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词语大全>典故>

关门捉贼的典故

沙娣分享

  关门捉贼是指弱小的敌军要采取四面包围、聚而歼之的谋略。你们知道关门捉贼有什么精彩的典故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门捉贼的典故,供大家阅读!

  关门捉贼的典故

  战国时期,秦国出兵攻打赵国。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北)遭遇赵国名将廉颇而受阻,廉颇知道秦军势力强大硬拼肯定吃亏,便命令部队坚壁固守,不与秦军交战。就这样两军相持了有四个多月,秦军无计可施。此时范睢向秦王建议,用离间计让赵王以廉颇起疑心。赵王中计后调回廉颇,派赵括与秦军作战。赵括到长平后改变了廉颇坚守不战的策略,与秦军开始频繁对战。秦军故意让赵括打胜仗,让他尝到甜头,赵括取得了几次小胜后果然得意忘形,派人到秦营下战书。这下正中白起的下怀。他分兵几路,指挥形成对赵括军的包围圈。第二天,赵括亲率四十万大军,来与秦兵决战。秦军与赵军几次交战,都打输了。赵括志得意满,哪里知道敌人用的是诱敌之计。他率领大军追赶被打败了的秦军,一直追到秦壁。秦军坚守不出,赵括一连数日也攻克不了,只得退兵。这时突然得到消息:自己的后营已被秦军攻占,粮道也被秦军截断。秦军已把赵军全部包围起未。一连四十六天,赵军绝粮,士兵杀人相食,赵括只得拼命突围。白起已严密部署,多次击退企图突围的赵军,最后,赵括中箭身亡,赵军大乱。可惜四十万大军都被秦军杀戮。这个赵括,就是会“纸上谈兵”,在真正的战场上,一下子就中了敌军“关门捉贼”之计,损失四十万大军,从此赵国便一蹶不振。

  关门捉贼的解析

  【汉字书写】关门捉贼

  【汉语注音】 guān mén zhuō zéi

  【成语出处】 “关门捉贼”的语源无可远考。大概最初的出处为《三十六计》。古人按语说:捉贼而必关门,非恐其逸也,恐其逸而为他人所得也;且逸者不可复追,恐其诱也。贼者,奇兵也,游兵也,所以劳我者也。

  【意思】贼:小偷;把门关上,才能将进屋偷东西的盗贼捉住。用在军事上指对于小股敌人也可采用包围、断后的办法来围歼的战术。这一计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二十二计。

  【近义词】 瓮中捉鳖、关门打狗;

  【反义词】 金蝉脱壳、开门揖盗、引狼入室;

  关门捉贼的成语出处

  《关门捉贼》选自《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

  “三十六计”一语,先于著书之年,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公元436年),据《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意为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唯有退却,方是上策。此语后人赓相沿用,宋代惠洪《冷斋夜话》:“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语的人更多。于是有心人采集群书,编撰成《三十六计》。但此书为何时何人所撰已难确考。

  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其中每计名称后的解说,均系依据《易经》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的因素。解说后的按语,多引证宋代以前的战例和孙武、吴起、尉缭子等兵家的精辟语句。全书还有总说和跋。

  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为便于人们熟记这三十六条妙计,有位学者在三十六计中每取一字,依序组成一首诗: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

  关门捉贼的接龙

  关门捉贼 →贼头鼠脑 → 脑满肠肥 → 肥马轻裘 → 裘弊金尽 → 尽力而为 → 为富不仁 → 仁至义尽 → 尽心竭力 → 力透纸背 → 背道而驰 → 驰名中外 → 外合里差 → 差强人意 → 意在言外 → 外圆内方 → 方底圆盖 → 盖世无双 → 双管齐下 → 下车伊始 → 始终如一 → 一蹶不振 → 振臂一呼 → 呼风唤雨 → 雨沐风餐 → 餐风露宿 → 宿弊一清 → 清心寡欲 → 欲取姑予 → 予取予求 → 求神问卜 → 卜昼卜夜 → 夜不闭户 → 户枢不蠹 → 蠹众木折 → 折槁振落 → 落落大方 → 方寸已乱 → 乱琼碎玉 → 玉洁冰清 → 清风明月 → 月盈则食 → 食言而肥 → 肥遁鸣高 → 高朋满座 → 座无虚席 → 席卷天下 → 下不为例 → 例直禁简 → 简明扼要 → 要价还价 → 价值连城 → 城狐社鼠 → 鼠腹鸡肠 → 肠肥脑满 → 满腔热枕 → 枕石漱流 → 流离转徙 → 徙宅忘妻 → 妻儿老小 → 小本经营 → 营私舞弊 → 弊绝风清 → 清尘浊水 → 水磨工夫 → 夫唱妇随 → 随才器使 → 使贪使愚 → 愚昧无知 → 知书达礼 → 礼尚往来 → 来者不拒 → 拒谏饰非 → 非异人任 → 任人唯亲 → 亲密无间 → 间不容发 → 发指眦裂 → 裂土分茅 → 茅塞顿开 → 开路先锋 → 锋芒所向 → 向隅而泣 → 泣下如雨 → 雨丝风片 → 片言折狱 → 狱货非宝 → 宝山空回 → 回光返照 → 照本宣科 → 科班出身 → 身价百倍 → 倍日并行 → 行动坐卧 → 卧薪尝胆 → 胆破心寒 → 寒木春华 → 华不再扬 → 扬长而去 → 去粗取精 → 精诚团结 → 结党营私 → 私心杂念 → 念兹在兹 → 兹事体大 → 大势所趋 → 趋炎附势 → 势不两立 → 立此存照 → 照猫画虎 → 虎背熊腰 → 腰缠万贯 → 贯朽粟陈 → 陈词滥调 → 调嘴学舌 → 舌剑唇枪 → 枪林弹雨 → 雨过天青 → 青出于蓝 → 蓝田生玉 → 玉卮无当 → 当场出彩 → 彩凤随鸦 → 鸦雀无闻 → 闻风而起 → 起死回生 → 生拉硬扯 → 扯篷拉纤 → 纤芥之疾 → 疾风迅雷 → 雷打不动 → 动辄得咎 → 咎由自取 → 取辖投井 → 井井有条 → 条三窝四 → 四衢八街 → 街头巷尾 → 尾生之信 → 信口开河 → 河山带砺 → 砺山带河 → 河清难俟 → 俟河之清 → 清汤寡水 → 水滴石穿 → 穿云裂石 → 石沉大海 → 海立云垂 → 垂涎欲滴 → 滴水成冰 → 冰清玉洁 → 洁身自好 → 好肉剜疮 → 疮痍满目 → 目不识丁 → 丁公凿井 → 井中视星 → 星旗电戟 → 戟指怒目 → 目指气使 → 使羊将狼 → 狼心狗肺 → 肺石风清 → 清夜扪心 → 心织笔耕 → 耕当问奴 → 奴颜婢膝 → 膝痒搔背 → 背信弃义 → 义无反顾 → 顾全大局 → 局促不安 → 安步当车 → 车载斗量 → 量才而为 → 为渊驱鱼 → 鱼游釜中 → 中馈犹虚 → 虚有其表 → 表里如一 → 一呼百诺 → 诺诺连声 → 声罪致讨 → 讨价还价 → 价增一顾 → 顾盼自雄 → 雄心壮志 → 志美行厉 → 厉兵秣马 → 马工枚速 → 速战速决 → 决一雌雄 → 雄才大略 → 略见一斑 → 斑驳陆离 → 离弦走板 → 板上钉钉 → 钉嘴铁舌 → 舌桥不下 → 下马看花 → 花样翻新 → 新陈代谢 → 谢天谢地 → 地久天长 → 长枕大被 → 被山带河 → 河落海干 → 干柴烈火 → 火上浇油 → 油腔滑调 → 调兵遣将 → 将伯之助 → 助人为乐 → 乐而不淫 → 淫词艳曲 → 曲终奏雅 → 雅俗共赏 → 赏罚分明 → 明刑不戮 → 戮力同心 → 心心相印 → 印累绶若 → 若有所失 → 失张失智 → 智圆行方 → 方枘圆凿 → 凿凿有据 → 据为己有 → 有眼无珠 → 珠光宝气 → 气味相投 → 投鼠忌器 → 器宇轩昂 → 昂首阔步 → 步履维艰 → 艰苦卓绝 → 绝少分甘 → 甘雨随车 → 车水马龙 → 龙飞凤舞 → 舞衫歌扇 → 扇枕温被 → 被发缨冠 → 冠冕堂皇 → 皇天后土 → 土阶茅屋 → 屋乌之爱 → 爱莫能助 → 助我张目 → 目挑心招 → 招风惹草 → 草率收兵 → 兵不雪刃 → 刃迎缕解 → 解衣推食 → 食古不化 → 化零为整 → 整装待发 → 发凡起例 → 例行公事 → 事必躬亲 → 亲如骨肉 → 肉跳心惊 → 惊弓之鸟 → 鸟枪换炮 → 炮凤烹龙 → 龙蛇飞动 → 动人心弦 → 弦外之音 → 音容笑貌 → 貌合心离 → 离心离德 → 德高望重 → 重蹈覆辙 → 辙乱旗靡 → 靡靡之音 → 音容宛在 → 在所难免 → 免开尊口 → 口耳之学 → 学而不厌 → 厌难折冲 → 冲口而出 → 出谷迁乔 → 乔龙画虎 → 虎踞龙盘 → 盘马弯弓 → 弓折刀尽 → 尽善尽美 → 美意延年 → 年高望重 → 重温旧梦 → 梦寐以求 → 求全之毁 → 毁家纾难 → 难言之隐 → 隐恶扬善 → 善始善终 → 终南捷径 → 径情直行 → 行成于思 → 思潮起伏 → 伏低做小 → 小恩小惠 → 惠而不费 → 费尽心机 → 机关算尽 → 尽忠报国 → 国士无双 → 双宿双飞 → 飞灾横祸 → 祸从天降 → 降格以求 → 求同存异 → 异名同实 → 实至名归 → 归真反璞 → 璞玉浑金 → 金玉锦绣 → 绣花枕头 → 头没杯案 → 案牍劳形 → 形单影只 → 只字不提 → 提心吊胆 → 胆大心细 → 细枝末节 → 节用裕民 → 民脂民膏 → 膏唇试舌 → 舌锋如火 → 火伞高张 → 张冠李戴 → 戴月披星 → 星移斗转 → 转祸为福 → 福至心灵 → 灵丹圣药 → 药笼中物 → 物以类聚 → 聚蚊成雷 → 雷厉风行 → 行将就木 → 木本水源 → 源源不断 → 断烂朝报 → 报冰公事 → 事预则立 → 立身处世 → 世外桃源 → 源源不绝 → 绝甘分少 → 少不经事 → 事不师古 → 古今中外 → 外强中干 → 干城之将 → 将机就机 → 机杼一家 → 家常便饭 → 饭糗茹草 → 草木皆兵 → 兵连祸结 → 结结巴巴 → 巴三览四 → 四面楚歌 → 歌功颂德 → 德厚流光 → 光阴似箭 → 箭在弦上 → 上好下甚 → 甚嚣尘上 → 上下交困 → 困知勉行 → 行若无事 → 事倍功半 → 半夜三更 → 更仆难数 → 数见不鲜 → 鲜车怒马 → 马革裹尸 → 尸居余气 → 气冲牛斗 → 斗筲之器 → 器小易盈 → 盈盈一水 → 水陆杂陈 → 陈规陋习 → 习焉不察 → 察察为明 → 明知故问 → 问道于盲 → 盲人摸象 → 象齿焚身 → 身不由主 → 主客颠倒 → 倒凤颠鸾 → 鸾翔凤集 → 集苑集枯 → 枯木逢春 → 春山如笑 → 笑里藏刀 → 刀山火海 → 海外奇谈 → 谈笑封侯 → 侯门如海 → 海阔天空 → 空室清野 → 野草闲花 → 花颜月貌 → 貌合神离 → 离乡背井 → 井蛙之见 → 见仁见智 → 智勇双全 → 全受全归 → 归马放牛 → 牛骥同皂 → 皂白不分 → 分香卖履 → 履舄交错 → 错彩镂金 → 金城汤池 → 池鱼之殃 → 殃及池鱼 → 鱼烂而亡 → 亡羊补牢 → 牢不可破 → 破颜微笑 → 笑逐颜开 → 开宗明义 → 义薄云天 → 天南地北 → 北辕适楚 → 楚囚对泣 → 泣不成声 → 声嘶力竭 → 竭泽而渔 → 渔人之利 → 利令智昏 → 昏天黑地 → 地大物博 → 博闻强识 → 识途老马 → 马到成功 → 功德圆满 → 满腹狐疑 → 疑神疑鬼 → 鬼使神差 → 差三错四 → 四时八节 → 节衣缩食 → 食而不化 → 化整为零 → 零打碎敲 → 敲冰求火 → 火树银花 → 花好月圆 → 圆颅方趾 → 趾高气扬 → 扬汤止沸 → 沸沸扬扬 → 扬幡招魂 → 魂不附体 → 体无完肤 → 肤皮潦草 → 草长莺飞 → 飞鹰走狗 → 狗吠非主 → 主情造意 → 意马心猿 → 猿猴取月 → 月露风云 → 云蒸霞蔚 → 蔚为大观 → 观眉说眼 → 眼馋肚饱 → 饱食暖衣 → 衣架饭囊 → 囊空如洗 → 洗耳恭听 → 听而不闻 → 闻鸡起舞 → 舞文弄墨 → 墨子泣丝 → 丝恩发怨 → 怨气冲天 → 天罗地网 → 网开三面 → 面目全非 → 非同小可 → 可心如意 → 意气扬扬 → 扬眉吐气 → 气涌如山 → 山南海北 → 北叟失马 → 马仰人翻 → 翻然改图 → 图穷匕见 → 见多识广 → 广开言路 → 路柳墙花 → 花遮柳隐 → 隐姓埋名 → 名垂后世 → 世风日下 → 下车泣罪 → 罪孽深重 → 重于泰山 → 山盟海誓


看了“关门捉贼的典故”还看了:

1.三十六计之关门捉贼的故事

2.三十六计中的关门捉贼

3.三十六计金蝉脱壳的成语典故

4.远交近攻的成语典故是什么

5.三十六计之金蝉脱壳的故事

6.围魏救赵的成语典故是什么

    2942576