着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那是偏爱,偏爱是一种非理智的情感。

  陶行知特别反对“纯以面貌美丑为取舍”的选拔法,他办育才学校施爱于所有难童,包括有生理缺陷或有病的难童,他做到了如谚语所说的那样:“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只有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教师有“不偏爱学生的义务”由此我想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师爱,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学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产物。师爱是包含教育目的爱,而且通过这爱以受到教育效果。陶行知称学生为“爱人”,说明他的教育思想,是把爱和教育视作天生的结缘。教师爱学生,就有教育,学生爱教师,于是教育产生效果。

  “在我的教育里,小孩和青年是最大,比什么伟人还大。”陶行知先生这样尊重学生。作为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不能凭个人好恶而好恶之而褒贬之,绝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把“差生”视为“朽木”。有的教师口诛之余,施以体罚,更是辱人之举。任何一种体罚都是使学生肉体痛苦,它不仅于事无补,反教学生精神倍受刺激,以致他们摔破罐,撑破船。

  陶行知最反对体罚,他准确地说明了体罚的危害:“体罚是权威制度的残余,在时代的意义上说它已成为死去的东西,它非但不足以使儿童改善行为,相反地,它是将儿童挤下黑暗的深渊。”作为现代学校的教师,我们要记住陶行知的话:“我们奋斗的工具是爱力不是武力。”动武,意味着教师自身的失职。

  其次,陶行知先生对学生的爱还表现在对学生学习、思想、生活上全面关心爱护。即父母想到的,教师想到了,父母未想到了,教师也想到了。由此我想我们现代教师做学生“亲人、朋友和导师”三个角色。

  当然,爱不是放纵,爱里有严,爱里有教育,陶行知为学生竭力改善生活条件时,又嘱之以俭朴为美德,绝不可浪费,特别是看到学生出现了不良生活和思想倾向时,就及时送上关怀与指导,这样学生在承受师爱的过程中找到前进的路。作为现代的教师更应如此。

  除了“爱的教育”,“教学做合一”也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也是他的教学论。陶行知给“做”下的定义:“做”是在劳力上劳心。陶行知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 “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学生拿做来教,乃是真理;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 “从广义的教育观点看,先生和学生并没有严格的区别。……会的教人,不会的跟人学,是我们不知不觉中天天有的现象。因此,教学做是合一的。”

  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因此,教学做是以“做”为中心的。“教学做合一”,是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上的具体运用和发展。它改变了教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学的状况,改变了学生从属于书本,是读书的现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的紧密结合,以生活为中心进行教学,为了解决生活中提出的问题而去学,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创造新的生活。陶先生这种以生活为中心,实行教学做高度统一的思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他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值得我们深刻体会和认真学习。

  陶老先生说过:教学要合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于学的法子;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

  “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老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之目的。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应重视教给学生许多学习方法,放宽解题的思路,促进空间想像,训练求异思维等能力。平时,我也一直以这些理念引领自己的教学,不断摸索,不断学习,不断锤炼。而且信息时代,新经济,学习化社会是21世纪的标志性特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当代国际社会教育改革的主流,也是世界各国教育竞争的着眼点。

  在“终身学习”这一思想观念指导下,教育方式,学习方式正在经历着一次深刻的变革,那么,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将成为教育的重要支柱之一。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政策中,明确提出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而要培养学生“学会终身学习”的人。我们教师应深深懂得陶老先生“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广泛地开展阅读活动,睁开眼睛看看课堂之外的“风景”。新课程要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新课程强调:教学情境,需要教师心中装有一堆的教学情境及其相关的引导经验。以上这些知识的获得,一要靠孜孜不倦地探索,二要靠虚心刻苦地学习,学习以往从未接触过的新东西。

  热爱自己的学生吧!当我们对学生产生“恨铁不成钢”的思想感情而一时不理智地做出有伤学生人格的事,是否想到这学生也许是一块特殊的钢坯,需要更多的爱去熔炼锻造呢?教师爱学生,就不能没有自我克制,“怒”是必须要“制”的,否则既无补于事又伤神伤身,久之反倒说明自身无能。要注意克服自己情感上的弱点,“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乐其所乐,忧其所忧,用师爱引导他们走向光明、走向未来。

陶行知读后感相关文章:

1.陶行知读书心得体会3篇

2.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心得体会3篇

3.关于《陶行知教育名篇》好句摘抄

4.文学作品读后感范文3篇

5.新教育读书心得体会3篇

6.教育书刊读书心得3篇

7.教育管理读书心得3篇

    110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